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前言1欧洲中世纪政治文化特点:1)民族意识未形成:民族意识(民族观念)——即民众分属不同的民族、各民族应当忠于自己的政治体系即国家的观念,在中世纪西欧不存在。2)对王权的普遍认同缺乏:在个人自由意识尚未普遍觉醒的条件下,这种认同本来应该是各封建君主国的王权,因为唯有它能够充当本民族集体利益的保护者,3)国王权威未立:但中世纪很长时间里国王权威没有树立起来,2.原因有二:1.教权的干涉:罗马天主教会在全西欧的精神统治,它把西欧变成没有民族界限的宗教统一体,所有的基督徒都以罗马天主教会为首要效忠对象。国王的权威受到罗马教廷的干涉和控制,包括教职任命、王室婚姻等。•2.封建领主割据。3影响:西欧历史缺乏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劲传统,王权受到各种势力掣肘,即使后来建立君主专制,其专制程度也不及东方国家,这一政治文化特点,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生发展来说,显然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王权的长期孱弱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为它不仅意味着人民的苦难(人们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封建贵族争强斗勇的牺牲品),还将•阻碍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必要背景的统一民族国家的诞生,从而滞缓社会转型的进程。因此,尽管强大的王权将来注定要成为政治民主化的否定物,但为了政治民主化的最后成功,首先还必须肯定强大王权的正当性,即君主专制的正当性(反对教权的干涉、打击大贵族势力、削弱等级代表会议的作用、对抗其他国家的侵略)。4.导致民族意识觉醒的根本动因是中世纪末期工商业的发展(带来西欧封君封臣关系的松动和庄园制的衰微、战争技术的进步、旧贵族军事功能的削弱)工商业者希望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他们进行国际商业竞争的坚强后盾。一、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1.英法百年战争:强化民族意识,明确英法疆界,推动英法民族国家形成(15世纪末英法形成民族国家)。•离别大陆——英国此后将扩张的重点放到海洋和海外殖民地的开拓而非欧洲大陆的领土扩张。•反映民族意识形成的材料:•“为国捐躯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如果国家受到灭亡或被占领的威胁,那么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每一种灾难都有可能降临于我和我的家庭,但只求上帝能够拯救法兰西。”——陈文海《法国史》••2.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综述:推动现代化发展•A经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社会相对稳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政治:推动英法等国由等级君主制向君主专制转变•C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D大国争霸:各民族国家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斗争、摩擦不断,甚至发动世界大战。•E思想观念:1)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主权概念形成。(极端民族主义成为而二战后世界不稳定的原因之一)•2)随着英法民族国家发展,王权渐强,要求突破罗马教会控制,建立民族教会。•3现代民族国家的特征:•其一,它是独立的和统一的,即完全自主和领士统一;•(联系:A德国民族国家形成要到19世纪70年代;B近代中国首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严复称“人贵自由,国贵自主”,南京国民政府的两大贡献: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改定新约运动)•其二,它实行中央集权制;•(联系美国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建立联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中国古代史表明中央集权制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保障)•第三,人民主权取代王权成为国家中心与基石;•(联系英国君主专制由真理走向谬误,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政治)•第四,具有共同的政治文化和民族语言;•(联系美国崛起的文化因素:自由、平等,英语成为共同语言,联系希特勒、拿破仑武力统一欧洲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政治上的认同)•第五,具有统一的民族市场。•(民族市场统一,各地经济联系加强,巩固统一和各地区之间的依存程度,联系美国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市场统一)•4.欧洲较早建立的民族国家有•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欧洲的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哪一个国家民族国家与王权最先崛起,它往往能够领一时风骚,称雄一时,除了课文中所说的英国、法国,还有西班牙、葡萄牙等。二、君主专制•复习:英法政治体制的演变•A封建等级制(11世纪前后确立)•B等级君主制(13、14世纪1265年英国议会、1302年三级会议召开为标志)•C君主专制(15世纪下半叶开始)•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17、18世纪)英法君主专制形成的原因:A经济:12世纪以后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B政治: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C社会:国王与市民阶层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1.英法形成君主专制的原因(背景):(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海外扩张、维护国内统一市场、重商主义政策等)(2)政治: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王权的强化(3)社会基础: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1)百年战争后封建贵族丧失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维持自己的地位。•2)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统一市场、对外扩张、重商主义)•3)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注意:王权被赋予更多的内涵:统一的力量,民族的化身,国王往往以国家的名义行事而控制社会各领域,形成君主专制;看恩格斯对王权的评价——进步的因素第8页)•2.西欧君主专制的概念:•(1)内容:君主专制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最高形式。•在这一政治体制下,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于一身,全力抑制大贵族的势力,等级代表会议或权力被削弱,或名存实亡。•(2)西欧君主专制的特点•一是确立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君权至上。