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概述(一)概念广义的文学,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一种文化型的文学观念。我国在魏晋以前,西方在18世纪以前都是这一观念。狭义文学指用语言塑造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这是一种审美型的文学观念。文学欣赏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还能够对文学作品的修辞、结构、语句作出细致的解读,领悟文字中蕴含的不尽意味。文学欣赏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二)文学欣赏的性质1、文学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因为读者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但社会生活却是无限的,所以文学欣赏就成为读者认识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去认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去发见社会和自己。2、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文学作品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愉悦、激昂、悲哀、愤怒等美的享受,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当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会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感和愉悦感。另外,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一些理想,但现实生活中可能常常被压制,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的情感可以尽情的表达宣泄,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愿望可能在书中实现,读者因此会动容感染。3、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家创作塑造文学形象是一度创造,读者阅读,生成新的文学形象是二度创造或叫再创作。具体讲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通过想象和联想,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再加工、补充,使之成为自己头脑中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三)、文学欣赏的特点1、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他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通过理解文字意思、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握作品中描写的艺术形象,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的面貌,并进而通过理解它的本质意义,引起情感上的反应。所以说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应,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使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在读到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再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会被陶渊明悠然的心态所打动,很容易想到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非常喧闹的社会中,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中。但只要我们的心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一些浮躁的情绪也会被克服,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安宁、闲适。所以,现在我们读到陶渊明的诗总会在内心营造一个静谧、悠闲的感觉。2、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文学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我们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文学语言这个媒介,在想象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形象,进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只有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才会充分欣赏到文学的艺术之美。这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等去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和艺术特色,从而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3、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再现形象,而是通过读者的想象、联想,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比如没参加过战争的人,也能通过作家形象地描绘,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体验、领略战争生活。如果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对作品有深切地感受,不可能发现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部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4、文学欣赏是以“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感应活动。当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作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强烈的打动了读者,引起了读者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感情,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声烈欢呼,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未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这种感情就是共鸣。(四)文学欣赏的过程文学欣赏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兴趣、期待、感知、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1、文化储备:就是读者在欣赏前,对欣赏对象——文本的选择,这取决于读者的审美情趣、文化积淀和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文化积淀: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审美能力: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包括直觉能力(第一印象)、想象能力、移情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种能力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如多读书,多读优秀的作品。2、期待视野:指欣赏前,读者心理上对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现为:文体期待:读者希望看到某种文体应该具有的那种韵调和艺术魅力。如阅读小说,期望展示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意象期待:意蕴期待:对作品深层的情感、意义的期待指向。如读者希望作品蕴含符合自己思想倾向的艺术境界,能流露出与自己相通的人生态度。二是发生阶段:文学欣赏具有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即“言、象、意”,人们首先接触“言”,然后窥见“象”,最后领悟“意”。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主要指读者通过语言媒介,形成欣赏注意,进而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1、欣赏注意:文学欣赏的开始就是欣赏注意的形成,也就是读者阅读作品第一行、第一段、第一页时,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该作品,尽快进入作品的虚拟世界中。欣赏注意的形成,即是作品自身艺术魅力的结果,也是读者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感知形象:文学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而文学欣赏是一个再现形象的过程。