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1届走向高考总复习课件:9-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课时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考纲展示复习向导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北京政变;(3)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4)五卅运动;(5)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1.了解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概况;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及历史意义2.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北伐军胜利进军;(2)工农运动的发展;(3)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2.了解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大体概况,认识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及影响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帝国主义的干涉;(2)“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3)“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3.了解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表现,认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条件①必要性:二七罢工的教训使我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可能性:“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威信,南方有根据地;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成分复杂,应当改组,欢迎中国共产党与其合作;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方针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但是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3)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4)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5月,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2.北京政变(1)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中国,各派军阀混战,北洋军阀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求。(2)经过:1924年,直系军阀冯玉祥从前线返回北京,囚禁总统曹锟,推翻北京政权,史称“北京政变”。政变后冯玉祥宣布脱离直系军阀,把部队改名为中华民国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为对抗直系势力,冯玉祥又邀请段祺瑞、张作霖来北京。(3)结果:北京政权落到段祺瑞手里。3.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1924年冬,孙中山北上并发表宣言,提出对内要消灭军阀势力,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求中国之统一和建设”。宣言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支持。国民会议运动开展起来。4.五卅运动(1)导火线:1925年,日本制造“顾正红事件”,英国制造五卅惨案。(2)重大事件:影响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这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3)作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北伐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5.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1)背景:1925年,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支持下准备进攻广州,推翻革命政府。(2)概况:广东革命政府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进行了两次东征,全歼陈炯明叛军。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成立。国民政府又统一广东、广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3)意义: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1.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不同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各民族一律平等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反帝、民族解放和平等的要求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帝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平民享有权利、把自由和权利的享有同反帝联系起来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2.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1)相同点: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都反映了民主革命的要求。(2)不同点:①革命要求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②革命目标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除了民主革命之外还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3)原因:具有相同之处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所决定的;而其原则区别则是由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第一,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都是民主革命新时期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第二,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实际的要求,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第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本主义民主革命担负的新责任,不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动力。而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完整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第四,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的要求,“联俄”“联共”则是反帝的必然。“民权主义”期盼建立真正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实际上“扶助农工”。【例1】(2009·北京东城区检测)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措施是()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军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注意题干讲述的是“武装”,这就可以首先排除C项;二是注意时间,A、B、D三项虽然都与“武装”有关,但是只有D项符合时间(1924年)要求。【答案】D1.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起因①国共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共产党重点领导工人运动;②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侵略,特别是对工人运动的镇压;③工人阶级觉悟提高,工人罢工不断。(2)特点: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3)斗争方式:从工人扩展到各阶层人民,进行“三罢”斗争,成立统一领导“三罢”斗争的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中心支柱是上海总工会。(4)意义①五卅运动掀起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斗争的高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特别是英帝国主义。②五卅运动检验了社会各阶级:工人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小资产阶级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买办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这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③五卅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提高了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2.北伐军胜利进军(1)背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直奉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并准备南下进攻广州。(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4)方针:先集中主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然后东进歼灭孙传芳,最后歼灭张作霖,统一全国。(5)过程两湖战场: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消灭吴佩孚的主力。江西战场:北伐军南北合击,歼灭孙传芳主力,占领南昌。闽浙战场:福建敌军起义,北伐军进占福建、浙江,1927年春占领南京,进驻上海。河南战场、苏皖战场:张作霖进攻河南,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和冯玉祥部队会师郑州;从南京北上的北伐军占领徐州。(6)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7)胜利原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3.工农运动的发展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湘赣工人成立总工会,组织工人纠察队;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湘鄂赣三省成立省农民协会,湖南农民运动发展迅猛。3.工农运动的发展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湘赣工人成立总工会,组织工人纠察队;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湘鄂赣三省成立省农民协会,湖南农民运动发展迅猛。北伐战争、工农运动和帝国主义干涉三者的内在联系(1)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干涉,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激起各地人民更大规模的斗争,如五卅运动,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2)工农运动的高涨,不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高涨。(3)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直奉军阀联合,准备进攻广东国民政府。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胜利进军,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引起帝国主义更疯狂的干涉。帝国主义制造惨案,扶植新的代理人,最终导致大革命的失败。【例2】(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北伐战争的背景包括()①北方军阀联合进攻广东革命政府②省港大罢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③冯玉祥“五原誓师”进军河南④两广统一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④【解析】冯玉祥“五原誓师”进军河南是在北伐战争开始后,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此题应选D项。【答案】D1.帝国主义的干涉(1)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威胁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2)表现:1927年初,英、美、日等帝国主义派军舰到上海,扬言干涉北伐;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南京惨案”;英美向国民政府发出最后通碟,提出无理要求;支持北洋军阀对抗国民革命,如支持直奉军阀走向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扶植新的代理人。2.国民党右派阴谋篡夺领导权(1)1926年春,蒋介石借口共产党“阴谋暴动”,制造“中山舰事件”,由于中国共产党和苏联顾问的妥协退让,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2)同年,蒋介石以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为名,提出“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人士。蒋介石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为以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3.失败标志:“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也发生了大屠杀。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2)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决裂;并在“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下,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4.功绩和经验教训(1)功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2)失败原因客观方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方面: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和实践经验;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3)经验教训:革命要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①革命的性质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最终结果相同,都以失败告终,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③失败的客观原因相同,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2)不同点:①时代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②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下进行的。③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④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主要依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大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工农群众大力支持。【例3】2003年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修订版(上册)将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