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2)英国的产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在英国特别畅销,英国不得不拿出大量白银来补贴贸易逆差,英国的白银流向英国。(3)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使中国大量的白银流入英国。根本原因: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性质对英国而言无疑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中国来说则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失败原因客观原因英国是当时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主观原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更是远远落后于英国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国家难以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启示落后就要挨打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4.条约的危害中国的领土完整遭破坏,中国人民的负担加重,清政府财政吃紧,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的意义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以及战争性质相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军北京发生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P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太平军抗击洋枪队P9太平天国运动背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第三课收复新疆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率军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哈尔,接着,占领了天山南路各城,后来,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几年后又占领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把势力扩展到北疆,阿古柏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是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的贡献1.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2.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3.收复新疆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的完整,巩固了中国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统一。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1.左宗棠评定叛乱、抵制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2.左宗棠反侵略的态度坚决,同时战略得当。3.清朝爱国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也是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制定所谓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朝鲜中国,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日本趁清朝出兵之际也出兵朝鲜。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以及体现的民族精神,1.主要事迹:在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与日军激战,在弹药将尽时,毅然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日舰“吉野号”,不幸中鱼雷,全舰壮士壮烈牺牲。2.民族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马关条约(括号中为该条的影响)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以及危害: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给帝国主义侵略者增添了新的资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增辟通商口岸等。(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被义和团围堵,狼狈逃回北京,与此同时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天津门户大开,慈溪太后派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8月中旬攻占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的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时间事件条约程度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六课洋务运动发起人:清朝统治阶层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国富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成员被称为“洋务派”。时间: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军械所(1861)、江南制造总局(1865)、福州船政局(1872)等新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72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890)、湖北织布局(1888)等。筹建海军:从七十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洋务派为了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在1862年创办了洋务派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随后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得到的启示原因:(1)外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2)内因:①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②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③洋务运动只重视“练器制兵”,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启示:①独立和富强是相辅相成的,反对列强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必须同时进行;②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有制度和政权变得有力保证;③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事情成败的的重要因素。结局: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吸引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和国防的近代化,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由官府举办,为封建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上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与利用,经营管理腐败。【注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七课戊戌变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开始:公车上书开端: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又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内容: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最终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结局:清朝的大权掌握在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9月慈溪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在南海瀛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历史意义:①在政治上,有利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②在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③在文化上,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④在军事上,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维新派力量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仅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它们的极力反对,而顽固派势力又过于强大。③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①维新派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但在变法的过程中,一些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做出牺牲,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八课辛亥革命发起人孙中山经过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组织,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歌名组织——中国同盟会。同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还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创立机关刊物《民报》同盟会的历史作用: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同盟会的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被称为“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但是都失败了。辛亥革命开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过程: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结局: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1912年为民国元年】计算公式为:公元年=1911+民国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①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口号,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③这次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第九课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受到知识阶层和青年学生的欢迎,而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从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世纪的曙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年底,李大钊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