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本章要点概览1.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从商业银行产生的那天起,就逐渐形成了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理论,并发展出一系列的技术方法。2.资产管理理论直到20世纪中叶都是占统治地位的银行管理理论。具体包括:为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超货币供给理论等。3.20世纪中叶之后,负债管理理论逐渐成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导理论,但到20世纪70年代后又被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所取代。4.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主要侧重于利率风险管理,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缺口管理两种方法。而对于资产负债资金的具体配置方法就有:资金池法、资产分配法、线性规划法和比例管理法等。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通过分析和配置对利率变动敏感的资产和负债来管理利率风险的;而持续期缺口管理则是通过计算银行全部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缺口来管理利率风险的。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方法。2第一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一个产生、发展及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环境和经营条件的变化,产生并形成了适合当时情形的管理理论。但从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的一个发展过程。一、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初期,直到20世纪中叶仍然占据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统治地位。形成这种局面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银行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工具单调,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这一方面保证了社会资金的盈余只能纳入银行体系,银行资金来源稳定;但另一方面,从银行角度看,资金来源渠道固定,主要是活期存款,银行进行3负债管理的能动性非常小。此外,当时企业资金的需求也比较单一,一般只是短期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正因为如此,这就使得银行只能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到了资产业务上。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按顺序主要有: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及超货币供给理论。1.商业贷款理论(1)基本观点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一般认为源自于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为了保障能随时偿付提存的需要,银行的资产必须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而银行只宜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以真实票据为凭证的具有自偿性的商业贷款。所谓自偿性是指贷款能够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销售的价款来偿还。按照这一理论,银行就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4款和长期设备贷款等,更不能发放用于证券投资的贷款。(2)历史背景①从银行外部来看,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现代的商品经济。一般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自有资金。只有当出现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要时,才会向银行要求贷款。这种客观的短期资金需求也就决定了银行的贷款也只能是短期的。②从银行内部来看,当时银行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很小,其数额也不多,这就造成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大。这种高流动性的资金来源决定了银行资金的运用也必须是高流动性的,这也就决定了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有偿性的贷款。(3)历史作用商业贷款理论的产生,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首先,它提出了银行资金运用受限于银行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这一原则已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运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其次,它强调通过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来保障银行的安全经营,这为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它强调银行贷款要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这无疑适应了商品交易的发展对银行信贷的需要。最后,该理论侧重强调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在当时没有政府机构出面稳定经济的情况下,对稳定银行的经营起了积极的作用。(4)历史局限该理论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表现在:①忽略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贷款需求扩大和贷款种类多样化的要求。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消费贷款需求也与日俱增。若固守这一理论,不仅满足不了社会对银行的需求,也限制了银行自身的发展。②没有考虑到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银行的活期存款尽管可以随时存取,但一般6总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余额,而根据这个稳定的余额发放一部分长期贷款,一般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③没有考虑到贷款自我清偿的外部条件。银行贷款的自我清偿是要以商品能够及时销售为条件的,但在经济萧条时期,即便是短期贷款也会因为企业商品找不到买主而不能做到自我清偿。2.资产转换理论(1)基本观点资产转换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其资产的变现能力。为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提存的需要,商业银行最好将资金购买那些可迅速出售的可转换的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银行可以迅速地转化为现金,从而保证银行流动性的要求。(2)历史背景该理论的出笼与短期证券市场的发展7密切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政府借债的需求剧增,银行持有了大量的政府债券,而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证券二级市场的扩大与发展,使得银行有了一个大量吞吐其证券的场所。从而使人们对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有了一个新认识,于是资产转换理论也就因此应运而生了。(3)历史作用资产转移理论的出现,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为银行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找到一个新方法。银行不必一定要要求贷款保持高流动性的压力,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性贷款,以获得更多收益。其次,兼顾了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双重要求。按此理论,银行可以减少现金等非盈利性资产的占用,而将一部分现金转为有价证券,这既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又能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最后,促进了二级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扩大。