比如读者读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一位万般愁苦的思妇形象就会在头脑中再现。三是发展阶段: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即发展阶段,是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把握,这其间伴随着两种心理现象——想象的展开和情感反映的持续。1、想象:是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文学欣赏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文学欣赏需要想象,是因为,首先,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符号,需要转化为艺术形象,这就离不开想象(林黛玉)。其次,作品中的空旷结构,也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空白,使之连贯、完善。巴尔扎克说,真正读得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可见,想象在意义理解中的不可或缺性。2、情感反应:情感是文学欣赏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就没有真正的欣赏活动。共鸣和净化是文学欣赏高潮来临的重要标志。共鸣:是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指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交流融合,同忧同喜。也指不同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产生共鸣。例如:净化:是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指读者通过欣赏活动,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过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诗人,这是指导人们对于生活抱着高贵的观念,抱着高尚的感觉方式的领袖;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就养成了厌恶一切虚伪的和恶劣的东西,了解一切善和美的事物的魅惑力,爱好一切高贵东西的习惯;读了它们以后,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好起来、善良起来、高尚起来。四是延留阶段:延留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为主到理性认识为主的飞跃,是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其表现为:回味:是阅读文学作品后的萦绕、回想状态。比如读者读罢作品仍难以忘怀,感情仍陷在其中。溶入:对读者审美能力、精神风貌、人格产生影响。如许多青年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立志投身革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五)文学欣赏的内容文学欣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解读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体验审美的情趣。在艺术形式中,最具欣赏价值的是意境。意境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意境具有整体性,而一般所称的意象则是单个的,若干意象才组合成意境整体。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贡献,且一直遵循着虚实相生的原则,李白《望庐山瀑布》就营造了一个雄伟壮丽且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学意境,阅读古典诗文,可以使读者体味到或雄奇或委婉或悲壮或优雅的审美情趣。西方文学基于求真的模仿,因此强调意象,既注重“意”的表现,又重“象”的刻画。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意象诗的代表作。中国文学中,意境的特征是中和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源于“天人合一”的古代文化,西方文学的意象则是基于“主客两分,物我两分”的核心观念。而印度文学虽然强调意象并重,但更突出意象的神灵性,印度文学曾提出过味,韵等欣赏概念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超功利的审美情趣。在表现手法上,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含蓄写意。含蓄,即以隐喻,寄托,借代等语言形式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引导读者去体会作品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柳宗元的《江雪》体现了孤傲独立的人格,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透露了真挚的友情,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爱国的情怀,《孔雀东南飞》中松柏梧桐交枝接叶,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儒林外史》则更是婉而多讽等,中国文学含蓄写意的美学风格既取决于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更受压于专制社会的淫威。西方文学则不然,率意直言颇少禁忌。佩特拉克指出,我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这是一种享乐观的反映,文艺复兴的狂飙刮起了“人欲”的旋风,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更提出了酒神精神,为了酒神,人们在迷乱中狂欢醉舞,忘却了一切。他进而认为,现代艺术的唯一出路是恢复这种酒神精神,这与中国文学用平和,简约的手法来表现隽永深沉,大相径庭。(六)文学欣赏的文化背景比较1、价值取向不同文化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文学品性,中外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也是不同的。中国古代文学坚持以善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尚善。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对《韶》乐的赞美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武》乐的评价却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尽善尽美的艺术观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设定了文学评判的最高标准。这种尚善的理想主义在文学上,往往表现为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爱国的情怀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境界,屈原“恐皇舆之败绩、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的执著追求,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屈原以降,尚善的理想主义绵延不绝。李白“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的傲岸,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激情,直至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无一不是揭露封建专制的腐朽,讴歌对新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中《西游记》的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尚善理想主义的典型,从而使作品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应当说中国古代文学尚善的理想主义直接受“诗言志”(《尚书.舜典》、“文艺载道”等儒家学说的影响,尤其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使之更上了一层楼。以诗教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格和诗文的统一性,因此,形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化传统,则是历史的必然。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古典文学则坚持以真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求真。西方的文学创作强调模仿现实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惟妙惟肖地复制自然。当然,这种模仿是有选择性的,应当描绘出事物的本质。这种模仿自然的文艺本质论,自亚氏开始,至贺拉斯,达芬奇,一直到波瓦洛,代代相递,在西方古代占据着显赫的位置。西方文学到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从模仿外物跳到另一个极端——纯粹地表现主观,例如华兹华斯认为,诗的本质是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对此,埃布拉姆斯用镜和灯为比喻,评述了上诉两种倾向,形象而精到。西方文学的求真品行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