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一编审美活动第二章美感的分析•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二、审美态度•三、美感与移情•四、美感与快感•五、美感与高峰体验•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七、意识与无意识•八、美感与宗教感•九、美感的综合描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出现了几派不同的主张,但都是采取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主体―客体”结构的特征:①外在性。②对象性。③认识桥梁性。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主客关系”,又叫“主客二分”,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主体―客体”结构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张世英:“审美意识根本不管什么外在于人的对象,根本不是认识,因此,它也根本不问对方‘是什么’。实际上,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而为一的关系,就像王阳明说的,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无天地万物则无人心,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哲学导论》)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人―世界”的结构“人―世界”关系的特征:①内在性。②非对象性。③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王阳明:天地万物与人原本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主体―客体”vs“人―世界”下面是一个把审美活动变成认识活动的例子: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品位――如何用你的眼睛》提议用一种不同于通常看画的方法去看画,就是不去看绘画的形式和意蕴,而是看油画表层上的裂缝:“裂缝可以说明许多东西,如作品是何时所画,作品的制作材料是什么,以及这些材料又是如何处理的。”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西方哲学家论体验:伽达默尔:“体验”这个概念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狄尔泰加以概念化的。“体验”的德语原文(Erlebnis)是“经历”(erleben)的名词化,而“经历”又是生命、生存、生活(leben)的动词化。因此,“体验”是一种跟生命、生存、生活密切关联的经历。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王夫之从印度因明学中引进“现量”的概念,用来说明美感(审美活动)的性质:“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现量”vs“比量”“非量”•王夫之有一篇相宗络索,对“现量”作了具体说明。他说: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比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前五根于尘境与根相合时,即时如实觉,知是现在本等色法,不待忖度,更无疑妄。从这个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现量”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一是现实性,即客观事物直接反映;二是直观性,即审美体念(即审美感应)是瞬间直觉,即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比较;三是真实性,是客观事物真实显现,即五官感觉所直接获得感性知识,不借助于逻辑推理,不掺杂抽象概念。正是审美体念(审美感应)照亮了整个感性世界,现量能够显现事物感性完整性和丰富性。•他说,“‘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1](《相宗络索》,第13册P536)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正是陈那所讲的“除分别”。•现量的显现真实义、现成义并非隔绝于现在义。现成,则一触即觉,则人与世界于瞬间真实呈现。简言之,当下-即-是。当下,现在也。何谓“现在”?船山说,“情感须臾,取之在己,不因追忆。若援昔而悲今,则为妇人泣矣,此其免夫!”[1](《古诗评选》,第14册P741)“不因追忆”、不“援昔”,这些同“不缘过去作影”说的是一个意思。以理推之,现量之现既为现在,则不仅不缘过去,而且应该不缘将来。实际上,船山的确同时否定了“缘已往,缘未来”的做法。[1](《古诗评选》,第14册P681)•“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1](《姜斋诗话》,第15册PP820-821)因此,所谓诗“不在意”,正是主张以现量为诗,主张“只于心目相取处得景得句,乃为朝气,乃为神笔。景尽意止,意尽言息,必不强括狂搜,舍有而寻无。”[1](《唐诗评选》,第14册PP999-1000)无需思量,无需推敲•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也论“时机”:“诗有天机,待时而成,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2](谢榛:《四溟诗话》卷二,P116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谢榛下面一段诗论。“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2](谢榛:《四溟诗话》卷一,P1142)谢榛以为司空曙比韦应物、白居易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前者取景即是“目前”,即是现在,而后两者取景却是“缘未来”。•在诗的源始经验处,有天人之“际”的消息:相际、分际、交际,以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纽结在一起的絪缊状态。进一步,“际”的消息达于诗。景物呈显,情感涌现,诗句垂临。真情实景显明之际,诗句垂临而“言之不欺”。诗句的真实垂临和人与世界的真实呈现一体两面:我们可以说,人与世界在诗句的层面成像;也可以说,诗句因为真实地呈现人与世界而成其为本真的诗句。在本真的诗里,天人之际的源始经验真实不妄。因此船山说,在真正的诗里,“物无遁情,字无虚设。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1](《古诗评选》,第14册P752)“如所存而显之”,即是说,真实地呈现人与世界。