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性练习(隋唐)一、选择题:(本大题60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C、加强了皇权D、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2.下列各项表述中,最能全面反映隋朝历史地位特点的是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B.开凿大运河C、统治者十分残暴D.繁荣而短暂3.隋朝时有一个读书人要从江都出发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如果他一路上都是坐船走水路的话,他沿途要经过哪些河段?按顺序排列应是①黄河②广通渠③江南河④通济渠⑤邗沟⑥永济渠A、③⑤④①⑥B、⑤④①②C.⑥④②①D、③④⑤⑥②4.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③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6.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位于洛阳附近,这种布局是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东部要地,能确保平安稳固B.粮食能迅速满足长安、洛阳的需要C.地处交通大动脉的中心地带,便于粮食集散D.位于盛产粮食的地区,来源很广7.隋唐时,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A.丝B.麻C.棉D.毛8.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表现,其重要前提是: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市场扩大C.粮食产量提高D.农作物品种增多9.唐诗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表明A.农业有了较快发展B.农业和商业争夺劳动力C.唐朝实行重商政策D.商人众多,商业繁荣10.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1、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A.三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唐代D.南宋赋税制度是国家赖以巩固的主要经济制度之一。隋唐时赋税制度曾有过多次变革。12.隋唐政府将北魏的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C、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3.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①租庸调制已无法实行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③遏制了土地兼并④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⑤封建经济的发展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14.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①基本特点是以身计税②实行租税和劳役相结合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不发达的生产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控制严格A、①②③④均正确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15.唐诗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表明A.农业有了较快发展B.农业和商业争夺劳动力C.唐朝实行重商政策D.商人众多,商业繁荣16.下列关于唐朝市场的表述,准确的是①政府对城市市场进行严格管理②“草市迎江货”反映了长江沿岸城市的繁盛③市场金融服务领先于欧洲④繁华的夜市是唐朝前期中原城市的一大特点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唐朝是采取宽松的民族政策。17.汉唐民族政策的相同点在于①同少数民族首领和亲②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③给少数民族首领封王④建中央直接管理机构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8.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南北两道向西,至疏勒会合。“疏勒”即今天新疆的A.乌鲁木齐B.喀什C.和田D.若羌20.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辰韩的语言、称呼、习俗等与秦朝相似,又称“秦韩”B.汉光武帝赠赐给日本倭奴国使者金印已得到考古证实C.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出色完成使命D.汉代文明通过陆、海路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21.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对外交通相对发达C.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秩序安定22.唐朝的皇帝大都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但多数情况下,道教的地位居佛教之上,这是由于A、道教是中国人自己的土生土长的宗教B.佛教是外来的还没有完成中国化改造C.唐宗室奉老子为祖先以神化皇权统治D.道教已实现与佛学和儒学的综合吸收23.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其代表人物是A、陈子昂B、王维C、杜甫D、白居易24.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②对外交通相对发达③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④贸易往来利益驱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25.唐代传奇小说盛行,与此有关联的现象是A.人们对诗词逐渐失去兴趣B.政治统治黑暗C.城市经济的兴起D.社会动荡二、非选择题: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材料二隋唐时期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三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1)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4分)(2)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工商业城市分布的特点和主要原因。(3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隋唐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3分)17.(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图画24位功臣相貌于凌烟阁,这24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在这些人中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有的是太子建成政治集团的人,还有一些人出身少数民族。如魏征少年时作过道士,后来为太子的谋士,尉迟敬德是铁匠出身,秦叔宝是小军官,程知节是农民。——《盛唐气象》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材料三: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华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如,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是四夷可使如一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唐太宗的用人具有哪些特点?(4分)(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在施政方面的体现。(2分)(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试列举史实说明。(2分)(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唐朝前期繁荣原因的认识。(2分)18、(17分)甘肃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下问题:(1)、图1、2所示石窟分别是与莫高窟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石窟。图1是____________,图2是_____________。(2分)图1图2(2)、莫高窟兴建于何时?在何时达到兴盛?(2分)(3)、图3、4、5分别是莫高窟的三种艺术作品,它们分别代表哪些艺术形式?(3分)图3图4图5(4)、在敦煌发现了大量的体现波斯、罗马等的文化特征的实物,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5)、随着敦煌文物大量传到国外,形成了世界性的敦煌学,研究敦煌有何意义?(3分)(6)、近代来敦煌文物在国内被大量地损毁,以至于余秋雨在《道士塔》一文中悲愤地感慨“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对此你是怎么看的?(3分)参考答案:1-25:DABBDCBCDCDCBCADDABCACDAC16、(1)表现:手工业发达;商业大都会;水运发达;外商云集;繁华夜市。(4分)(2)特点:集中在东部;集中在水陆交通便利之处。(2分)(3)原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政府政策的支持。(3分)17、(1)用人不拘门第,民族,不避仇怨,唯才是用。(3分)(2)为君主者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至国危君亡。租庸调制和均田制。(3分)(3)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击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理;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3分)(4)唐朝前期社会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轻谣薄赋,知人善任,民族政策比较开明等方面的政策。(3分)18、(1)、龙门、云冈(2分)(2)、自前秦开始开凿洞窟,到隋唐时起达到鼎盛。(2分)(3)、雕刻、绘画、塑像(3分)(4)、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带来西方文化;隋唐以来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3分)(5)、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为中华古代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中西方之间的学术交流。(3分)(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得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