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一)一、单项选择题1.社区的概念最早出现于(B)A.1987年B.1887年C.1867年D.1967年2.社区卫生的服务主体是(A)A.基层卫生机构B.全科医师C.社会资源D.人的健康3.处于健康和有明显疾病两类人群之间的人群称为(B)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高危人群D.病人4.出生率的计算公式中分子是(C)A.一定期间内某病新发生病例数B.某时点新旧病例数C.某地某年活产总数D.该地同年平均人口数5.死亡率的定义中“一定期间”一般指(D)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一年6.社区的基础是(A)A.家庭B.公司C.社会D.人群7.护士参与公共卫生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是(A)A.决策和规划能力B.沟通能力C.分析评估能力D.社会实践能力8.灾害引起的心理变化中,休克期常出现在(A)A.灾害发生48小时内B.灾害发生48小时至2周内C.灾害发生2周至2个月内D.灾害发生2个月至半年内9.灾害引起的心理变化中,失意、抑郁、软弱出现于哪一期(B)A.休克期B.反应器C.修复期D.正常期10.受灾人员的心理支持中,在48小时内以下列哪项支持为宜(A)A.个人支持B.家庭支持C.群体支持D.团队支持11.《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发布的时间是【D】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12.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是【A】A.同期暴露人口数B.该地同年平均人口数C.同期平均人口数D.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3.社区护理的最终目标是【B】A.使社区的各种病人都能得到照顾B.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C.提供护理服务D.将医疗保健知识运用于护理学中14.18.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B】A.55~65岁B.45~55岁C.40~45岁D.40~65岁15.19.老年人每日摄入水量一般以多少为宜【C】A.500~800m1;B.800~1000m1;C.1000~2000m1;D.2000~2500m116.20.预检分诊时,判定患者有呼吸但频率大于30次/分,应给予【C】A.黄色标识B.绿色标识C.红色标识D。黑色标识二、多项选择题1.社区卫生服务包括(ABCDE)A.预防B.医疗C.保健D.计划生育E.健康教育2.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ABC)A.个人B.家庭C.社区D.公司E.社会3.社区预防包括(ABCDE)A.预防接种B.重大传染病的预防C.传染病疫情报告D.健康档案管理E.爱国卫生指导4.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中,k可以(ABCD)是A.100%B.1000‰C.10000/万D.10万/10万E.100‰5.患病率又称为(BC)A.发病率B.现患率C.流行率D.罹患率E.死亡率6.社区健康评估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ABCDE)A.地理环境特征B.群体健康状况C.社区福利资源D.社区经济与就业E.人口基本情况7.救援人员的心理支持包括(ABCDE)A.宣泄负面情绪B.进行自我调节C.相互交流D.缓解压力E.巩固自身支持系统8.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是【ABCDE】A.妇女B.儿童C.慢性病人D.老年人E.残疾人资9.下列属于灭活疫苗的是【AE】A.乙型脑炎疫苗B.卡介苗C.麻疹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百白破混合疫苗三、填空题1.护理人员应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工作内容)、(发展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2.(1999)年我国卫生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3.(发病率)是衡量疾病发生频率的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指标,常用于描述描述疾病的分布等。4.社区健康护理以(社区)为单位。5.分类救护分为三种形式,即(现场急救)、(早期治疗和护理)、(专科治疗和护理)。6.PTSD通常是灾害发生后的(1—6)个月内发病。7.每一个社区都有其相互沟通的方法,有(从属)感。8.(维生素D)是一组抗佝偻病物质的统称。9.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四、名词解释1.健康人群: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群。2.残障: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完成正常情况下应能完成的社会工作,是社会水平的残疾。3.灾害护理:是指在灾害的整个过程中,为无法自己解决健康问题的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护理服务。4.病死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计算公式为: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l00%。5.死亡率:指在一定期间(一般为1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所有病因的总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6.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计算公式为:罹患率=某一短时间内某病的新发生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7.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所占比例。根据观察时间的不同,患病率可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计算公式如下:时点患病率=某时点新旧病例数/该时点平均人口数×k。期间患病率=某期间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8.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公式为: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病新发生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可为100%、1000‰、l0000/万或10万/l0万。9.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计算公式为:出生率=某地某年活产总数/该地同年平均人口数×lO00%。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10.危机状况压力:指正常人经历非正常状况后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变化。11.社会公正:主要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一定社会的性质、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章程和惯例等的合理性和合理程度的要求和判断。12.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13.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五、简答题1.常见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模式有哪些?