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办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办法一、地质环境条件宽甸满族自治县丹集线所在的地处辽东山区,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区域内水系发达,溪流众多,主要为山水,具有典型山区的河流特点,有较强的冲刷力。评估区地貌类型为高山丘陵、水涝灾害严重,高山丘陵区地形容易爆发泥石流,地形地貌条件中等复杂;评估区内出露的主要为山体易滑坡地段、,岩性岩相对变化较大;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土(Qpl-al)和第四系残坡积土(Qel-dl),其工程地质性质相对较差;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道路修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现状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崩塌次之,地质灾害较发育,故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崩塌:评估区主要分布两处崩塌和两处崩塌隐患。崩塌(BT1、BT2)主要分布于K124+000和K127+000,由于崩塌下方为溪沟地,且两者边坡都是稳定性边坡,故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崩塌隐患(QBT1、QBT2)主要分布于BK124+250和K124+650,均为人工开挖路堑边坡。QBT1所在边坡高2~15m,整体坡度约为70°,边坡走向约135°;QBT2所在边坡高约15m,整体坡度约为82°,坡向80°。据赤平投影图(图2),均为不稳定性边坡。其对车辆及行人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潜在危害,因此,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滑坡:评估区分布有19处滑坡,主要为浅层土质滑坡。根据地质灾害产生的诱因及所处的地质环境等综合分析,评估区滑坡主要分布在公路旁边,按照规模划分,公路边缘的滑坡属于小型滑坡。按照危险性划分,公路边缘的滑坡威胁对象为下方公路、过往车辆及行人,危险性小的有8处,危险性中等的有11处。目前滑坡体周围稳定性较差,路线区内滑坡的形成从岩土的结构、构造来说,主要受岩(土)层层面、裂隙等影响,这些部位易于风化,抗剪强度低,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内在条件。水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因此在长时间降雨和暴雨季节常引发滑坡活动。三、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与方法对于挖方路段,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按工程布置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价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滑坡部分,主要依据岩性组合、岩体结构类型、断裂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岩石风化程度、软弱夹层分布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判定硐体坍塌可能性;填方路段除高填方路段易诱发推移式滑坡外,公路建设一般不会诱发地质灾害;桥涵路段,依据上部荷载情况及浅部土层的分布、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估算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沉降量来评估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坡脚为半挖半填路段主要依据地形地貌及岩土体特征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分析自然斜坡的稳定性及其对线路可能产生的影响。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结果线路共分布两个区段,总长约1000m,3个区段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是在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工程特点,综合考虑区段地质灾害点的发育密度、致灾程度、工程建设是否诱发地质灾害等因素后,对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整体评价。鉴于本区地质灾害分布不均,故采用环境地质条件背景定性,拟建工程沿线地质灾害种类、灾害点平均密度(个/km)、灾损率(m/km)三个量化指标,结合预测评估确定的危险程度或危险性大小,定性与半定量相结合来确定拟建工程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三个量化指标取值标准见表2。表2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危险性等级地质灾害灾种数及危害程度灾点密度个/km灾损率m/km小(Ⅰ级)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地质灾害不发育,且分布零星,或无地质灾害仅有工程施工因深挖方、高切坡,危害程度轻,危险性小;1.5=50中等(Ⅱ级)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地质灾害中等发育,部分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或小;1.5~5.550~100大(Ⅲ级)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其中部分危害程度高、危险性大;5.5100按上述评估原则和方法,丹集线公路工程全段可分为24区段,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路段有10段,总长12.93km,占线路总长的53.2%。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路段有8段,总长约3.10km,占线路总长的12.55%,该路段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和滑坡。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价: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的范围非常广泛,其影响因素众多,本次评估针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而言,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综合评估表明:本次评估的丹集线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累计长度3.10km,占线路总长的12.5%,建设场地基本适宜;其余路段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总长12.93km,占线路总长的53.2%,建设场地适宜。五、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本工程边坡开挖可能引发滑坡、崩塌;公路可能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危害等。在总结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和参考附近具有相似地质环境条件公路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段和地质灾害类型,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见表3。表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一览表级别路段桩号路线工程类别主要灾害类型建议防治措施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K124+130~K125+100推荐方案半挖半填路基滑坡(1)设置地表、地下截排水措施,以消除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2)采取支挡措施,包括挡墙、抗滑桩、锚固工程措施等;(3)改变滑坡体的几何形态,在滑坡的主滑段清方减载或抗滑段填土反压,以达到稳定滑坡体的目的。K125+100~K125+260K125+300~K125+500K125+650~K125+790K126+000~K126+120挖方路段崩塌滑坡(1)在危险性大的高路基段采用设台阶、放缓边坡坡度、下挡上护的措施,必要时可采用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手段;(2)在危险性小的低路基段可采用坡面防护措施,挖方地段禁止大爆破,以免造成堑坡坍塌;同时作好防、排水工程,避免地表水渗入边坡岩体内。(3)对于开挖后的土坡边坡,可采用砌石措施进行处理。岩石边坡采用喷混凝土、挂网喷锚等措施进行处理。K126+260~K126+400比较方案K126+807~K127+0601六、结束语(1)本评估按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等有关规定进行,拟建工程辽宁省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本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2)通过对丹集线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知比较方案线路40.2%为危险性中等区,而对应的主线约12%为危险性中等区,故建议选择推荐方案。(3)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应加强对公路边坡及后山斜坡的巡查和监测。可采取悬挂“警示牌”、布置监控等措施,作一定程度的预警预报。(4)人类工程活动往往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同时它作为活跃的因素,又积极地影响着地质环境,促进其次生演化。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将进一步唤起并形成新的地质灾害。如此循环和演化是我们必须关注并解决的问题。(5)在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的都是定性、半定量的方法,而对于定量的方法很少。因此,如何采取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先进技术,将半定量、定量方法运用进一步推广和统一,这将是我们以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