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题目:论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院(系):专业:课程:自然辩证法姓名:学号:老师:20年月日得分评阅老师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摘要: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表明了人类正面对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显得非常迫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经典论述,它呼唤着人类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意识。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绪论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令人类自己惊奇的程度,人用自己的活动证明了人的无所不能,人在自然面前是自由的1;另一方面,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威武雄壮的交响曲中,悲哀的旋律已清晰可辨,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支援短缺、气候变暖、物种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类终于认识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人是人类自己,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破坏自然平衡,不能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也开始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内容丰富的马克思自观,蕴含着许然多难能可贵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想、意识、理念和路径。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它的主旨是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依据是可持续发展,着眼点是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2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河西共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生产水平的角度来看,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王贵友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与实践辩证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2面向自然的无限度的索求是合法的人类活动,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就无可厚非了。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带给人们的灾难性的惩罚,终于唤起了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直到最近有192个国家参与召开的旨在商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至此,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的共识。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地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从理论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对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的研究随之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人们就生态文明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环境保护以求缓解或解决生态问题。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哲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探讨。二.马克思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论维度启示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大自然观,即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从此标志着统一的自然界发生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化,人成了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而自然界成了在主体之外并被主体指向的客体,但人类社会仍是统一的大自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自然观反对机械唯物主义过分强调分析方法、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把统一的物质世界分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做法,而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观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3马克思自然观认为,自然、人和社会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把世界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自然界是具有内在机制的“自然一人一社会”系统。生态自然观强调的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即从人类产生以来,自然界已不是原来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界,而是“人化的自然”。生态自然观的这一认识反过来用于对社会的理解也是适用的,即社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会同样是具有内在机制的“自然一人一社会”系统。这里强调的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即自然因素支持和参与社会历史的创造,从而获得了社会历史尺度。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们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当人们认识到“自然一人一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时,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存在于整体内部的一种基本关系。在该意义上,人类社会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的。人类的生命活动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自然界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文明进步所需要的资源也离不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界长期演化以及在该基础上形成的必要条件。或者人为地破坏了这些条件,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甚至建立起来的文明也会因此而中断。马克思自观所揭示的“自然一人一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然”思想,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论维大然度。“自然—人—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生态文明就是要注重“人一自然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在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在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共同发展。在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复杂纷纭的矛盾中,马克思高度概括了“两大变革”的历史任务:“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本身的和解。”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有可能。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同时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界。三.马克思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性原则的启示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强调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马克思自然观所展现的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蕴含着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强烈主体性原则。4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优化有人的系统的自然观,他坚决反对地界由一个物种来主宰,但他也反对把人降为“不是人”的一般动物的做法;他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上,一4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贯主张“有主有次5的生态式”的人道主义,而不承认非人道的“自然主义”;他主张人类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大胆接受“自然赋予人类的那一份历史大馈赠”,而坚决反对放弃一切科学技术成就,重新回到同可怕的细菌病毒等物种一起分享平等的“超世文明”。很明显,马克思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特别强调以人的主体原则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立足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主体性原则应包括的内容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参照、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为原则、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人应以主体的姿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对大自然的热爱实质上是对人类生命本身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爱护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爱护。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启示人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立足“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是人们认识和这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人类还没有从动物当中分离出来之前,人和自然界是融为一体的,当然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别。主客体关系是在劳动实践中生成的,通过劳动实践,人成为认识和变革自然的主体,自然界成为被认识、变革的客体。因此,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人的实践性,人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自主、自为、自由的主体性特征。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则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们必须坚持“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一主体性原则。由于人是主体,在改造自然、占有自然的过程中,有责任、有义务去关爱大自然,而且必须人自觉地肩负起保护自然的重任。但是,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原生态的美丽和完整,而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在这一点上与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相对立。马克思自然观所蕴含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路然径,即消除异化、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当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便形成了人类社会,并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6但人始终是自界的一部分并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发生对象性关系。这样,便产生了以人为中心的一个关系链,这个关系链包括两方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6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本体论维度[J].哲学研究,2008制约、辩证统一。实际上,人类所面临的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紧张,但其在深层次上凸显出来的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紧张,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相适应的状况、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分裂,自然界再也不是人的无机身体,而是仅仅维持人的肉体存在的手段;也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而是凌驾于人之上的存在。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就必须摒弃异化劳动,将人从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回归。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联合起来劳动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问、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把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本质回归,就是实现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性的回归,这种生态人性的回归是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的人。这种生态人性的回归就是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是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的统一。四.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建设现代生态文明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世界生成的本性、揭示了世界由自然界成为“人化世界”的生成过程,强调自然界运动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揭示了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辩证关系,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模式。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人要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解决好社会问题,要实然现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物质交换,“这还需要对我们所有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变革。”这种变革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它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这就是说,人们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生产方式,甚至消费方式和技术发展模式。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是指为保护环境、实现物质资源的持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循环体系的主观要求,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以促进物质资源的反复利用为核心,依托于科技之上的,促进经济、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克服了单一传统经济与单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弊端,将整个经济系统预想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建立其运行模式,改进经济系统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使之最终持久生存下去。我国现实状况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而且绝大多数能源、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