资产转换理论的产生与证券二级市场的8发展有关,但反过来,资产转换理论的运用又促进了证券二级的扩大与发展。(4)历史局限一是过分依赖于银行之外的市场,即依赖于第三者的购买,片面强调证券的转手,而忽略证券和贷款资产的真正质量,这样一来,银行比较被动。二是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市场环境的制约,一旦出现经济萧条,证券价格大跌,银行持有的证券将难以转手,资产的流动性就无法保证,银行就会因此遭受损失。3.预期收入理论(1)基本观点预期收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贷款本身并不能做到自动清偿,其清偿变现是依赖于借款人将来的或预期的收入。如果一项贷款或投资的未来收入是有保证的,那么哪怕贷款期限较长,银行仍然可以保持流动性;相反,如果一项贷款和投资其未来收入是没有保证的,那么即使期限较9短,也不能保证银行贷款的到期收回,进而也就不可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除了发放短期贷款,经营短期证券作为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第二准备外,还可以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2)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不仅有短期的,而且也有长期的;不仅有生产的,而且有消费的。同时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开拓业务新领域。此外,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鼓励人们举债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经过一段时间,消费者也开始接受这一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收入理论就开始出现了。(3)积极作用预期收入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深化了对于贷款清偿的认识,明确提出了贷款的清偿来源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这是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重大进步。其次,促进了银行贷款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了商业银行的在国民经10济中的地位。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增加了,不仅有短期贷款、中期贷款,还有长期贷款;不仅有了生产性贷款,而且有了消费性贷款,使银行贷款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不足缺陷预期收入理论的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在于预期收入难以把握,或者说不好预期。由于银行把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作为经营的标准,而借款人预期收入状况由银行自己预测,不可能完全正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人的经营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到时候并不一定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往往会增加银行信贷的风险。4.超货币供给理论(1)基本观点该理论认为:银行信贷提供货币只是达到经营目的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不仅有多种手段可以选择,而且有广泛的同时兼达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该超越货币供应的狭隘眼界,提供更多的市场服务。根据这一理论,银行在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来提11供货币的同时,应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网络服务、委托代理等方面的业务,使银行资产管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2)历史背景这一新的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银行的资产运用从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提供货币的行为,但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能提供货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银行在资金运用市场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摆在了银行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面前,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界限,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理论就产生了,并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发展起来。(3)积极作用这一理论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侵入商业银行经营领域的时候,该理论使银行有了与之相抗衡的武器,改善了自己的竞争地位;二是加快了商业银行在新的业务领域的发展。12(4)不足缺陷该理论的不足缺陷也主要有两点:一是诱使银行介入过于宽泛的业务领域,导致专业化程度下降,运用效率降低;二是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使银行可能在自己不熟悉的业务领域产生损失。以上几种资产管理理论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产管理思想的特征,在保证银行资产流动性方面各有侧重。同时也反映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演进过程。各种理论之间的相互补充,推动了银行资产业务的不断发展。二、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的主张是,银行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借入资金来维持银行的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得更多的盈利。其历史背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二战后西方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资金13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满足市场需要并壮大自己;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市场争夺,出现了现代金融史上著名的“金融脱媒”现象,即存款人绕开银行,直接进行市场投资。再加上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西方国家对银行的管制,使银行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压力。正是这种银行追求高盈利的内部动力和金融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产生了负债管理理论,也曾盛极一时。负债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存款理论、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等。1.存款理论存款理论曾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最主要、最正统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而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银行资金的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的沉淀余额为限,否则就会产生风险。存款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存款是存款者放弃货币流动性14的一种选择,无论是出于保值还是盈利的动机,存款者的意向都是决定存款形成的主要因素。存款者和银行都关心存款的安全性,存款者担心存款不能如期兑现或贬值,银行则担心存款者同时挤兑。所以银行应按客户的意愿组织存款,按安全性原则管理存款,根据存款的具体情况安排贷款,参考贷款的收益安排存款的利息支付。存款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它没有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它负债资金来源方面的能动性,也没有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