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摆放和转移训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体位摆放与转移技术概述为了帮助患者早日生活自理,回归家庭、社会,必须早日开展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体位摆放及转移技术是ADL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训练原则为:患者完全不能活动时,采取辅助方法;随着活动能力的提高,逐渐减少辅助量,最终达完全自理体位摆放正确的体位摆放具有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对的出现、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定时地更换体位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体位的摆放是康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士应根据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协助并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体位。良肢体位、良姿体位极其重要!!意义:1.为了防止发生褥疮;2.预防肢体挛缩;减轻痉挛;3.维持良好血液循环等----与翻身配合应用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1、头:正中位2、上肢(患侧):尽量前伸,肩下垫一软枕;3、肩关节:外展、外旋与躯干呈45度角;4、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的位置高度要超过心脏;5、腕关节:背伸6、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7、髋、腰部:下方垫一软枕,髋关节稍内旋;8、膝关节:屈曲;9、踝关节:略呈背屈,仰卧位健侧卧位1、上肢(患侧):肩向前伸,肘及腕关节均保持伸展位,腋下的胸侧壁置一软枕,使肩及上肢保持外展位。2、下肢(患侧):髋略屈,前挺,屈膝,踝略背伸,健侧肢体可以自然放置。患侧卧位1、上肢(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腕伸展,手掌向上,手指伸开。2、下肢(患侧):健肢在前,患肢在后,膝屈曲,踝背伸,足掌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卧位摆放应该注意:床位应放平,床头不应太高手中不要放任何东西来对抗痉挛最好让患者卧床时使其身体与床边平行枕头地大小硬度合适不应在足底防置任何东西避免被褥过重过紧1.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2.目的: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定义与分类返回体位转移①辅助者与患者之间应互相信任。②辅助者应熟知患者病情。③转移前辅助者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④辅助者需要相当的技巧而不能单独依靠体力。⑤辅助者必须穿防滑的鞋子或赤脚。⑥辅助者的指令应简单、明确。⑦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以避免意外发生。⑧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返回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卧位与坐位之间的相互转移(由卧位到坐位)①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②治疗师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头部。③治疗师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卧位与坐位之间的相互转移(由坐位到卧位)①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治疗师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②治疗师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床上。③治疗师转到床的另一侧,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治疗师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位。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坐位与站立位之间的相互转移(由坐位到站立位)①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躯干尽量挺直,两脚平放地上,患足稍偏后。②患者Bobath握手伸肘,治疗师站在患者偏瘫侧,面向患者,指引患者躯干充分前倾,髋关节尽量屈曲,并注意引导患者体重向患腿移动。③治疗师进一步引导患者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患膝上,重心转移时帮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对侧臀部帮助抬起体重。④患者伸髋伸膝,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⑤起立后患者双下肢应对称负重,治疗师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以防“打软”。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坐位与站立位之间的相互转移(由站立位到坐位)顺序相反。注意:①无论是站起还是坐下,患者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伸直。患者必须学会两侧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②治疗师向下压患者的患膝(向足跟方向),鼓励患者站立时两腿充分负重。