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发展》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及发展》课教学设计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课程信息技术(必修)学年2008年~2009年上课时间2008年2月上课周数1章节第1章绪言信息技术及发展授课班级高一(15、16、17、18)班授课教师令狐昌林计划学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书中的第一章第二节,本节内容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为主线,教材通过文字描述叙述,阐明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领域。阐述了目前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和标志,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和发展情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前景的认识和展望,激发学生对技术的改造和创新意识。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前一节课对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征方面进行详细的学习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发展作讲解。学生目前存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区分不清楚,对信息技术发展情况了解模糊。教材主要通过文字叙述,阐述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和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学生难理解和归纳。本课将采用人脑处理信息事例对照阐述信息技术的内容,力求使其浅显易懂。并用视频动画表现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的标志,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对信息的获取,从技巧和方法的认识上有所提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描述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区分信息和信息技术;列举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经历的五次革命的信息了解和活动,提高从不同载体中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感受信息文化,体会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并激发学生对技术的改造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举例说明、小组讨论、创新活动媒体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软件,各种电子表格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相应的视频素材,准备活动的各种表格,作课件演示内容准备。一、导入说一说:什么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教师活动]列举以下3种概念:(1)信息技术就是信息处理的技术,因而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Computer)技术。教学过程教学(2)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C&C(ComputerandCommunication)。(3)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加通信技术加控制技术。这就是所谓的“3C”技术(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学生活动]请学生分析以上3种说法,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作答)。“以上是狭义的理解。”二、探索新知识[教师活动]讲解:什么是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人处理信息的过程怎样进行的?[教师分析]人的信息功能处理过程如下:神经系统通过思维器官大脑通过效应器官(操作器官(手)、行走器官(脚)、语言器官(口))表达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信息获取神经系统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信息存储、整理、加工信息产生实际的效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传导神经系统(导入神经网络、中间神经网)存储、检索、加工信息得到对于外部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认识通过操作器官和行走器官执行大脑发出的命令,或者通过语言器官表达大脑产生的意志人的信息功能处理过程如下:过程教学过[教师得出结论]得到信息技术的本质:“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再生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教师活动]2、提出第一个问题:信息技术的作用?(列出表格,观看视频,填写表格,视频)时代(信息技术革命)视频片段标志信息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整理、加工使用、表达与反馈信息意义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人的交流思维器官大脑效应器官(手、脚、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导入神经(信息传递)思维器官(信息存储、整理、加工)导出神经(信息传递)感觉器官(获取信息)外部世界(信源/信宿)效应器官(施用信息)程对应发展的信息技术[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然后阅读教材第5页-6页,填写以上表格[教师活动]4、人体信息器官和信息技术对应表(教师引导、一位学生填写)人体信息器官功能信息技术感觉器官信息获取感测和识别技术传导神经信息传递通信技术思维器官信息存储、整理、加工计算、存储与智能技术效应器官使用、表达与反馈信息控制和显示技术(1)感测和识别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如遥感、遥测技术等。它们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使人们更好地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它是传导神经系统功能的延长。(3)计算、存储与智能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等。它们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能帮助人更好地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和再生信息。(4)控制和显示技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指令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扩展和延长,作用是根据输入指令(决策信息)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效。[学生活动]分析、讨论以上对照表,谈谈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得出结论]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教师活动]展示表格,学生观看视频和阅读教材后填写(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表格)现代信息技术内容基础微电子技术核心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支柱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目的信息技术应用内容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控制、信息存储等技术其他遥感遥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互相渗透发展[学生活动]观看微电子技术视频片段和阅读教材第4页倒数3自然段和第6页5自然段内容三、学生练习学生从教科书光盘中下载教材6页内的活动或从平台服务器(访问链接:各课资源→信息技术→电子教案→高一→活动电子材料)栏目中下载,并填写空白,把填写好的活动材料上传到作业服务器中,平台服务器地址为:四、综合活动结果性目标[设计活动]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每组人员不能超过5人,每组推选1人为组长,填写分组表。每个小组负责了解下列各类具体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记录收集的各种信息,填写信息来源表和信息引用表。信息采集技术:从采集信息的方式和方法、采集的范围、采集的信息类型等方面分析。信息传播技术:从信息传播的载体、速度、范围,传播的信息等方面分析。信息存储技术:从存储信息的载体、容量、保持时间、稳定性(是否容易受损)等方面分析。对每一类技术,仔细分析它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填写信息分析情况表。此活动在下一节课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每组人员提交小组评价表。(访问链接:各课资源→信息技术→电子教案→高一→活动电子材料,下载“分组活动及信息资料记录表”和小组评价表格)[学生活动:交流与讨论]学生根据活动,在网上、图书管或报刊等信息源,寻找信息,填写表格,并在下一节课时提交。[评价]对填写的表格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从不同载体中获取信息,并能够学会对收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记录各种信息,体会采集信息的过程和技巧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感受信息文化。五、教师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将采用人脑处理信息事例对照阐述信息技术的内容,培养自身的良好信息素养。阐明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领域。阐述了目前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和标志,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希望大家通过努力学习,为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课后活动请结合当今社会,说说现阶段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社会是如何发展的。请作光盘第一章测试评价或平台服务器上的测试评价。请从平台服务器上(访问链接:各课资源→信息技术→电子教案→高一→活动电子材料)下载“学后评价试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初步完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当初设计的意图。使学生学会了对收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记录各种信息,初步认识了采集信息的过程和技巧方法。需改进之处活动开展不是很成功,活动形式有待改进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