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省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激励和感召龙江儿女不断战胜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创新史、创优史。当前,我省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在结构调整、区域竞争、改善民生、扩大开放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全省上下必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创业作为龙江发展之基、把创新作为龙江振兴之魂、把创优作为龙江腾飞之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努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推动我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此,省委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在全省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是省委着眼于新的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所需、人民群众所盼、赶超晋位所急,是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创优超越”目标,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的实践平台。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全省“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积极培育创业、创新、创优主体,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文化,着力健全创业、创新、创优机制,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实践,全面激发全省上下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创优的志气,以创业、创新、创优的实际行动,更好地推动龙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二)目标要求:1、把创业作为龙江发展之基、强省富民之本。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引导全省上下艰苦创业、全民创业、自主创业,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全省上下创新业、创大业、创伟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2、把创新作为龙江振兴之魂、发展动力之源。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引导全省上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干敢变,鼓励、引导和支持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措施创新,形成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制度解决新问题、用新技术推动新发展、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3、把创优作为龙江腾飞之道、追求卓越之径。大力弘扬创优精神,积极发扬“三老四严”作风,勇于攀登、敢于超越、争创一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先争优、各个单位比学赶帮、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三)主要任务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核心在于推动发展。要以创业为基础、创新为动力,创优为保障,解决制约我省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1、创业加快发展速度。要通过创业实现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跨越赶超。要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着力健全创业机制,把创业富民落实到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方面,贯穿于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过程,加快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要紧紧抓住产业项目这个关键,大上产业项目,大力推进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打造产业项目落地的载体和平台,通过项目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内生动力。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实现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重点来抓,努力推进全民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就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龙江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增量和生力军。2、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要通过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依靠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科技服务于民生的能力。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手段,坚持以减排倒逼、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等多种方式,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科学发展。3、创优提高发展质量。要通过创优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水平,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弘扬“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态度、严明纪律”的“三老四严”精神和“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引导全省上下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干事、踏踏实实发展,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精神,敢于担当、敢于负责;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增强“不进则退、小进也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向先进看齐,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二、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方法步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和方式方法,推动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一)深入进行“创业、创新、创优”教育。年底前,各级党组织要层层进行动员部署,深入搞好思想发动。要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开展活动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活动、投身龙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专题讲座、举办展览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三老四严”精神等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勇于创业、敢于创新、善于创优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党员电化教育、党建信息网等媒体作用,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及基层广大群众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创业、创新、创优典型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营造全社会积极创业、勇于创新、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二)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主题实践。要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围绕创业、创新、创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并贯穿于今后各项工作之中。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制定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创业、创新、创优”工作规划和推进措施,并抓好落实。同时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紧密联系个人实际,立足发挥个人优势,明确“创业、创新、创优”的方向、目标和办法,并督促落实。1、积极组织创业。创经济发展之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上来,加快推进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积极投身到产业项目建设上来,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认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为全省经济发展攒后劲、打基础、强支撑;积极投身到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来,促进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基础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全面发展,把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社会和谐之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上来,着力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三供两治”建设等各项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投身到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上来,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体育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积极投身到社会管理上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做好信访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百姓安宁、生活安定、社会稳定。创文化繁荣之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积极投身到和谐文化建设上来,推动形成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积极投身到推进文化创新上来,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投身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上来,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党的建设之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积极投身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上来,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龙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2、大力推进创新。创发展理念之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决摒弃一切妨碍创业创新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创业创新的体制弊端,树立更好更快发展理念,自觉把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把增长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树立持续发展理念,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更加重视资源集约利用,推进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以发展理念的创新推进各项事业的赶超。创发展方式之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科技接续替代产业。要以政策创新为先导,技术创新为支撑,制度创新为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发展机制之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理论研究机制、环境优化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共享成果机制,进一步规范科学发展的能力培养机制、决策运行机制、督办落实机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龙江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3、引导鼓励创优。创干部素质之优,各级党员干部要更新思想观念,注重学习掌握新知识,开阔视野分析新形势,开放包容接纳新事物,登高望远谋划新思路。要以增强党员干部执政能力为牵动,大力实施素质升级工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带动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党员干部队伍群体。创服务保障之优,引导全省上下围绕发展大局,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创工作质量之优,引导全省上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自觉养成永不止步、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各项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上档次、出精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自觉提升业务素质,努力精通本职工作,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一流的目标追求、一流的敬业精神、一流的工作质量,奉献一流的工作成果,充分展示龙江人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良好形象。创环境改善之优,坚持用稳定的环境吸引人,用健康的环境教育人,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打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思想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树立诚信、文明、礼仪、时尚的龙江新形象,使居者舒心、来者安心、投资者放心。(三)不断完善“创业、创新、创优”政策体系。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要围绕“创业、创新、创优”,积极探索,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破除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