③治疗师应教会患者在完全伸膝前将重心充分前移。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指利用徒手对麻痹,疼痛等原因导致的活动受限,不能进行主动或辅助主动运动的患者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其目的是确保肌肉和构成关节的软组织的柔韧性,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防止因关节长期制动而出现挛缩。肩关节(1)屈曲、伸展肩关节的屈曲是由肩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以2:1的比例协同完成的复合运动,即肩关节屈曲180°实为肩肱关节屈曲120°,肩胛胸廓关节外旋60°的组合。再进行肩关节屈伸训练时,治疗师一手握腕关节使其呈背伸位,拇指外展,手指伸展,手掌向上,另一手扶持肘关节使其呈伸展位。注意:完成肩关节屈曲和伸展时,应禁止使用牵拉手法,对患者应轻轻地向关节盂方向按压,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肩胛骨向前上方托起,随上肢进行运动。急性期患者,屈曲仅完成正常活动的50%即可,随着上肢功能的恢复,逐渐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正常ROM为屈曲180°、伸展50°,急性期患者屈曲90°即可)(2)内收、外展肩肱关节外展,最初30°时是由肩肱关节单独完成的,当其继续外展时。与肩胛胸廓关节以2:1的比例协同完成的,即肩关节的180°外展是由肩肱关节外展120°和肩胛胸廓关节外旋60°组合运动的结果。水平外展(2)内收、外展在进行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训练时,治疗师一手固定腕关节使其背伸,拇指外展,手指伸展,另一手扶持肩胛骨下角,在上肢外展的同时使肩胛骨下角向上旋转。急性期患者,仅完成正常活动的50%即可。水平内收(正常ROM为外展180°,急性期患者外展90°即可)(3)内旋、外旋患者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80°,肘关节屈曲90°。治疗师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手握持腕关节,以肘关节为轴,前臂向前,向后运动,完成肩关节的内旋,外旋的训练。急性期患者,仅完成正常活动的50%即可。。(正常ROM为内旋、外旋各90°,急性期患者45°即可)肘关节(1)屈曲、伸展治疗师一手握持腕关节上方,另一手固定肱骨远端,在完成肘关节屈曲的同时前臂旋后,屈曲可达135°,完成肘伸展的同时前臂旋前,伸展可达0~-5°。(正常ROM为135°)(2)旋前、旋后治疗师一手握持患侧腕关节使其背伸,另一手固定肱骨远端,使肘关节屈曲90°,固定在体侧,防止旋后,旋前时出现肩关节内收,外展和屈曲,伸展的代偿运动。进行从掌心向下与地面平行的位置至掌心向上与地面平行的180°旋转,在做返回方向的旋转。(正常ROM为旋前、旋后各90°)腕关节治疗师一手固定前臂,另一手四指握患者的掌面,拇指在手背侧,完成腕关节背伸70°、掌屈90°和桡偏25°、尺偏55°的被动运动以防止腕关节出现掌屈,尺偏为主的挛缩。(正常ROM为背伸70°、掌屈80°、桡偏25°、尺偏55°)手指关节被动活动手指关节时,可以四指同时训练,也可以单个手指训练。治疗师一手在患手的尺侧固定,另一手四指在患手的背侧,拇指在患手掌侧使掌指关节完成屈曲90°,伸展30~45°的运动。髋关节、膝关节(1)屈曲、伸展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托膝关节后方,另一手托足跟进行髋,膝关节的屈曲。然后在髋关节屈曲状态下完成膝关节伸展,最后完成髋关节伸展。(正常ROM为125°急性期患者屈曲90°即可)(2)内旋、外旋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膝关节上方,另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完成下肢轴位的旋转,足尖向外侧为髋关节外旋,也可让髋关节呈屈曲位,治疗师一手握持小腿近端,另一手固定足跟,以髋关节为轴,向内,外侧摆动小腿,完成髋关节的外旋,内旋。(正常ROM为内旋、外旋各45°)(3)内收、外展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托膝关节后方,前臂支撑大腿远端,另一手握足跟,在髋关节轻度屈曲的状态下,完成髋关节的外展,然后返回原位置。(正常ROM为内收30°、外展45°)踝关节(1)背屈、跖屈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进行背屈时,治疗师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另一手固定足跟,在牵拉跟键的同时,利用治疗师的前臂屈侧推压足底。跖屈时,治疗师固定踝关节上方的手移动到足背,在下压足背的同时,另一手将足跟上提。(正常ROM为背屈20°、跖屈45°)(2)内翻、外翻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治疗师一手固定踝关节,另一手进行内,外翻运动。(正常ROM为内翻30°、外翻20°)注意事项1.对于丧失运动功能的肢体,各关节均应实施手法,不得遗漏;2.特定关节进行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时应包括该关节所有的运动模式;3.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4.维持正常关节活动度的被动运动训练不得出现疼痛;5.对骨折或肌腱缝合术后的患者,要在充分固定的情况下实施手法;6.手法要平稳,缓慢,上肢速度以默数3~5,下肢默数5~10为宜,绝对禁止快速,粗暴的手法;7.训练项目要尽量集中,避免频繁变动体位;8.对昏迷,肢体瘫痪的患者,要充分考虑到肌肉对关节的控制能力下降问题,防止出现超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9.每日训练两次。每次各运动模式重复5~10遍即可;10.当患者出现随意运动时,应及时将被动运动变为辅助主动运动或主动运动。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