答:(1)四级网络模式:市级医院一区医疗卫生中.心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一社区卫生服务站。(2)三级网络模式:以防疫站、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等卫生机构为指导,依托街道办事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枢,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3)二级网络模式:一种是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另一种是二、三级医院(家庭病床科)一家庭病床。(4)以专科疾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先进的信息传递网络对服务对象进行监护、诊察、急救、护理的网络模式。2.简述救援人员的心理支持方法答:(1)相互交流:将自己的感受和救灾经验与同事讨论分享,并相互鼓励、相互肯定,切忌相互指责。(2)缓解压力:在救灾过程中适当休息或与其他救灾人员轮流工作,以减轻紧张和疲劳。(3)巩固自身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以获得心理支持。(4)指导其自我调节:允许表达并宣泄负面情绪;寻找放松和娱乐自己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3.简述受灾人员的心理支持方法答:(1)48小时之内:以个人支持为宜。①帮助受灾人员安全离开现场,鼓励他们说出自身的感受,并对其表示理解,帮助他们面对现实。②指导受灾人员深吸气,必要时给予镇静药。(2)48小时至2周内:给予群体支持。将年龄、经历相仿的人员组成一个小组,每组人数10~12人,表达个人的感受,分享各自的经历和体验,以及从这次经历中归纳出的经验与教训等,并规划新的未来。4.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定义及主要表现答: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当个人经历超出正常范围的,几乎对所有人都会带来明显痛苦的,严重威胁自己生命或躯体完整性的事件后所发生的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表现有:(1)反复重现创伤性的体验。(2)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活动。(3)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4)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在灾害发生后的l~6个月内发病,也有人在6个月后发病。5.简述社区灾害重建期的健康管理内容答:(1)给遇难者提供免费的治疗服务。(2)做好卫生管理。(3)做好传染性疾病的管理。(4)预防接种。6.简述预检分诊的判断依据答:一般采用START预检分诊法,即简单的分类和迅速的治疗护理,主要观察3个指标RPM,即呼吸(R)、灌注血量(P)、精神状态(M)。(1)判断伤员能否行走:可以行走者,给予绿色标识;不能行走者,应迅速进行呼吸检测。(2)呼吸检测:①判定为无呼吸时,应在2~3秒内畅通其呼吸道,再判断有无呼吸,仍无呼吸者给予黑色标识;若病人虽已恢复呼吸,但病情严重需要紧急救护,应给予红色标识。②病人判定为有呼吸,但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儿童45次/分或15次/分),应给予红色标识。③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者,继续监测灌注血量。(3)检查灌注血量:①桡动脉搏动小于30次/分或测不清,或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超过2秒者,应迅速止血,给予红色标识。②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少于2秒者,进一步检查精神状态。(4)检查精神状态:①不能听从简单的指令或无应答者,给予红色标识。②能执行简单的指令者,给予黄色标识。需要注意:伤员在转运的途中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转运途中有必要再次进行评估。7.简述伤情识别卡颜色的含义答:(1)红色:立即治疗,最需优先处理的伤员,需要在1小时内送入综合医院进行抢救和治疗。(2)黄色:延后治疗,应在4~6小时内接受治疗的伤员,可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3)绿色:轻伤,无需优先转运,可在现场治疗。(4)黑色:期待治疗,初步判断死亡或有多处非常严重的创伤,即使积极治疗也无存活希望的伤员。8.简述伤病员的救护与转运的基本原则答:(1)帮助伤员解除致伤因素,安全脱离险境,送至救护车内。(2)保持伤员呼吸道通畅,清除异物,防止窒息并给予吸氧。(3)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4)做好创伤出血的现场处理。(5)保持合理的体位。9.简述社区灾害的预防与管理内容答:灾害预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灾害发生前的训练及应对,通过防灾活动,将受灾人群的健康问题减少到最小范围。预防阶段灾害护理管理业务包括组织体系的构建、相关政策的制定、心理指导以及教育、预警、规划的实施等。(1)构建灾害的社区救护体系。(2)实施社区居民的灾害应对教育。(3)积极进行预案宣传及预警训练。(4)参与风险图的制作。(5)熟悉医院灾害对策。10.简述社区护士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答:(1)对避难所的灾民进行健康管理。(2)提供现场救护和转运。(3)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传染病。(4)为灾民及救援人员提供心理支持。11.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答:(1)社区预防:包括预防接种,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重大传染病预防,健康档案管理,爱国卫生指导等。(2)社区保健: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等。(3)社区医疗:包括慢性病筛查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社区现场救护,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精神病病人的管理和转诊服务等。(4)社区康复:包括残疾康复、疾病恢复期康复等。(5)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卫生知识普及,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等。(6)社区计划生育:包括发放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等。在新医改方案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和定位有了进一步的要求:(1)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2)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3)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等。12.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答: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又可分为:(1)健康人群:指躯体、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群。(2)亚健康人群:指处于健康和有明显疾病两类人群之间的人群,他们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表现体力下降、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特点。(3)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