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大雾弥漫C.露珠晶莹D.霜打枝头2.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可安装在浴室的电热“防雾镜”,其内部有电热丝。“防雾镜”的“防雾”功能启动时,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华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太子河雾凇B.鸭绿江晨雾C.渤海湾封冻D.辽西稻田干涸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放热C.高压锅中的食物容易被煮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低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樟脑丸发生了凝华现象5.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6.冬天,晒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7.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B.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8.图中,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叶上露珠C.秋天,山中晨雾D.严冬,树上雾凇9.荔枝成熟期较集中,又极不耐贮运。将冰块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能起保鲜作用,这可能应用了()A.冰熔化吸热B.冰凝固吸热C.冰熔化放热D.冰凝固放热10.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正确的是()A.凝华,放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吸热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2.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A.霜的形成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水蒸气的形成13.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屋檐下的冰凌B.冰冻的衣服晾干C.草叶上的露珠D.铁丝网上的白霜14.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A.27℃B.32℃C.36℃D.30℃15.如甲是“探冗石蜡的熔化特点”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减小误差,实验应采用体积较小的石蜡B.温度计的示数为38℃C.如果将石蜡碎块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的相同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的二.实验探究题16.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45min末的内能(填“大于”或“小于”)第20min末的内能。17.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18.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由图乙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3)B点的内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的内能。(4)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AB段温度变化比CD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19.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12min到第l6min,蜂蜡的内能(填“增加”或“不变”)。20.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的,原因是;(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CBAA6-10CDDAA11-15CDDDC二.实验探究题16.(1)秒表;(2)较小;(3)54;(4)小于。17.(1)高;(2)93;(3)已经沸腾;(4)不变;(5)吸热。18.(1)自下而上;(2)晶体;(3)小于;(4)固液共存;(5)小。19.(1)﹣4;(2)温度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3)不能,不变。20.(1)液体表面积;(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对其中一滴水吹风;(3)错误;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4)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5)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6)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