段鑫星@163.com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彭超英手机:13834524278段鑫星@163.com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尤其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我们更是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孩子既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每个家庭的快乐之源。我们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希望他们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可以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段鑫星@163.com爱孩子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如果只知道爱,是远远不够的。正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人只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懂得教育自己的后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段鑫星@163.com段鑫星@163.com•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儿童最初经历的教育是由家长而不是学校提供的,这些活动在婴儿期就开始了。”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段鑫星@163.com孩子成为什麽样的人,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至关重要。在教育子女中怎样才能做到得法、巧妙、自然呢?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凭我们自己的感觉,凭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来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或者是效果不好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段鑫星@163.com1、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1、家庭的自然结构。完整的与不完整的家庭、和睦与不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截然不同;•2、家庭的人际关系。孩子从与家人相处中得到的经验,迁移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3、家庭的教养方式。情感温暖、拒绝态度、过多保护。段鑫星@163.com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对中、美、日三国数千名学生进行了一项“你最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日本:爸爸妈妈美国:爸爸球星妈妈中国:父母没有出现在前十名原因何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少?答案:1、父母“灯下黑”2、孩子“蜜中苦”段鑫星@163.com1、父母的“灯下黑”:一盏灯纵然光芒四射,灯座下总有一块照不到的地方。目前,伦理教育和家庭德育处在薄弱环节,父母享乐有余,榜样的形象不足,寄予子女成龙成风的期望,在自身却不去做,造成孩子对父母这“第一任老师”在自己心中失重又失位。如教育孩子要文明礼貌,自己在生气时却粗话连篇。2、孩子的“蜜中苦”:独生子女家庭,三代人的“四二一”倒金字塔结构,孩子处在最底端,承受着几代长辈的服侍与呵护。应有尽有的家居设施让孩子足不出户,壁垒森严的防盗门窗把友伴拒之门外,考试竞争的公布令孩子战战兢兢,蜜罐式的生活使孩子不觉其甜反觉其苦。“湖北一个10岁独生男孩因母亲没为他买零食而服毒自尽”。父母与祖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差异,让孩子产生错觉。段鑫星@163.com3、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段鑫星@163.com我们养的是孩子,不是花戴维有两个儿子,一个五岁,一个七岁。一天,他在院子里教大儿子凯力用汽油割草机。正当他教凯力怎样在草坪尽头推动割草机时,他的妻子简喊住了他。戴维回身同简说话。凯力此时推着割草机冲过草坪边上的花圃,留下了一条两英尺宽的小径。戴维转过身来,看到发生的一切,有些失去控制。要知道,他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培育这片花圃。就在他提高嗓门要训斥儿子时,简快步走过来,手按在他的肩上,说:“戴维,想想看,我们养的是孩子,不是花!”简的话提醒了戴维:作为父母,要分清轻重缓急是多么重要。割草机碾过的花已经死了,我们不能再伤害孩子了。以免错上加错。案例段鑫星@163.com在奶河里玩科学家斯蒂文·格伦的故事:两岁时,格伦试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谁知,瓶子太滑,脱手掉在地上,牛奶全洒了!厨房地板上成了一片牛奶汪洋。妈妈来到厨房里,没有责备,没有教训,更没有惩罚。她说:“罗伯特(格伦的昵称),你作了多棒的垃圾!我还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一滩牛奶呢!我想,既然已经这样了,儿子,你愿意在我们打扫前在奶河里玩一会吗?”当然,他这样做了。玩了十几分钟后,妈妈和蔼地说:“要知道,不管怎样,罗伯特,你弄了一团糟。你得打扫干净。我们可以用海绵或者墩布。你喜欢用哪种呢?”罗伯特选了海绵,和妈妈一起收拾好了地板上的牛奶。(1)案例段鑫星@163.com干完以后,妈妈又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失败的尝试,没能让你的两只小手抓住了这个装牛奶的大瓶子。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给这个瓶子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怎样抓得住、掉不了!”小罗伯特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手握紧靠着瓶嘴得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罗伯特说,也就是在那时他意识到不用去害怕错误。错误只不过是通向未知的大门,而那些未知是科学新知的源泉。即使真的不能从错误里发现什么,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2)摘自《视野》第2期泽西编译段鑫星@163.com•一位女中学生经常听母亲讲:“世上的男人没有几个是好的,接触男人要小心。”从初三开始,她见了男性便不由自主地将目光移向“不该看的部位”,由此产生了罪恶感,不敢出门,甚至想弄瞎自己的眼睛。