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中重大病害的鉴定方法及要点安庆市畜牧兽医局宋灿明二0一0年九月前言1、开展能繁母猪重大病害鉴定的依据,即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2、农业部门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即要做些什么。3、怎样履行好职责。一、首先要明确的几个概念二、疫病诊断的方法和原则三、尸体剖检中的有关问题四、政策性保险中重大动物病害的鉴定要点一、首先要明确的几个概念1、什么叫能繁母猪,即被保险的对象的定义是什么。2、能繁母猪保险责任分为哪几种?3、重大病害所指的病种有哪些?二、疫病诊断的方法和原则诊断是对动物所患疾病的诊查和判断。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对于我们开展死亡原因鉴定来说,诊断工作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骤是通过各种方法以进行调查、观察和检查,尽可能地收集十分丰富而合乎实际的症状、资料;其次,对所收集到的症状、资料加以综合分析,经过推理判断,逐步由浅入深,对死亡家畜所患疾病的实质做出判断。对于收录入农业部颁布的防治技术规范的病种,我们还可以按照其指定的条件来判断疫病的性质。1、调查病史、收集临床症状和资料(1)收集完整的资料。(2)症状的种类及意义。a、示病症状和特殊症状。b、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指局部性反应,如消化系统表现的粪便变化或呼吸c、综合症候群。2、建立诊断建立诊断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即论证诊断法和鉴别诊断法。(1)论证诊断法。(2)鉴别诊断法。考虑疫病时,首先应注意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肯定或否定的基本根据,一般应以主要症状及其综合症候群是否符合、致病因素和条件是否存在、疾病发生情况和特点与一般规律是否一致以及防治效果有效等条件作为基础。如果缺少鉴定疾病应该具有的特殊症状或主要症状和足以引起该病的明确的致病因素,或假定疾病不能解释其全部症状,则该病的可能性可暂被否定。对于我们具体工作中的重大病害,在不能确认具体死亡原因时,但如果有足够的证据否定重大病害中病种的可能,也是一种工作方式。3、正确诊断的条件和错误诊断的原因(1)正确诊断的条件。(2)导致错误诊断的原因。a、由于疾病的原因。b、由于客观条件而引起。c、由于与病死畜有关的人员引起。d、由于兽医工作者本身的原因而引起的错误诊断。三、尸体剖检中的有关问题•尸体剖检是家畜病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病理学知识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按剖检目的不同,尸体剖检分为诊断学剖检、科学研究剖检和法医学剖检三种。在能繁母猪保险鉴定中,我们剖检的目的则是解决与兽医有关的法律问题为目的,应当属于法兽医学剖检。•1、尸体变化•(1)尸冷尸冷指家畜死亡后,尸体温度逐渐降至与外界环境的温度相等的现象。尸温检查有助于推断死亡的时间。•(2)尸僵家畜死亡后,最初由于神经系统麻痹,肌肉失去紧张力而变松弛柔软。但经过很短时间后,肢体的肌肉即行收缩变为僵硬,四肢各关节不能伸屈,使尸体固定于一定的形状,这种现象称为尸僵。尸僵的检查,对于判定家畜死亡的时间和姿势有一定的意义。•(3)尸斑家畜死亡后,由于心脏和大动脉管的临终收缩及尸僵的发生,将血液排挤到静脉系统(较动脉系统浅表)内,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流向尸体的低下部位,使该部血管充盈血液,这种现象称为尸斑坠积。一般在死后1-1.5小时即可能出现。尸斑检查,对于死亡时间和死后尸体位置的判定有一定的意义。•(4)血液凝固家畜死后不久,在心脏和大血管内的血液即凝固成血凝块。由于败血症、窒息及一氧化碳中毒等死亡的家畜,往往血液凝固不良。•(5)尸体自溶与腐败尸体自溶是指体内组织受到酶的作用而引起自体消化过程。尸体腐败是指尸体组织蛋白由于细菌作用而发生腐败分解的现象。尸体腐败使生前病理变化破坏,给剖检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家畜尸体的剖检要在病畜死后尽早进行。•2、尸体剖检应注意的问题尸体剖检前,应先了解病畜生前病史及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即我们上一章节讲到的“调查病史、收集临床症状和资料”,此外还应仔细检查尸体体表特征(如姿势、卧位、尸冷、尸僵、尸斑等情况)以及天然孔、粘膜、被毛、皮肤等有无异常等。•(1)尸体剖检的时间•(2)尸体剖检的地点•(3)尸体剖检的器械和药品•(4)剖检人员的防护•(5)其它剖检过程中,常用清水或消毒液洗去剖检人员手上和刀剪等器械上的血液、脓液和各种排出物。未经检查的脏器切面,不可用水冲洗,以免改变其原来的颜色和性状。剖检后,双手先用肥皂洗涤,再用消毒液冲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剖检器械、衣物等都要消毒和洗净。剖检结束后,要对剖检的场地及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3、尸体剖检记录•剖检记录是形成剖检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形成鉴定结论的原始资料。•记录的内容要如实反映尸体的各种病理变化,尽可能在剖检过程中进行,应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有主有次。•对病变的描述,要客观,用词必须明确。•4、病理组织学材料的选取•尸体剖检后,如果诊断仍有疑问或需要提出详细材料时,则可进一步对各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变的器官或组织要选择病变显著或可疑的部分,用10%的甲醛水溶液即福尔马林固定后,送有关部门检查。如果是采取实验室检测样品,则保存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5、猪的剖检法•(1)固定尸体取背卧位。•(2)剖开腹腔从剑状软骨后方沿腹壁正中线由前向后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骨后缘切开至腰椎横突。这样,腹壁被切成大小相等的两楔形,将其向两侧分开,腹腔脏器即可全部露出。•(3)腹腔器官的采出与检查•(4)胸腔剖开与各器官的检查用骨剪剪断近胸骨处两侧的肋软骨,再切离其它软组织,将肋骨分别向背侧扭转,即可敞开胸腔。•(5)颅腔剖开•(6)口腔和颈部器官采出四、重大动物病害的鉴定要点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重点是能繁母猪的重大病害,根据《关于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实施意见》规定,具体包括蓝舌病、蓝耳病、猪瘟、败血症、痒病、猪肺炎、猪丹毒、流行性腹泻、猪链球菌、口蹄疫及其免疫副反应等。口蹄疫、猪瘟、痒病、蓝舌病属于一类传染病,蓝耳病分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经典猪蓝耳病,分属一类和二类传染病,猪的流行性腹泻、猪肺炎、败血症没有收录入农业部制定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其中猪肺炎和败血症应该不是由一种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而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引起生猪出现肺炎和败血症状的一类疾病。