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价值观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在深层上表现为处世哲学,展示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目的、意义、态度。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取舍。价值观外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作为稳定的思维定势、倾向、态度,影响着广义文化演进的过程。●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人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以及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精神目标系统,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在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的处于主导地位,有的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观念。价值观分两类: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内核,位于最里面的第一圆圈,由里向外扩散、渗透,统摄价值体系各层次。伦理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位于第二圆圈,包括人们精神生活的伦理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审美价值观等。它受制于核心价值观,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位于第三圆圈,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价值意识。经济价值观位于第四圆圈,包括关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价值意识。社会生活价值观位于第五圆圈,包括物质生活的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等具体价值观。价值观类型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政治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得最有价值。社会价值观,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经济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宗教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立场与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倾向。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分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keach(洛奇赤),分为两大类: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终极价值,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反映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手段的看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keach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社会以及理念等各种事物的认知和评判,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儒、道、法诸家学派的价值原则中获得了自觉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需要和不同人生追求。•追求仁义的儒家•崇尚自然的道家•主张兼爱的墨家•注重功利的法家第一節儒家崇尚仁義的價值取向•一、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同一•《易•乾卦•文言》:•“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是天赋的,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要求通过尽心、养性等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人也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也。——《礼记·礼运》Ø《周易》:Ø参赞天地之化育Ø人生天地之间,凭借智慧、勇气和能力,克服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不利因素,创造出一个完满、和谐的人生,弥补天地缺憾。Ø三才:天、地、人民胞物与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北宋·张载《西铭》•二、群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1、以仁为思想核心•《论语》中,“仁”出现了百次之多。•“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儒家之“仁”是从血缘关系向外延伸,推导而来的。这决定了儒家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有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而》)•孟子:“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由血统—政统—道统的致思路径,后来演化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生哲学模式。•“仁学”因植根于亿万人心深处最切近、最本能的血亲观念之上,获得远胜于其他学派的巩固地位,从而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及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三、义利关系上的价值取向•义与利是一对矛盾,是否可以统一?•什么是“義”?•《中庸》:義者,宜也。•《释名》: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Ø孔子重“义”Ø《论语》中24次提到“义”,仅次于“仁”和“君子”。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Ø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篇》)Ø儒家重義,但不輕利Ø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Ø——《论语·里仁篇》Ø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Ø——《论语·述而篇》Ø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Ø——(《荀子·荣辱》Ø“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Ø——《论语·宪问篇》Ø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Ø——《荀子·荣辱》Ø义利合一,义以为上•“内圣”与“外王”相对•“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内圣”即对内修身养性,培养圣人的才德。•“外王”即对外实行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如何实现“内圣”呢?四、人格理想与修养之道•自我完善以“个体—社会”为框架展开。•个体:•为己(自我完善)—成己(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修己(自我完善)—安人(社会安定)•修身养性→成就他人→升华自己•具体表现:•化解冲突,消除矛盾•同心同德,协力合作1、“为己”以自我完善2、仁、智双重品格的追求(1)“仁”是儒学的核心(2)“智”是实现“仁”的保证“智”是一种理性人格,是“仁”的前提,缺乏“智”,会导致盲目。孟子:“是非之心,智也。”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大学》)“仁、智”双重品格的追求,体现了儒学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第二節道家自然無為的價值取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一、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Ø道家的“四大”Ø道,天,地,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一种自然规律。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于天;天要效法道,以道为其运行的依归;而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老庄把“道”看作流贯宇宙、社会、人生的唯一规律。•规律的表现形态,是自然地运行,因此是“无为”。•自然无为,便是“德”。•“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所以,天道自然,人道无为,这是永恒的的法则。•在“道”的基础上,老子天人关系的核心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人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不能逆自然而行,无知妄为。•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无为”的本义。•自然无为,是积极遵循自然规律的“善为”。这种“善为”,老子称作“为无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八章》•最善的人,具有水一样的德性。•水的德性是什么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概括讲,水有三种德性:•一是“利万物”,滋养万物。人就是要尽其所能,为人群为社会服务。•二是“不争”,顺应自然而不与万物相争。人要像水一样,淡泊功利,不与人争名夺利;•三是“处众人之所恶”,居于众人所厌恶、不愿处的卑下地方。•水有这三大特征,“故几于道”。•人做到这三点,也就合于“自然无为”了。•具体讲,水有“七德”:•居善地。水处于低下的地位。为人处世时,要处下、谦退、安于卑下。•心善渊。水渊深清明。人的心境要象水一样,容纳百川。•与善仁。水施于万物而无私心。•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应助长万物而不求回报。•言善信。水照临万物,各如其形。诚实不妄,毫无虚构。•人与人交往,所言出自至诚,重诚信,重承诺,不虚伪。•正善治。正即政、管理。水滋养万物,清除污垢。管理者为政要象水那样公平。•事善能。水能方能圆。人要象水那样灵活四通,通权达变,有极强的创新、应变能力。•动善时。时,时势。水的动静,能顺应时势。•人要善于把握时机,一切行为能与时推移,相机而行。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予以更多关注,崇尚个体价值,对逍遥境界的追求。道家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庄子哲学本质上是生命哲学。庄子对生命的关注从两方面展开:二、群已、义利关系上的价值取向第一,在布满荆棘的人世间,保护生命免受伤害,尽天年而不中道夭折;第二,在与道合一中发现生命价值,使生命在面对现实的无奈中,也能充分享受精神的自由。与儒家汲汲于仁义,奔命于修齐治平的“游方之内者”不同,道家是视功名如粪土,视帝王如糠秕的“游方之外者”。人们通常称儒家为“入世”,称道家为“出世”。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列传》),为后世树立了“出世”的楷模。庄子将老子的“出世”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在中国几乎成了超时空、超阶级的自我解脱的精神法宝。《史记·庄子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种超世主义后来为不事权贵、不媚时俗的刚直不阿之士无数次效仿。•《庄子·天地》:“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后世士大夫在志得意满时,无不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出将入相;而在心灰意冷之日,又可以顺理成章地皈依老庄,隐入山林。仕途上的进退自如,正体现了儒道互补的思想。(1)有待的逍遥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逍遥游》)有所待,所以幸福是相对的。(2)无待的逍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无待,不依赖任何条件。“乘天地之正”,即与道合一,体悟道,所以无所凭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ài,咽喉闭塞)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三、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无己精神庄子人生哲学是要人们按本性生活,消除名利欲望,保持心灵的恬淡虚静。即从精神上超越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对立,忘记社会和自我。老庄人生哲学中的反等级、宗法、专制思想,以及崇尚自由的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qí,圻,疆界)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至人、神人、圣人、真人是绝对逍遥之人。•他们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乘天地之正”即与道合一,体悟道,所以无所凭恃。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圣人治天下,但其治就是使人自然而不加干涉,让人自由发挥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