•此时法学家宣称“国王的权力不受任何人和任何事物的限制”。•意大利法学家博丹认为主权是“国家中最高的、绝对的,永远位于公民和臣民之上的权力”,继而指出君主之所以是绝对的,不可反抗的,是因为君主是主权的拥有者(主权在君),而”拥有主权的人除了不朽的上帝之外,是无需向任何人负责的“,从法理的角度论证了绝对王权的极端重要性(主权拥有九大权限:有权立法、决定外交政策——媾和、宣战、缔结国际盟约、任命官员、最高司法权、铸币、征税、规定度量衡等,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受失效限制)该理论及其贴切地反映了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对秩序的普遍渴求。•二是等级代表会议对王权的牵制作用基本丧失;•如法国三级会议,但英国国王无权征收新税,议会在国家的财政问题上,发挥着制约王权的作用。•三是君主建立起直接对国王负责的官僚机构;•法王法兰西斯一世,把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御前会议,主教修道院长任命权属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不设首相,大权独揽。•3.君主专制形成的时间及英法不同: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15——18世纪是西欧君主专制的成长期)•(1)法国:16世纪,法国君主专制基本确立。•开始于法兰西斯一世,他颁布诏令,常常以“这是朕的意志”为结束语,到路易十四世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不设首相,大权独揽。•(2)英国:16世纪下半叶,英国君主专制加强。•伊丽莎白一世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世间的全权代表,是“人间上帝”,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3)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表现为:•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有限王权传统有关系。•4.君主专制的影响(评价):•(1)君主专制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强化王权,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打击大贵族,继续加强王权经济:推行重商主义,对外政策:殖民扩张(英国打败法国西班牙无敌舰队),宗教上:打击罗马教会,建立民族教会——国教,文化上:对文艺复兴持宽容态度推动了社会进步•(2)君主专制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君主专制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激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英国: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查理一世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议会权利经济上:对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实行专卖制(侵犯贸易自由),巧立名目搜刮百姓,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侵犯财产权)宗教上:迫害“清教徒”(侵犯信仰自由)人身上:不经审判任意剥夺个人的人身自由•(3)中外君主专制共同的正面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敌入侵、修建大型工程等•共同的负面影响:滋生暴政,腐败,无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5重商主义:15——18世纪西欧各国普遍推行的政策。•思想主张: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发展海外贸易和获取金银货币是积聚财富的主要途径。主张运用国家权力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与贸易公司垄断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目的:为国家聚敛财富。由于得到国家权力支持,从事商业活动的资产阶级客观上从中获利。•6.西欧君主专制与古代东方国家君主专制的异同•(1)同:内容方面的相同点:君主集权,由君主个人控制国家的立法、行政、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影响方面的相同点:都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容易滋生暴政,腐败•(2)异:•A时段:古代东方国家是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西欧国家的君主专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B影响:西欧是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化时期的一种政治形态,其初期的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东方是与农耕经济(小农经济)对应的政治形态。•认识•1在欧洲的历史上,哪一个国家较早建立民族国家与专制王权,它往往能够领一时风骚,称雄一时,除了课文中所说的英国、法国,还有西班牙、葡萄牙等。•2但当专制王权的历史使命完成后,君主便与民族逐渐分离,专制制度不再保护民族的利益,相反成为民族的赘瘤;到这时,只有克服专制王权,国家才能继续前进。放在欧洲范围内来说,在专制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丧失之后,哪一个国家先摆脱专制制度,它就先摆脱前进的障碍,走到了其他国家的前面。英国正是在这一点上一路领先,从而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练习与测评•1、简述近代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答:(1)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2)领土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领土的统一是政治因素;(3)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地区间的交流,这是经济因素;(4)以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是文化因素。•2、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探索与争鸣•(材料略)•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相关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提示:本题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及课本第三目的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理解英法政治传统的差异,为本分册第三单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打下伏笔。•答: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表现为:•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xiexie!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