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姓名:白瑞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西方经济学指导教师:何爱平20100602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作者:白瑞峰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静.LiJing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但仍滞后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为此,本文在考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政策框架.2.期刊论文李海金.LIHaijin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2)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城乡统筹两个分析视角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推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反对城市化、抵制现代化和抗拒市场化,而是将农村区域置于与城市区域同样的政策框架之下,将农民作为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的国民对待;关键在于城乡公共产品的统筹供给;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联动的系统工程;必须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强调农民的参与,建构需求主导型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3.期刊论文金峰.JINFeng优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3)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效率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当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农村公共产品作用的发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公共产品二元供给结构;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优化供给结构;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民主决策机制;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渠道;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从而建立起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缩减城乡差距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4.期刊论文赵金周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农业经济2010,(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破除公共产品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到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来,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逐步构建起完整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5.期刊论文刘银国.LIUYin-guo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5)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考察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成因,提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途径和对策.6.会议论文郭建军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2006本文对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章阐述了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西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7.学位论文史玲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2005近年来中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巨大且持续加重的城乡间不均衡,农村地区的重要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供需失衡并存,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规模是较大的,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公共需求,尽管目前没有出现迫在眉睫的“医疗危机”或“教育危机”,但要遏制并缩小城乡之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和谐发展,关键是要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首先要改变长期形成的重城轻农的分配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向“三农”倾斜,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给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特别是面临中央提出的5年内取消农业税这一新情况,要兼顾农村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和农民负担的减轻必须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本文从界定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范围和特征入手,以公共财政理论为依据,利用统计数据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作系统描述,运用比较分析、制度分析、实证分析等各种方法多视角地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进行研究,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中分析现行农村公共产品在供给主体、筹资渠道、供给决策、供给总量、供给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历史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基层民主制度、公共资源使用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系统性而深入地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所在,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借鉴国外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及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经验提出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并设计一套保障供给的财力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可行依据。本文研究结果是:1、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基本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城乡统筹的公共分配制度,实现城乡之间和谐发展。为此必须坚持城乡平等的分配政策,打破城乡二元财政结构,统一城乡税制,实现公共财政城乡一体化。2、地方政府是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是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优势者,这是由公共产品的特性所决定的。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单方面的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将促进政府提高供给效率。3、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是:通过明确各级政府的供给职责,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有步骤、按比例合理负担农村公共品的新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拓宽公共品供给方式,尝试公共产品的民营化供给,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改革公共产品的决策程序,健全公共资源使用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税体系的建设,在壮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上使基层政府拥有与其事权相适应的财权。8.期刊论文吴晓燕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科学家2006,(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这一命题的提出缘于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期失衡,也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要明确划分国家、地方政府和村落的功能边界,强化制度保障并实现资源整合.9.学位论文曲延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研究2008近些年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为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这些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增加国家财政资金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从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可以说,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村私人产品而言的,为农村地区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如农村公路、自来水供应、农田水利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都属于农村公共产品的范畴。长期以来,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我国形成了城乡政策不同的二元供给结构,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国家通过政府税收来负担其成本;而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却以制度外供给为主,即国家一般只负担一部分成本,主要成本则由农民负担。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虽在建国后几经变革,但以制度外供给为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却无实质性的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向城市倾斜,而对农村提供的财政资金却极为有限。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和农业的低投入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如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成为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那么建国后我国为什么会形成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为什么在农村会形成以制度外供给为特征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为什么没有引起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的改变?应该如何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呢?本文的研究主要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以制度外供给为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伴随着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而形成的。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逐渐成为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作为国家的一项制度安排被确定下来。这一体制的形成的客观原因就在于,建国之初,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农民必须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才能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主观方面来讲,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选择下,为了保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城乡政策不同的、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延续了合作化时期刚刚形成的制度安排,即仍以制度外供给为主,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当时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以后的农业生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础教育、合作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至今令人难忘。在当时农村普遍贫困的情况下,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成绩,原因就在于,在当时国家为农业和农村提供的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实现了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而农民的自我供给之所以能够实现,关键是这一时期被强制组织起来的农民,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解决了个体农民不愿也无力解决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1978年后,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家庭承包制却没有体现出制度优势。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下降了。导致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下降的原因,除了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后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下降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以制度外供给为主,这就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这一路径依赖的形成,传统发展战略的影响是其直接原因,既得利益的存在是其根本原因,同时,分税制改革加剧了路径依赖的形成。与人民公社时期相比,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制度外供给在具体筹资方式上已由人民公社时期的通过集体经济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等变成了直接向农民收取提留统筹、集资、摊派等。这一时期,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筹资的具体体现就是乡镇制度外财政的膨胀以及由此造成的农民负担的加重。农民负担的加重不仅直接导致了农民与基层政权组织的矛盾激化,而且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并自2006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从根本上改革变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农民从此没有了交纳皇粮国税的义务。但同时,取消农业税也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于农业税的取消使大部分乡镇政府收入减少、农村集体失去了收入来源,因而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更加突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表明,我们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实际上也就是要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下一步如何变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的目标应该是实现由以制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