患上了强迫性神经症。案例段鑫星@163.com4、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您同意吗?•在民主的家庭里,孩子学会尊重;•在进取的家庭里,孩子学会奋发;•在平静的家庭里,孩子学会淡泊;•在放任的家庭里,孩子学会放荡;•在平庸的家庭里,孩子学会自卑;•在争斗的家庭里,孩子学会仇视。段鑫星@163.com4、教育孩子需要避免以下误区段鑫星@163.com一、过高的期望会毁了孩子的前程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成长,还会扭曲孩子的心灵,造成终身的阴影,甚至会导致悲剧。段鑫星@163.com例1:常X男从小聪明伶俐,学习优秀。爸爸妈妈期望儿子将来上清华、北大,平时就把儿子视为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告诉两个姐姐要把家务包下来,不让儿子做,以保证他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但一旦学习成绩差一点,就严厉批评。导致他生活上依赖家人,没有任何能力;学习上压力沉重,忧心忡忡,生怕考不好,没法向家人交代。由于在这种畸形的环境中成长,最后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今年已35岁,还要依靠父母的照顾,一不如意就大打出手。每天心情极坏经常埋怨家人不理解、不帮助他,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段鑫星@163.com例2:张xx:父母亲租房子来到省城,今年上初二,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下滑,玩起来没完,封闭自己,不与家长和老师、同学交流,故母亲带其前来咨询。咨询中发现:家长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从来不给孩子买课外书,不让看电视,不让听歌曲,考试成绩不好就要受到批评。段鑫星@163.com例3:黄xx,男,大学生,小学、初中常得第一,从未听到过表扬,一旦得不到第一,父母埋怨。所以虽然学习很好,但自卑,无自信心,认为自己是死记硬背。认为自己是最丑的人。高中时出现心理症状,如失眠、反复注意自己的脖子的强迫症状,虽然勉强考上了大学,但不能够正常学习,前来咨询。段鑫星@163.com正确的教育方法:•关注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帮助自己的孩子设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旦有进步就及时反馈、鼓励、表扬。段鑫星@163.com自我实现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段鑫星@163.com2、对孩子过分苛刻会适得其反中国式的教育往往崇尚“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孝子”,无异于拔苗助长。随意打骂孩子,会扭曲孩子的人格,孩子会从恐惧变成仇视,再由仇视演变为暴力。孩子天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差异是客观必然的。家长只有尊重并接纳每一位孩子的差异,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作出积极的评价,才能为孩子的发展注入永不衰竭的动力。尤其对于身负“三座大山”(父母看不起、老师看不起、同学看不起)的孩子,更应该如此。段鑫星@163.com例1:李x:女,26岁,个体户,从小父亲对她的学习要求特别苛刻,不让她和周围的小朋友玩。如果不按时回家,不是打就是骂,考试不及格,也同样如此。逐渐形成孩子胆小谨慎的性格,写字本上只要有一个笔画写错,就把那一页撕掉,别人的本还没写完,她的本就让撕完了。不敢和别人交往,没有朋友。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还患了强迫性神经症。段鑫星@163.com例2:程X男15岁从小母亲对他非常严厉,经常因为学习成绩不能满足妈妈的要求挨打挨骂,有时就连写字潦草一些小毛病也要遭到妈妈的斥责,而且被打骂后还不许哭。上初二后他感觉身上憋胀,和妈妈说后得不到理解,仍被赶去上学。有一天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受到老师批评后,就再没有去上学。这次无论妈妈怎样打骂都无济于事了!现已辍学一年了!段鑫星@163.com例3:李XX,男性,中学生。父母均是大学毕业,对其学习要求极为严格,平时因儿子考试成绩不佳,常拳脚相加。因该生高考落榜,在极端心理驱使下,竟用菜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死。他对审判人员说:“他们逼我、压我,非要我考上大学不可,我没有这个本事。可他们还是不放过我,我恨他们!”段鑫星@163.com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能够成为的人,应该成为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有价值的人。家长应该克服绝对化的观念,善于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加以培养,哪怕是孩子很微小的进步,家长真心的感受到并诚挚的告诉孩子,都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和上进的信心和勇气,能够培养一个心理健康、自食其力的孩子,就是成功的教育。段鑫星@163.com正确的教育方法:1、赞赏你的孩子,才能挖掘孩子的潜力,塑造孩子开朗、健康的性格。对孩子的赞美,首先应当是“正经事”,因为语言有定向的能量,有雕塑的功能,可以使孩子向家长引导的方向发展。在给予孩子赞美时,注意到纵向的比较,即从孩子原有的基础水平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孩子的过去相比。段鑫星@163.com注重发展,不注重名次;注重提高,不注重分数,让孩子知道,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爱,从而始终充满信心的学习和生活。家长要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步伐前进,而且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段鑫星@163.com2、尊重、接纳你的孩子,才能培养出乐观、自信的品质。孩子都有自尊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才能培养出乐观、自信的品质。段鑫星@163.com三、过度的保护和溺爱带来孩子的无能、任性和无情例1:张X,男,大二,母亲对其百般呵护,由于不上班,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包括穿什麽衣服,做什麽事情等等,一举一动都要过问。考不上大学后人际关系很差,不会照顾自己,因而患上了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现休学在家。段鑫星@163.com•许多的父母,经常哭诉孩子的无情。一位妈妈说,儿子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