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的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起复习课,让人不禁想起了一个坐”冷板凳”的角色。每个数学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但也很少有人将复习课作为研讨课、公开课。然而,据统计受人冷落的复习课却至少占据了教学总课时的1/3!因此今天下午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这次以“整理和复习”为研讨主题的教研活动很有实际意义,促使每位数学教师都来关注复习课,努力上好复习课,使复习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今天的研讨课课题是《万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我没有教过新教材的这一内容,但直观上我认为这是这是一节关于计算知识方面的整理复习课。执教老师注意创设学习情境,以“超级小英雄”闯关为线,串连整节课的教学,特别是口算题“我来点将你来答”的练习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该教师以验算为切入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了复习的重点。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主要思考了以下两点:1、整理和复习课应突出一个“理”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帮助他们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虽然说三年级的学生整理和概括的能力还不够强,但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时,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初步感受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该节课力图从验算入手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遗憾的是在引导的过程中知识点是支离破碎的呈现、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十分被动的在老师的牵引下对错误进行分析,对题目进行分类。老师越疽代疱梳理知识,学生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就连我一个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听得累。其次我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后,应该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显然这节课在这方面缺乏整体的把握。正是因为这一点,板书的结构层次就显得不够明朗,不能给学生提供整理和复习的一个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在平时的复习课中,我也经常因为害怕学生做不好、说不出,牵着学生的鼻子往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走。在听这节课的过程中,我确实体会到这样的做法是费力不讨好,让我们还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己吧,让他们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2、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在这节课中,改错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设计得较好(组织练习的形式还可以改进)。同时设计练习时注意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能力,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但是针对复习的重点、难点设计的基本练习不够,这是落实学生计算能力和查漏补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觉得整个练习没有一个支柱,有“泛”、“空”之嫌。同时建议每做完一个环节的练习,对解决某一问题的一般方法,带规律性、应用面广的方法给予小结和归纳。感谢区教研室组织这样一次研讨活动,触动了我们对整理复习课的思考。我们希望通过更多这样的研讨和优秀课的观摩,形成有我们区特色的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打破传统教学,重现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新精彩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常以记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与形式。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查阅大量参考书与收集试题上,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我认为新教材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以知识整理为手段、是复习知识的过程;学会整理、复习知识是目的。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着力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这些不仅通过新课的教学去实现,我们认为整理与复习课把对知识的整理当作知识复习的载体,引导学生恰当地实施整理方法和途径,实现知识复习与应用。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逐步让学生从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知识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整理与复课的有效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的良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重视情境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参与整理与复习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采用“炒剩饭”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整理和复习的热情显得很重要了,所以我们在课的开头就要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如在“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一节中,可用信息报道的形式提供下列信息:第五次我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我国总人口数为12950000人,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44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阅读信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不陌生和抽象。另一方面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和工具。2.重视学生自主梳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如在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割补法、倍拼法等方法,然后让学生找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成体系。这样,学生的梳理结果就出现了按平面图形的种类整理和按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整理等不同形式,凸现了梳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梳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片竖成线”,从而拓展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在这里,以学生“理”为主,教师“引”为辅,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的一个个零散知识串成线,形成更充实的知识网。再如:“倍数与因数”中包含有“自然数”、“整数”、“质数与合数”、“偶数与奇数”等十几个知识点,要把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学生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并针对平时备课的不足、上课的失误、作业的问题、思维的疑难等方面进行整理复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兼顾个体与整体教学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教学中既面向学生全体又尊重学生个体,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意练习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到既要有平均水平的练习,又要有适合差生和优生各自发展的题目,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在新教材的教学中,由于注重学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而疏忽了学生的个体习惯和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了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要实现兼顾个体与整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师生互动和内容的分层,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设计“量的计量”的巩固提高练习时,首先,教师可编写一篇数学日记,里面包含各种计量单位,让学生在阅读中纠错。程度不同的学生发现的错误的个数是有区别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接着,教师可续写数学日记,有意设计一些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填写合适的计量单位,并加上一些量的计算。这样难度自然又增加了,绝大多数学生能解决问题,少数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这样的练习,除了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外,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4.类化练习,拓展创新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练习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更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5.评讲要准确评讲试题,有的放矢。应做错题统计或抽样统计,评讲时,重点题,高错误率题引伸扩展,次要题,个别错题不讲。更不可照卷宣科,以免费时劳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数学知识的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整理与复习教学要打破知识系统化的固定式教学,让数学问题回归学生生活,体现整理方法的多样化,实现复习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结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转贴于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提取·整理·应用过去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的认识一般停留在知识点小结、查漏补缺、题型训练上。新课程背景下,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当把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提取”“整理”“应用”是整理与复习的主要环节。从教学流程的角度看,“提取”是学生从脑中调用所要整理的知识,“整理”是对提取出来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提炼等系统化处理,“应用”则是对整理结果的综合运用。从思维的角度看,“提取”是分析检索的过程,“整理”是比较、综合、归纳的过程,“应用”是演绎的过程。从学生学习的过程看,提取是“温故”,整理是“知新”,应用是“实践”。一、有效提取,激活原认知提取是有效整理的前提。整理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在整理之前要对原有的知识要素进行唤醒,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激活。提取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提供结构性材料复习有别于练习,它着眼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提供的材料切忌零碎、东一榔头西一棒,要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如在《数的整除》整理与复习时,我提供如下素材:1、2、4、0.8、9、15,请学生说说对这些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学生从数的奇偶性、是否是质数及合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如互质数、倍数、因数)等方面对数的特点进行了描述。通过对这些数的观察、理解,借助具体材料回忆,追溯到相关的概念、法则,有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以此为基点展开梳理、重构便水到渠成。题组也是很好的结构性材料。可以设计对比性的题组,体现结构的关联性以及相似知识的差异性,也可以设计递进式的题组,体现结构的发展性。题组为知识的沟通整理提供了很好的凭借。2.依据提纲举例说明提纲是对整理内容要领的分解,由此回忆相关的规则、概念等。“举例”则是将内容具体化,暴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整理与复习,可以依据下列提纲进行:举例说明下列问题。①什么是分数基本性质?②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什么?③约分、通分有什么作用?教师针对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有序的复习提纲,引导学生思考,既让学生有序地复习了知识,又以提纲的形式突出了知识结构。3.引导自主回顾与交流自主回顾,是学生对所要整理复习的知识板块的回忆。回忆出来的内容可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但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和补充,可以积少成多。引导回顾交流的方式很多。五年级《认识分数》整理复习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与交流: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凭借记忆检索或通过阅读教材查找,实现对知识的提取。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则通过一个活动引导回忆与交流:画几个三角形,并说说这几个三角形分别有什么特点。这种方式伴随着具体的事物,学生回忆起来兴趣盎然,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跃然纸上,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提取和理解,为知识的分类整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系统整理,重构原认知揭示知识点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是对所学知识的提炼、概括,是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的过程,要通过整理使学生体验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帮助或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1.整理的内容整理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结构。结构反映的是整体,是各元素及其相互关联。知识结构不仅指知识之间的内在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