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摘要]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学生掌握了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本文从“初识经典,让孩子喜欢阅读”,“走进经典,让孩子期待阅读”,“享受经典,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这三个方面来论述阅读国学经典的有益之处,也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引领学生经典诵读更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美的心的发散。经典阅读,引领着学生们走进沉积着5000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享受经典,沐浴书香”。[关键词]阅读经典孩子喜欢期待喜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学生掌握了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并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从而促进的学生整体语言素养的发展和提高。1初识经典,让孩子喜欢阅读教师自古以来就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能。但如今,教师做的并非仅此而已,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你的课堂才能灵动起来,具有生命力。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如果要从长远出发,我觉得最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多阅读!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有那么多的国学经典,如果能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多接触这些文化,多时这些“精神食量”,相信我们的孩子对文字的阅读会有越来越深厚的兴趣,语文学习也会如涓涓细流,润泽我们的心灵。1.1唐诗宋词,走进一个诗意的世界“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正因为它的简洁明了,朗朗上口,而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洗礼,唐诗宋词,以它独特的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源远流长,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初始阶段,我们只要让孩子一遍遍反复地读,引导他们都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美好画面和情感。1.2.国学经典,感悟一种教育情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许你经常在课堂上和课外听到充满稚气的朗读声。不错,它们作为我国的国学经典,早已被语文教师列入孩子们的第一本阅读书目,放在了班级书架,放进了孩子的书包。早自修时,伴着窗外射进来的缕缕阳光,孩子们美美地读着它;课间,作业完成了,孩子们又拿出它,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朗诵着;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孩子们还背着它,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它一直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书中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是非善恶、学会了感恩父母、懂得了为人基本道理。读着它们,孩子们慢慢懂事,慢慢成长。从一二年级的《百家姓》《千字文》再到高年级的《大学》《中庸》,一路走来,他们阅读着,快乐着。1.3四大名著,见这一种历史变迁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其中的人物更是影响深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如果真要把这几本名著一一看一下来,是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的。所以在看《红楼梦》之前我精心设计的一节大导读课。以“刘姥姥出进大观园”作为重点的阅读内容,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之后,还让学生了解此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辱兴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包容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蕴藏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教师边引导,边和孩子们一起读,原本很难读的名著没多久就被大家“攻克”了,在此基础上,学生接着读完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2.走进经典,让孩子期待阅读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阅读氛围具有激励学习动机的功能。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较之单纯说教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更利于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小学语文教材选片的古典阅读,大多数是经历千年的不朽名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这部分内容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内容高度凝练,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文学作品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在教学中,要以“趣”激情,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把激发兴趣当做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2.1课前导读——以情激趣,以趣诱知五年级下册学生再次接触到了宋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读着读着,一幅幅清新、朴实的农家生活画面真实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眼前。从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我知道,他们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上课开始,我这样引导,孩子们,今天大诗人辛弃疾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的一户农家小院,那儿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长满青草的小溪边有一座茅草屋,那一家人的生活是如此恬静,如此安逸,想去看看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美妙的课堂之旅就这样拉开了序幕。2.2课中延趣——举一反三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挂”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壮丽景象。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读读全诗,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读到“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诗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画面?请学生说说“挂”字的近义词,在进行比较的体会,然后质疑李白为什么要“挂”而不用“流”和“悬”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但始终没有领会。这时,再给学生播放一段录像: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峰顶端喷涌而下,犹如白练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胜似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此逼真的画面,能很快将学生带入意境,相信学生的精神也会因这奔腾不息的庐山瀑布而振奋。2.3课后留趣——内外结合,兴趣盎然四大名著在我国一直备受青睐,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可以说是历久弥新。小学五年级下册,就安排了四大名著的阅读材料,《西游记》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零。文章结尾,因石猴为众猴寻得“水帘洞”这一安身之处,得到众猴拥戴,乘称作“美猴王”。学到这儿,一个顽皮、机灵、勇敢的猴王形象跃然纸上,深受学生喜爱。这时,我顺水推舟,说道:“这个故事,只是《西游记》的一个开头,它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魅力可不仅仅在此哦,像‘大闹天空’,‘大战红孩儿’‘三打白骨精’等,都是不朽的名篇。如果大家想看,我们何不利用图书馆这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呢!”经我提醒,中午图书馆员就为大家借来了《西游记》,一拿到手,都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3.享受经典,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阅读是一种兴趣,是一种感情的沉淀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这就是要求在注重课堂阅读的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扩展阅读。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做法中,最朴素、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教师的“身先士卒,引领示范”。当每一位教师都津津有味的阅读时,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拿起书本,和老师一起静静的阅读3.1同背经典——让书香弥漫教室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得最多的经典文字,当然要数古诗词了,小学高段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积累,都已经记住了许多的诗词。除了朗读之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如果教师与学生同背经典,学生的背诵热情激发了。早自修,教师可以先带个头,背上两句,学生接着背,阅读课,除了学生自由阅读外也可以穿插一些诗歌的背诵,班队会也可以设计相关内容,对部分整理和归类古诗词进行复习,采用小组竞赛的办法背诵古诗。师生同背经典,打开万卷奇书,接通千年历史,相信,经典之精髓定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传承。3.2同读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阅读名著需要潜进心去。但不要说是学生了,就是成人有时也很难耐心埋头于一本名著的阅读中。因此教师和学生同读名著,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诵读的榜样,我校的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读《战争与和平》,一开始她就告诉学生:这本书很难读,老师是下了很大决心,用了很大的毅力,才断断续续读完的,如果你没有这个耐心和决心,最好不要选择这本书,不要去吃这个苦。教师的这招“激将法”果然灵验,班里竟有一半同学通读了这部作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该老师不断地穿插着选读一些片段,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终于扶着孩子读完了该作品。五年级下册,编者为孩子们安排了一系列的经典阅读作品。特别是第七单元的“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单元学习结束,孩子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还是念念不忘,记忆犹新。于是,我们又起来了《红楼梦》和《儒林林外史》,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感受经典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由此,大家感觉到时光是如此短暂而又美好3.3亲子阅读——让书香飘满家园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的第一场所。“亲子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中起重要的作用。自从班级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以来,家长们大力支持,买书、读书已形成习惯。何喆家长这样说:“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静静的与孩子共同阅读,不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在轻松享受着陪孩子阅读书的那份幸福。”张鑫惠家长说:“在和女儿一起阅读的过程的同时,自己仿佛也回到了少年时代,因为阅读我们母女成了一对好朋友。”能够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会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自从阅读了国学经典,全班学生便有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经历,更有了“会当凌云顶,一览纵山小”的成就感,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国学经典融入与学生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参考文献]1.《浅说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张广奎,王光英《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阅读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3张琪,经典与解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