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端午节作业设计案例六年级二班【探究课题】走进端午节【适用年级】六年级【适用时间】六年级下学期2011年5月——6月【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3、让学生了解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活动指导】1、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完成作品,演示作品,总结交流2、学生课外分组搜集整理资料,课内小组交流并全班展示。【作业形式】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同学们学业最繁忙之际。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学习之余的快乐,同时也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我决定在班上开展以“走进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端午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端午节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最少搜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民间故事);2.中华民族为什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3.调查人们用那些方式庆祝端午节;(国家庆祝端午节举行了什么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有那些?)4.搜集关于描写端午佳节的文章或优美诗句;5.写出自己的活动总结报告;6.设计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汇报方式;(形式不限)7.在全班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学生调查研究两周后开始准备成果汇报活动的相关事项,由个人(或活动小组)提交自己的活动汇报形式,然后由班级文娱委员根据汇报形式编排成一个活动汇报节目单。【作业举例】第一汇报单元:端午节的传说中队长高秀婷首先说:我所了解的端午节传说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第二个汇报单元:我了解端午节知识黄怡宁同学关于端午节别称的调查汇报: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第三汇报单元:关于端午节的风俗岳明辉同学:旧日的端午节有两种非常独特的习俗。一是插艾蒿。据说满城人一大早就奔赴四周的郊野采摘艾蒿。这种植物有驱温解毒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它们挂在门口、插在头上。二是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红黄色的粉状物,也有驱毒的作用。成年人和酒吃下,儿童则涂在额头上,有的还写上一个“王”字,这样,夏日的署毒便不能为害了。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於门上。第四汇报单元:关于端午的诗词张洪宇同学朗诵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第五汇报单元:关于端午的歌谣唐海宁等同学搜集了关于端午的歌谣:“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温州民间流行着一首《重五谣》: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吃爻重五卵,做个生员卵。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第六汇报单元:关于端午节的愿望于洋等同学分别就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祖国、祝愿每个家平平安安等主题进行了汇报。第七汇报单元:展示自己关于端午的书画、手抄小报和摄影作品总结:同学们,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的节日,虽然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欢度节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吉祥平安的祈求。在我们这次活动的过程当中,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向家长请教,向图书馆请教……总之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制成了卡片,有的装订成了小“书”,还有的自办了很有特色的“手抄报”……大家的汇报很有创意,特别显现了你们的合作精神,老师非常高兴要向你们学习。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大家还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都汇报出来,就请同学把自己最得意的内容仔细整理以后再展示。【作业反思】一是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发学习课题。端午是一个大家既熟悉而有不太了解的节日,这个选题就在学生身边,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感受、观察和描述,由此派生出的问题可大可小,学生易于操作,便于学生自己思索,自己提出问题。二是鼓励学生运用尝试——发现的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合作研究、自主解决问题。三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活动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结果,有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诗歌朗诵、书画作品、手抄小报等多种学生自己喜欢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给学生以自信。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使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