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摘要教学题目《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课程哲学与人生学时安排2课时年级2012级所选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霁主编《哲学与人生》(修订版)设计依据依据课程标准、学习者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于一体的情境性、社会性课堂环境。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从课前微博调查结果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成功行动需具备的条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案例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有组织的讨论、自由讨论等小组协作活动,让学生主动探析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规律的特点,以及把握规律对于成功行动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拓展迁移环节,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完成对生活实际的应用和思考。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学习规律的有关知识;理解:行动成功的要素;规律的特点;如何做到把握规律善于行动;运用:列举实际事例,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利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努力探索、认识和把握人生行动规律,提高学生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掌握方法,学会做事,客服盲目性。2.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该课共有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第二个内容是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本课学习的第二个内容。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人生贵在立即行动,但立即行动不等于盲目行动,如何行动才能成功,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行动观,这便是这节课致力于解决的问题。(2)学习形式:开展小组竞赛,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头脑风暴、脑力激荡、议一议、查一查等活动,按照评价标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3.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内涵及规律的特点;2、树立科学的规律观,理解人们能利用规律造福人类;3、通过任务布置,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实际。教学难点:规律的特点;如何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对象:2012级会计专业的学生。1、知识起点水平分析:经过一年级的德育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与经济学知识;2、学习动机分析:对课程有选择性,对专业课以外的科目学习随意性较大。自制能力较差,抽象的课程内容往往会使他们失去热情。3、学习态度分析:愿意学习,喜欢竞争;喜欢表现自己,有好胜心理,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信息化媒体,乐于接受感性的、直观的学习方式。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从而找不到人生行动的科学方法,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和人生发展。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多媒体课室、校园网2.学习资源类型:课件、网络、手机3.学习资源分析(1)自制PPT课件: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意境,通过投影、漫画、图片和视频等较好地切入课文学习,展示课文知识的结构脉络。(2)网络学习与互动:利用互联网学习,培养学生查找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微博、微信等即时信息工具,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3)手机:利用手机现时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四、教法学法设计1、创设情境设疑: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2、案例分析法:列举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说说身边的现象,由此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具体、形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协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4、自主探究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由学生课前收集材料,找到问题,寻求答案,教师对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加以指导,使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主体。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工具设计意图一、导入新1、(多媒体显示)展示微博调查结果,提出问题:敢于行动等于成功行动吗?2、(板书)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思考、质疑PPT课件:展示课文知识的结构脉络微博:课通过微博调查结果引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课前通过微博发起调查,了解学生校园生活曾遭遇到的挫折及产生挫折的主要原因知欲。二、新课讲授(一)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1、(多媒体显示)案例一:美国凯巴伯林区的灭狼行动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思考问题:(1)这次灭狼行动取得成功了吗?(2)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后果?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板书)。3、让学生阅读课本P20的内容,然后谈谈成功行动需具备的要素。4、(多媒体显示)案例二:勤奋的小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思考问题:小娟的熬夜学习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小娟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却缺乏恰当的行动方法和行动条件,没有考虑客观规律而盲目行动。进而引出:“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多媒体显示)图片,提出问题:下面四幅图中有没有共同点?(帮助学生形成关于规律的潜意识)2、(小组竞赛)请同学列举身边或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学生研读案例后开展讨论学生阅读教材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研读案例后开展讨论学生讨论回答将学生分为4组,按照游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说出的例子最多。PPT课件图片简易计时器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内在联系及列举现象,有利于学习的深化,加强他们对规律的内涵的理解,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3、教师总结生活中常见的规律,得出结论: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有其基本的秩序。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都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即物质运动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板书)。从而引申出规律的含义。4、(多媒体显示)展示几组选项,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规律,检查学生对规律的概念掌握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组选项进行分析,另外三组另请同学进行分析。5、(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现时拿出手机查一查:孟德尔与遗传规律,找到孟德尔的简介与遗传规律的实验过程。讨论:(1)先有孟德尔还是先有遗传规律?(2)遗传规律是孟德尔创造出来的吗?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结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板书)规律是客观的6、请学生讨论:规律无法创造,无法改变,那人在规律面前是否就无能为力呢?(多媒体显示)通过西红柿、云雾等例子得出结论: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板书)。7、拓展讨论:克隆技术是否违背了遗传规律?学生讨论回答后总结: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必须按规律办事。(板书)(三)把握规律,善于行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利用手机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回答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手机图片视频通过手机辅助教学,提供多种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兴趣。主要采取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构建新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贴合学生实际的例子出发,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理解遵循客观规律对行动成功1、(多媒体显示)播放视频《揠苗助长》,请学生结合前面的知识谈谈农夫错在哪了?2、讲述《庖丁解牛》的案例,与《揠苗助长》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3、回看案例二,请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如何做到把握规律,善于行动。(1)做任何事情都要确立目标(2)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3)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顺序(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科学的规律观、行动观。三、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并用课件展示本节课三大内容:一、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1、明确的行动目的2、恰当的行动方法3、行动的条件二、物质运动时有规律的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三、把握规律,善于行动1、做任何事情都要确立目标2、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3、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顺序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PPT课件学生概括小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再掌握,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作业设计策划:暑假促销计划在暑假即将到来之季,河源市万绿湖景区以“浪漫一夏,亲水万绿湖”为主题,为吸引游客,提高万绿湖景区的知名度,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特推出此次暑假促销活动。活动时间:7月1日—8月30日活动内容:请补充完整活动反思:怎样实现万绿湖景区微信反馈:建立微信群,教师将学生的作业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相互通过课后策划活动,可以再次帮助学生理清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身边的实暑假的促销活动?策划暑假的促销活动有哪些规律可循?点评,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及教学后记1.板书设计把握规律善于行动一、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1、明确的行动目的2、恰当的行动方法3、行动的条件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特点3.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三、把握规律,善于行动1、做任何事情都要确立目标2、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3、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顺序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2.教学后记这两节课我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微博、微信、网络、动漫视频等交互性、即时性的新媒体运用到课堂,通过头脑风暴法、案例讨论、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注意创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拉近了哲学常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课本知识趣味化,符合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