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本科课程作业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园林史》课程江南园林——寄畅园赏析专业班级:园林1702学生姓名:陈浩然学号:2017011779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山水占地面积达全园的三分之一多,该园以山水为主,搭以疏朗的建筑。形成一座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山麓别墅。而其又是叠山、造水等方面的佼佼者,同时也极大应用了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园林中借景、障景手法的典范。[关键词]江南园林;寄畅园;自然。一、历史背景寄畅园就位于惠山,明嘉靖年间,南京的兵部尚书秦金在此地建了别墅,称“凤谷行窝”。万历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的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因在秦氏流传百年也被叫做“秦园”。二、园林布局寄畅园位于锡山和惠山之中,做假山以借惠山余脉。园以水为主题,分别引自惠山寺日月池和二泉书院积香池(现已无水),水体整体形状呈葫芦状,鹤步滩和知鱼槛位于中部,把水体分为大小两个空间。而先月榭和嘉树堂分位于左右,使得两者都获得了最好的观赏位置。同时水面七星桥的设计,使水达到断而未尽。寄畅园的山石以土石为主,与惠山余脉融为一体,南部为九狮山,峰回路转。在北部开凿出一条山谷,建为八音涧。三、风格特色“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良好的地理条件对一个园林由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寄畅园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山地园林的代表,寄畅园东临锡山,西靠惠山,为其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天然条件。构造的园林也是清新雅致,具有山林野趣。总体来说,寄畅园的园林特色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改造自然,忠于自然。设计者在园中堆叠假山、营造水体,并不是单纯地挖湖堆山。而是为了巧借自然,使山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同时园林以山水为主体,使其尽可能展现自然的风貌。不同于众多的文人园林,注重的更多是个人情感的表达,秦代后裔追求的是自然。2.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寄畅园建筑主要集中在南部,却没有和园中假山形成明显的界限,而是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建筑在植物山石的掩映下显得更加深远。寄畅园的巧妙还在于借景于惠山和锡山的风景,使得园林更加开阔、幽深。3.充满诗情画意园主人为秦氏一族,是北宋著名人秦观的后裔,族中文人辈出。作为文人世家,建造的园林文人特色可见一斑。而所谓的“寄畅”就是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取自王羲之的《答许椽》“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寄畅园从整体布局上看俨然就是一幅山水画卷。4.实中见虚,虚中见实寄畅园的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景物为实,倒影为虚等许多景致的对比。七星桥将锦汇漪尾水遮去,是水体看似到了尽头,却又看不到尾水。穿过含贞斋,来到九狮台,始有山穷水尽之感,然而从九狮台处一折而变的豁然开朗,锦汇漪由此映入眼帘,从而造成“虚中见实”之效。而且,还有些地方处理为开门于不通之处,映于竹石,有“实中见虚”之意。四、园林艺术特色分析作为为数不多的山麓别墅园林,寄畅园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独树一帜。自然因素:地处惠山和锡山之中,假借惠山余脉,是园林于山林融为一体。同时有从惠山的“天下第二泉”引水,巧借地理环境。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园内。在营造建筑、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并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的天成之美。因此,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工约束。在山水、植物等自然景物之外,园林又引进了建筑、文学等各门艺术,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它也是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创造出了“崇尚自然而妙造自然”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人文因素:园主人为一带望族——秦氏一族,出身书香门第,建造园林同样也颇具文人风味。同时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多次停驻于此。寄畅园的空间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实中见虚、虚中见实”的虚实相生的思想意境。在寄畅园的空间布局上,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寄畅园原称“凤谷行窝”,只是个人居住的小别墅,但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座园子所包含的山林野趣,也决定了园林的特色——崇尚自然,后人秦耀因被解职,为排解心中愤懑,建寄畅园二十景,取名寄畅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幽怨。虽进行了规划重修,但始终坚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遵循“法天象地”的自然原则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