蓝舌病和痒病主要侵害对象是绵羊或山羊,在我市也没有过疫情发生的报告,蓝耳病中经典猪蓝耳病主要危害是引起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根据我市猪病发生风险,下面我们重点将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口蹄疫、败血症、猪肺炎、猪丹毒、流行性腹泻,以及免疫副反应的鉴定要点分别进行介绍,其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口蹄疫鉴定标准参照农业部颁布的相关疾病的防治技术规范。败血症、猪肺炎、猪丹毒、流行性腹泻,以及免疫副反应的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规范,本人在此提供的鉴定要点仅供参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1、诊断指标1.1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1.2病理指标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1.3病原学指标1.3.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1.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2、结果判定2.1疑似结果符合1.1和1.2,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2确诊符合2.1,且符合1.3.1和1.3.2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从事猪(含驯养的野猪)的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2诊断依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病原分离与鉴定。2.1流行特点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发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猪在发病前即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毒,并持续整个病程。与感染猪直接接触是本病传播的主要方式,病毒也可通过精液、胚胎、猪肉和泔水等传播,人、其它动物如鼠类和昆虫、器具等均可成为重要传播媒介。感染和带毒母猪在怀孕期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导致新生仔猪发病或产生免疫耐受。2.2临床症状2.2.1本规范规定本病潜伏期为3-10天,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本病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四种类型。2.2.2典型症状2.2.2.1发病急、死亡率高;2.2.2.2体温通常升至41℃以上、厌食、畏寒;2.2.2.3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2.2.2.4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2.3病理变化2.3.1淋巴结水肿、出血,呈现大理石样变;2.3.2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2.3.3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脏、膀胱、胆囊、扁桃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脾脏边缘出现梗死灶;2.3.4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突出表面的出血性梗死;2.3.5慢性猪瘟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见“钮扣状”溃疡。2.4实验室诊断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2.4.1病原分离与鉴定2.4.1.1病原分离、鉴定可用细胞培养法;2.4.1.2病原鉴定也可采用猪瘟荧光抗体染色法,细胞浆出现特异性的荧光;2.4.1.3兔体交互免疫试验;2.4.1.4猪瘟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主要用于临床诊断与病原监测。2.4.1.5猪瘟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主要用于临床诊断与病原监测。2.4.2血清学检测2.4.2.1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检测法;2.4.2.2猪瘟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2.4.2.3猪瘟中和试验方法。2.5结果判定2.5.1疑似猪瘟符合猪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5.2确诊非免疫猪符合结果判定2.5.1,且符合血清学诊断2.4.2.1、2.4.2.2、2.4.2.3之一,或符合病原学诊断2.4.1.1、2.4.1.2、2.4.1.3、2.4.1.4、2.4.1.5之一的;免疫猪符合结果2.5.1,且符合病原学诊断2.4.1.1、2.4.1.2、2.4.1.3、2.4.1.4、2.4.1.5之一的。猪瘟急性猪瘟:大群猪只发病情况,病猪精神沉郁、弓背猪瘟:肾脏表面出血猪瘟:脾脏梗死典型猪瘟心脏出血典型猪瘟脾脏梗死猪瘟:回肠粘膜上的扣状肿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1、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作出诊断。1.1流行特点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等以及一些水生动物均有易感染性。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猪均易感。猪链球菌也可感染人。本菌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外,也常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在。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死猪的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1.2临床症状1.2.1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7天。1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