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题目介绍题目以“最后一次讲演”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题裁,又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演讲词的特点1.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是欢迎国宾,还是一般的友人聚会。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4.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5.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演讲词的分类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论证。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演讲词的写作格式演讲词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以及所讲的问题自由灵活地安排结构方式。尽管如此,从众多的演讲词中仍可看出,其写作格式主要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1.标题标题的形式有三种:一是报刊编辑者在登报时加上去的,不是作者自己拟定的;一种是由作者拟定正题,发表时编辑者再加上副题的;一种是作者拟定正题,题下注明作者姓名的。2.正文正文的结构,一般开头先是针对会者的称呼,接着开始讲话,要造成一种气氛,引起听众注意,控制会场的情绪。主体部分全面展开论述,突出讲话中心,把全部所要表达的内容逐层交待清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明态度。演讲词的写作注意第一: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就是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词写作的前提;中心必须突出。第二: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什么人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第三: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第四:结构要清晰,条理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第五: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演讲是一听而过的,时间有限,所以一篇演讲辞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并且要求中心突出。另外演讲主要是通过语音表达,这就要求演讲辞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了,这样听众才容易听懂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演讲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演讲词讲演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加字、减字、改字,句读分明,不重复,不读破句;•突出重音,掌握节奏,读得流畅;•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爱憎分明。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省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坚定的民主战士。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0年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的现实极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乙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创作背景第一课时•一、积累字词。•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课前预习1.易读错写错的字诬蔑()屠杀()恐怖()挑拨离间()召开()卑鄙()wūmiètúkǒngbōjiànzhàobǐ赋予()蛮横()hèngyǔ课前预习2.多音多义字横héng()hèng()蛮横横竖间jiān()jiàn()间接中间挑tiāo()tiǎo()挑逗挑担召zhào()shào()召公召唤【无耻】不顾羞耻;不知羞耻。【卑劣】卑鄙恶劣。【毒手】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偷偷摸摸】状态词。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挑拨离间】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离散。【卑鄙无耻】品行极端恶劣,不知道廉耻。【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3.重要词语释义听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情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3、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课文结构文章主旨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兴讲演里,围绕李公仆被害事件,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品读课文质疑研讨•一、朗读一至三自然段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无罪而遭毒手最卑劣、最无耻暗杀造谣污蔑品读课文质疑研讨二、朗读四、五自然段1.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举例论证)。“品读课文质疑研讨默读第六段至文末1、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2、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3、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热情地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表明文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深化小结•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第二课时一、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二、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整篇讲演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句式和多种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论辩力量。•一、感叹句:•有的是对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赞颂:“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云南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近的如‘一二·一’,这些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有的是对敌人罪行的揭露:“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有的是对光明前景的展望:“李先生倒下了,也要换来一个政协会议的召开,我们有这信心!”•有的是对敌人虚弱本质的揭露:“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有的是对昆明学生的号召:…•这些感叹句的运用,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的爱憎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探究研讨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二、设问句、反问句在文中也多次出现。•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用嘴,写出了千万人民心中压着的话”“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等等。•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问句比陈述句情感强烈,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情感。•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探究研讨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三、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又以李先生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两者互为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的距离,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了极佳的表达效果。探究研讨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句式情绪激昂,断兵相接语气凌厉,怒不可遏语气凌厉,怒不可遏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人称代词•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你”“你们”“他们”“我们”思考:在演讲中不断的变换人称,对演讲者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四、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蔑视情绪。•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显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探究研讨人称多变我们你、你们他们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面对面毫无畏惧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