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历史:苏州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苏州大学老校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纺织工业部属院校)、苏州医学院(核工业部部属院校)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综合性大学。建于1954年。前身为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本称监理公会)所创办的私立教会学校。现设文、理、法、商及外国文学5个学院,连同夜间部共28个学系,6个研究所。学生万余人。校址台北市。该校向以法学教学著称。历任院长、校长无一不是学法律出身。但由于教学态度保守,重视讲授英、美法而忽视大陆法,近些年来,教学质量有所下降,过去在台湾法律界执牛耳的地位,已被“台大”、“政大”所取代。一、创始(1871~1901)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廷不敌英法俄日等国侵略,被迫签下数纸不平等条约。战事连连溃败使政府及百姓丧失了信心,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强之长的声浪日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基督教会来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监理会是美国基督教重要差会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设于田纳西州。1879年起该会先后在州创办博习书院(Buffington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HangSchool),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College)。1900年决议合并三书院,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二、奠基(1901~1926)东吴大学创办初期的26年,历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葛赉恩及文乃史。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aFull-grown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五四运动期间,东吴学生筹组学生会,一般的学生社团则以学术研究、辩论及体育活动为主。东吴大学早期在三位校长的努力下,为日后校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东吴大学旧址位于十梓街1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十年(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光绪五年(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并入中西书院。二十七年,中西书院又迁至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建立东吴大学堂,或称东吴大书院,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东吴大学。开办之初,只设中学班,学生不足百人。三十一年开始招收大学学生。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中西书院并入。该校西学课程大体仿效美国大学,国学则自作安排,分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和附中数所。1952年10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东吴大学改组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6月,改制为苏州大学,成为江苏省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校舍规模已较东吴大学旧址大为扩展。东吴大学旧址占地约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校门北向,总平面略呈纵长方形,主要建筑分布在草坪操场的北、西、东三面。其中有清光绪二十七年秋开工,二十九年春落成,位于全校中心的钟楼林堂;宣统元年秋开工,三年落成的图书馆孙堂;1924年秋建成的科学馆葛堂;1934年建成的学生宿舍维格堂;1935年建成的学生宿舍子实堂;1936年建成的建身房。这些建筑各具风格,或作欧洲古典式,或仿中世纪城堡式,或效美国教堂式,既多样又统一,至今保持原貌。此外北部有一排六座与校门平行的小楼,造型美观,有的为美国西部住宅式样,陆续建成于光绪三十三年至1919年,当时均为高级教职员居住。西面还有一幢五层楼,为1936年建成的女生宿舍。东吴大学旧址东临葑门内城河,与古城墙隔河相望,校内树木葱茏,绿荫红瓦相映,环境幽美清新。一百多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30多万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了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法学家倪征噢、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樑、查良镛(金庸)等,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就读或者执教于苏州大学及其前身学校。苏州历史介绍:宋时苏州就有现在市中心一带的地图《平江图》,《平江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城市石刻地图。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北宋灭亡,皇室南逃,金兵一路追过来,途经苏州,就把这座如花似锦的城市彻底毁掉了。后来我们就开始重建,知府王焕,为了城市尽快恢复,他就贴出告示,要求四乡的农民都可以到苏州来,把废墟砖瓦捡出去,因此苏州城内的战争废墟很快就清理掉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重建,总算把苏州城重建起来了。当时的知府李寿鹏,为了让后人了解这段历史,就命人刻了这块《平江图》碑。很多名人都跟苏州的街巷有密切的联系:低呤浅唱桃花坞——桃花坞相关历史人物:明四大家唐寅梧桐冬雨十全春——十全街相关历史人物:书香门第彭氏家族李根源章太炎晚窗钭晖史家巷——史家巷相关历史人物:青州刺史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水韵山塘七里诗——山塘街相关历史人物:盛唐诗人白居易三生醉梦太监弄——太监弄相关历史人物:陆文夫千秋风雨话观前——观前街相关历史建筑:玄妙观花间皮市词语醉——皮市街相关历史人物: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长街追忆旧学前——旧学前相关历史人物:平江书院抗元名将文天祥苏州部分路名的由来:百家巷据《平江城防考》载:东汉顾训五世同堂,家有百口,衣食均等,长幼有序,因以所居名为百口桥,巷亦因此得名。太监弄明代有金玉、如意两太监在此居住,遂名太监弄。西段曾名青年弄,因基督教青年会得名。北局明代在此设立专门供奉皇室丝织品的织造局,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织造府,此处为北局。平桥直街位于阖闾城主轴线上,为子城(先秦为宫城)正门前直街,宋称府前直街,清代因街北有平桥,故称平桥直街,1972年并入五卅路,1992年恢复平桥直街。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发起开凿山塘,此街濒临于山塘河,故名山塘街。临顿路据《吴地记》载,吴王亲征东夷时,曾在此临时停顿憩息,宴赏军士。后在此置馆建桥均以临顿命名。路亦以此得名。白塔东路由原东白塔子巷、中吉由巷、二门子口合并而成。东白塔子巷因西端原有白塔。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井岗山东路,1980年称为白塔东路。道前街由原道前街、府前街、卫前街合并而成。明清两朝为衙署集中地,卫前即苏州卫治前,府前即苏州府署前,道前即按察使司署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西路,一九八○年统一称为道前街。十梓街由原十梓街、严衙前、天赐庄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东路。严衙前为明代学士严讷故里。一九八○年统一称为十梓街。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始称于宋,因旧有十口井得名,后改十全街。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为友谊路,一九八○年恢复十全街。人民路宋代称大街。后因形如卧龙遂称卧龙街,后改护龙街。抗战胜利后,一度改为中正街,解放后更名为人民路,几经扩建,为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之一。石路为清末洋务派盛宣怀所辟,以石子铺路而名,是金阊区商业云集的一条步行街。五卅路一九二五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苏州各界发起募捐声援。后用退回的捐款修筑了此路,取名五卅,以作纪念。景德路在宋代曾分称景德寺前与黄牛坊,近代由原郡庙前、景德寺前、申衙前、黄鹂坊合并拓建,改名景德路。因古景德寺得名。干将路由原干将坊向东延伸,合原松鹤板场、古城河中心、濂溪坊、新学前、狮子口统称为干将路,现东至东环路,西至西环路,并以乐桥为界,乐桥东侧为干将东路,乐桥西侧为干将西路。干将坊为宋前古坊,因其正东古有干将门及干将墓而得名,经改造,为城区中的东西向交通主干道之一。桃花坞大街唐、宋时期,苏州城西北隅阊、齐门之间遍栽桃树,称为桃花坞,旁有桃花河,是当时春游赏花的胜地。宋朝太师章粢父子在此筑别业,亦称桃花坞。后人就此作为街名。观前街玄妙观在宋代名天庆观,故街名为天庆观前。因观内遍栽桃树,开花时灿若云锦,所以又名碎锦街。到元代天庆观改名玄妙观,街名随即改为玄妙观前,后又演化为观前街。近年,经扩建改造,愈加繁荣,是观前商业中心段的一条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