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MRI及DW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近年来在我国大城市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已有超过宫颈癌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大危险因素之一。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早期检出及早期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由于对乳腺磁共振检查价值的认知度较低,检查价格又相对昂贵,其检查数量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对其价值认可度的提高及线圈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信噪比明显提高,成像速度也明显加快,乳腺磁共振检查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MRI检查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是一种无创伤、可重复实施的检查方法,在乳腺疾病的筛查、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疗效、评价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乳腺MR检查的常规序列T1WI可清晰地显示乳腺腺体的低信号和腺体间脂肪的高信号,形成良好对比,而且对局部乳腺皮肤的增厚显示较好。T2WI-FS序列由于高信号的脂肪被抑制,能更好的显示病灶。但多数病灶在T1WI和T2WI-FS上边界不清,与周围正常腺体结构不易区分,不能显示其内部结构,对病变定性的价值有限。DWI序列能无创地反应水分子的运动状况,扫描时间短,对病灶检出敏感性高,是MR检查的一个重要功能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对病灶的检出、定位和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乳腺的MR检查除了常规序列外应充分发挥DWI及动态增强的优势,提高病变的诊断率。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DWI是目前唯一能观察活体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它从分子水平反映人体组织空间组成的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水分子功能变化,能检测出与组织含水量改变有关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的早期改变。检查方法采用乳腺线圈,受检者俯卧位,双乳自然悬垂于专用乳腺线圈内,用垫子适当填充,头足位进入主磁场。扫描范围包括双侧乳腺。先行双侧乳腺轴位及矢状位T1WI及脂肪抑制T2WI平扫,再行DWI及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参数DWI扫描,采用自旋回波(EPI)序列,扫描参数如下: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0和500s/ram,TE选取64ms,TR选取8300ms,层厚4mm,激励次数2,视野234X340mm,扫描共1.15min。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DWI反应的是水分子的扩散运动,由于恶性肿瘤其肿瘤细胞密集,细胞核大,细胞外容积成分减少,导致水分子的运动受限,DWI上呈较明显高信号;而良性病变其细胞异性较小,组织分化程度较好,水分子运动受限不明显,其信号较正常组织可有升高,但不如恶性组织明显。ADC图反应的是水分子扩散的幅度,故用ADC来界定病变的良恶性更真实可靠。ADC值测量显示良、恶性病灶间有明显的差别,一些研究表明恶性病灶ADC值平均约1.01,良性病灶ADC值平均约1.35。DWI对新辅助治疗的评价治疗前对疗效的评价:一些研究表明ADC值可较好的评价肿瘤的化疗效果。由于ADC值与肿瘤分化有关,ADC值高的肿瘤细胞分化较好,而分化相对较好的肿瘤对化疗敏感性较差。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一般的化疗药物可促使细胞溶解、坏死,病变组织细胞密度降低,导致水分子扩散能力的增加,ADC值也随之增加。而在这些早期的功能改变之前病变的结构尚未发生变化,因此ADC值对新辅助化疗早期评价的价值大于评价病变大小的变化。在乳腺化疗中可动态观察;能够检测化疗后的残余肿瘤;通过评价及时调整因化疗而带来的最佳手术时机。对乳腺假体植入后的评价对于假体破裂、渗漏,乳腺钼靶、红外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均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MR检查由于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对于诊断乳房假体破裂和渗漏准确性很高,能及早发现乳房假体破裂和渗漏的征象及程度。乳房假体破裂和渗漏主要MR表现为假体的变形、边缘见不规则毛刺样突起;假体向周围组织内渗液、呈梭形、条状影或丝状影向周围组织内渗入,以及在假体周围的乳房组织内形成大小不等囊状结节。图1-2,乳腺假体植入后,T2WI-fs及DWI上均显示假体完整,信号均匀,未见明显渗出及破例。图3-4,植入假体部分边缘毛躁,并可见渗入胸壁肌肉间隙内。DWI检查不需增强,检查时问短,在不需屏气的情况下,图像质量较佳,能清楚显示病变,对病变的定性有一定的作用,应作为乳腺病变诊断的一个常规序列。但是由于DWI序列图像易变形、信噪比较差,常造成小病灶的漏诊,而且良恶性肿瘤的ADC值有部分重叠,因此,诊断时要结合其他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MRI动态增强检查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最高,是乳腺MR检查中最成熟和最重要的方法。能增加病灶的检出率、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特征、浸润范围及内部病灶特征结构,有利于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检查参数动态增强:动态增强采用三维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列加脂肪抑制的T1WI,轴位扫描,TR4.23ms,TE1.5ms,反转角10,视野340mm,激励次数4次,层厚1mm。DTPA剂量0.1mmol/kg,流速2.0ml/s,快速团注对比剂,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行连续无间隔扫描8次,共需时间9.23min.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不仅能够提供肿瘤形态学征象,并且TIC能够反映肿瘤的血流灌注特征,反映组织、微血管密度和血管通透性,对病变的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价值。恶性病变由于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发育不完善,通透性增加,早期即出现明显强化。尤其是在早期病变周边的环形强化是乳腺癌的特征表现。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TIC)对鉴别病变的良恶性亦有一定的作用。可分三型:一为单相型,即缓慢上升型;二为平台型;三为速升下降型。其中一型多为良性病变,三型多为恶性病变,二型良恶性有部分重叠。侵润性导管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减影图像的应用随着MR技术的发展,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动态增强扫描不仅可提供病变的血供特点,并且可进行乳腺肿瘤的供血动脉成像,强化后剪影图像对血管显示清楚。乳腺强化的剪影图对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清楚显示肿瘤残余病灶。通过TIC来评价疗效:通过峰值时间、最大斜率及曲线类型的转换等来评价化疗的效果。如果化疗后病灶的峰值时间延长,最大斜率下降,曲线类型由III型向其它类型转变,则表明病灶对化疗效果较好,肿瘤血供减少。MRI无辐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一些孤立性小病灶及深部病变敏感性高。结合DWI及动态增强不仅能明显提高病变的定性诊断,而且能准确估计病变的大小、数目、边缘及胸壁受侵情况。可清楚显示腋窝淋巴结情况,有利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乳腺MRI(平扫+增强+动态):右乳外上象限结节状异常信号,考虑恶性肿瘤。“右乳改良根治标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可疑小叶癌组织处,经免疫组化证实为导管癌。腋窝淋巴结(0/17)未见癌转移。双侧乳腺MR平扫+增强:左侧乳腺多发占位,考虑为良性病变“左乳肿物切除标本”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双侧乳腺MRI平扫:双侧乳腺假体置入术后改变,未见明显异常。乳腺MRI平扫:原双侧乳腺注射丰胸术后复查,现假体已部分渗入胸壁肌肉间隙及正常乳腺组织内。MR平扫+增强:右乳异常信号,考虑炎症性病变伴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经手术引流治愈,证实为慢性感染。乳腺MR平扫+增强扫描示:左乳内上象限异常信号,考虑恶性肿瘤。“左乳切除标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皮肤及底筋膜阴性。腋窝淋巴结(0/14)未见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