•“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1](《姜斋诗话》,第15册P830)灵通的诗句呈显天道的密运无间,而呈显天道之运化即是参与天道之运化的一种方式:人们以作诗的方式参与天地神妙莫测、生生不息的运作了。且看船山心目中的灵通之句:•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辉。•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这是阮籍的一首五古。船山评之曰:•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1](《古诗评选》,第14册P681)•“通天尽人”处,天化与人心相绍相继。“天地之际,新故之迹,荣落之观,流止之机,欣厌之色,形于吾身以外者,化也;生于吾身以内者,心也;相值而相取,一俯一仰之际,几与为通而浡然兴矣。……俯仰之间,几必通也,天化人心之所为绍也。”[1](《诗广传》,第3册PP383-384)天化人心相绍相继,正是天人之际。船山说,“善言《诗》者,言其际也。”[1](《诗广传》,第3册P458)——在船山那里,《诗》是本真的诗。因此,不妨说,“善言诗者,言其际也。”•王夫之:“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禅宗: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不将境示人。”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五灯会元》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卡西尔:“在科学中,我们力图把各种现象追溯到它们的终极因,追溯到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艺术中,我们专注于现象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外观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伽达默尔:“一种审美体验总是包含着某个无限整体的经验。”朱光潜:“在观赏的一刹那中,观赏者的意识只被一个完整而单纯的意象占住,微尘对于他便是大千;他忘记时光的飞驰,刹那对于他便是终古。”宗白华:“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王夫之:“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陆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赋》)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美感(体验)与人的生命、人生紧密相联的经验当下、直接的经验瞬间直觉到一个整体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华奕照耀,动人无际”认识孤立地研究对象世界抽象的概念认识在逻辑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限定的、抽象的概念体系“理论是灰色的”二、审美态度朱光潜《谈美》:“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人在一般情况下往往都缺少诗意和美感。为了得到诗意和美感就必须超越主客关系的模式,为进入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准备条件。这种条件,在西方美学史上,叫做审美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叫做审美心胸。木材商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归到某类某科里去,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它何以活得这样老。画家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苍翠的颜色,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布洛所说的“心理的距离”:“距离”含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方面。•叔本华:“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朱光潜:“于是天天遇见的、素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例如破墙角伸出来的一枝花,或是林间一片阴影,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们惊讶它的美妙。”二、审美态度•朱光潜:“我们通常以为我们自己所见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而艺术家所见到的仅为幻象。其实究竟哪一个是真实,哪一个是幻象呢?一条路还是自有本来面目,还是只是到某银行或某商店去的指路标呢?这个世界还是有内在的价值,还是只是人的工具和障碍呢?”•丰子恺:“艺术的绘画中的两只苹果,不是我们这世间的苹果,不是甜的苹果,不是几个铜板一只的苹果,而是苹果自己的苹果。”二、审美态度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理论:•发源:老子:“涤除玄鉴”(→宗炳:“澄怀观道”)•发展:庄子:“心斋”和“坐忘”的理论•后世的其他说法:“平常心”(禅宗)“童心”(李贽和袁宏道)“闲”(程颢)二、审美态度•心灵深处像是一面大镜子——玄鉴,各种的影像、有害信息与四面八方的灰尘都会使之不那么清明,不那么灵敏,不那么公正。你的镜子可能变脏,变得不平,变成哈哈镜,更可能变得越来越模糊和不准确。涤除玄鉴,清洗贪欲、烦恼、杂念、恶念、焦虑、紧张等等。•“涤除玄览”是老子认识论思想的集中体现。老子认为,要认识“道”,就必须从复杂多样的感觉经验中摆脱出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认识。“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第十章)。玄览,是指心灵深处,自鉴自察;涤除,是指去除污垢,保持清洁;玄览无疵,就是把内心深处比喻成一面镜子,把这面镜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即保持人的内心世界清净,这样万物就会呈现在面前,为人们所认识。•“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坐忘”的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是对体验者审美心胸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这受庄子“心斋”说的影响。“味象”之“味”,即体味、品味、玩味,也即体验;“象”指客体物象、审美对象。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三、美感与移情•朱光潜:“什么是移情作用?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