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地理期末考试试题1.简述战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25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日本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均处于严重的瘫痪和混乱状态,大多数国民在饥饿失业的困境中几乎失去了恢复和重建经济的信心。但事过不久,日本政府即重金聘请了许多专家,请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日本经济恢复和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评估。专家们指出,日本面临的不利条件主要是:(1)国土狭小,总面积只有37.7万平方公里,而山地和丘陵又占总面积的75%。(2)矿产资源贫乏。虽有铁矿和煤矿,但储量极少,而原油储量则更少,只有900万吨左右。(3)人口相对过剩,人均耕地面积太少。(4)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技术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落后20~30年。(5)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差,被视为劣等货。(6)战败投降,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7)企业资金不足。同时他们也指出,日本经济发展不光有不利条件,也有有利条件:(1)尚有相当的物质技术基础。(2)重化工业发展有较长历史,也较为先进,尽管已转化成了军工产业,但恢复民用并不难。(3)劳动力质量高,这是自明治维新以来重视教育的结果。(4)国民长期接受岛国意识熏陶,受儒家思想影响,又吸收了西方的市场经济观念,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强,工作勤奋,集体感强,能够联合对外。(5)拥有大量高级技术管理人才,随着战后对日官僚财阀的整肃,他们脱颖而出,走上社会经济、政治主导岗位。(6)国家干预经济有经验,效果突出。(7)有美国的保护,军费支出少。(8)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进步2显著。(9)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大战中的军工技术大量转向和平经济,新的科学技术在和平环境中发展更快。(10)作为东亚经济强国,日本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均有着广泛的经贸关系,有利于展拓市场。鉴于上述情况,日本采取了一整套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主要是:(1)在恢复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从业人员、消费者等相互协调的经济体制,利用协调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经济优势,克服社会竞争不足和竞争过度两方面的不利影响;(2)用联合的力量对外,吸收海外的技术、资源、管理,同时,为防御海外资本的侵入,组成各种贸易组合等;(3)建设加工贸易型经济,一方面进口海外廉价资源,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将加工的产品出口到海外;(4)加强质量管理,创造出一整套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优质、低价、服务周到的产品占领海外市场;建立强有力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相应的金融制度,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等等。战后日本扬长避短,有效地克服了战后初期的困难局面,走上了高速增长之路。1973年石油危机前后,日本认识到自身在资源、能源供应方面极度依赖国外的严重性,决定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新战略。出于这种认识,日本大力开发自动化产品,建立新的资源开发和供应相结合的体制,倡导开展全民节约资源、能源活动,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国内市场。3由此,很快就克服了石油危机的影响,并把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国际环境,作为其经济技术再次超越欧美国家的绝好时机加以利用。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25分)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区域集团化:是把某些个体或群体有机的结合在一个,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集合体,是具备各项功能的强大组织。经济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溶剂、溶质与溶液的关系一样。由以上分析得知,合作是欧洲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一些政治手段,而非把自己的权力拱手交出,去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对于“经济全球化”,不是谁能控制和改变的的趋势,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不存在政治等利益关系,是人类发展的趋向,是各个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开始。1、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必然趋势。2、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来看则是,利大于弊。3、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带有浓厚的集团色彩的保护主义。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的割裂了。44、区域经济组织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走向联合,必将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区域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总而言之,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二者将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3、个案分析:(50分)在最近20年中,亚太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在1993年,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6500亿美元,占世界的50%;国际货物贸易额33821亿美元,占世界的45%;而其中的60%又是在该地区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的。美国与东亚各国的跨太平洋贸易在同年达到3587亿美元,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34.3%。美国每年的贸易赤字约有75%以上出自东亚。在该地区,美、日、澳等发达国家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吸收器”。东亚许多国家从进口替代项出口导向政策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发展对美出口战略的形式来实现的。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保持全区经济政治格局平衡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亚太地区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地区不是没有道理的。对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亚太地区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中心。21世纪以来,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传统因素和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能源安全等非传统因素对大国关系的影响都在上升。大国关系呈现以下特点:一、“总体稳定”保持。二、“逐利竞争”激烈。三、“因时谋势”多变。四、“新老互动”明显。5五、“区域合作”活跃。六、“多边协调”日强。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政策环境1,亚太各国都采取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改变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放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主要措施有:a,降低关税b,取消许可证和配额c,廉价提供土地资源d,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3,积极推进区域或次区域,密集和非密集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经济互补性强这一优势.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5,美国把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亚洲的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