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级经济管理专业区域经济学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09级经济管理专业《区域经济学》讲稿《区域经济学》,由教学大纲明确基本要求,由教学计划明确重点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正确掌握和充分运用其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现实问题,提高理论素质,增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讲区域经济发展概述(对应教材第一章、第二章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历程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每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中外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理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了不同的表述。有的从经济学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域范围的经济学;有的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有的从区域内外两个层次加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还有的学者从宏观上和政策实用层面上进行了界定。不同的定义和界定,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学的本质把握和揭示。总体上来说,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综合,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国(或多国)范围内的区际经济联系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所需方法、手段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区域经济学不仅可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方案,而且可为区域经济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实际的统计数据对这些模型进行运算和求解提供理论支持。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际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际经济的运行规律。它以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联系,通过分析区际要素流动,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服务;后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它是把区情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战略、规划、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区情、战略、规划、计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所谓区域经济学就是研究区域(区际、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域(区际、区内)经济运行规律的介于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2)区域产业结构(3)区域协调与区际关系2(4)区域城镇化(5)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从两条线索去考察:一是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1)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认为,在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经过20世纪20~40年代的酝酿,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从理论渊源上,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得益于区位理论。众所周知,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问题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如著名学者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相继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均从生产成本的比较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由此探讨国际间的劳动地域分工。由此,以研究经济活动区位为主旨的区域理论应运而生。区位理论形成于19世纪初,早期代表人物有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等。杜能是区位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从运输费用和空间距离的关系,分析区位地租随市场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阐明了农业生产类型围绕市场而呈现的空间变化规律。20世纪初,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从空间的角度,考察了运费、劳动费用、集聚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讨论如何通过选择工业企业的区位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20世纪30年代,克里斯泰勒创立了中心地理论,通过对市场区域形状和中心空间分布状态的分析,建立了市场区和中心地的空间分布与组合模式。其后,廖什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研究产业的市场区位,提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理论。至此,区位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之后,到20世纪50年代,区位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总体而言,区位理论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研究单个企业的最佳区位,通过区位选择来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要素,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理论。由于受市场机制的自由作用,经济活动和要素总是向最优区位流动,这就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区域经济过渡膨胀,落后区域经济不断恶化,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迫使西方国家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区域经济,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如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赫希曼于1958年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等。区域经济学应运而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学科。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空间均衡理论)、胡佛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t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2)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很晚,而发展十分迅速。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学学界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主要探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如何在空间上安排各种经济活动,建立最优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从而实行资源在全国3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协调部门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从总体上看,生产力布局研究有别于区域经济学,但是,它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二,地方经济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加强。由于财税、计划、投资体制和地方经济调控权的扩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利益进一步强化;第三,生产力布局由传统的“平衡布局”转为以“效率”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非均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第四,区际间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协作,促进了区际间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在此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也冲破了过去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的框框,从全新的角度,在全方位开展区域经济研究,如对“均衡”与“非均衡”、“公平”与“效率”的反思;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经济关系与调控体系的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等。与此同时,国外区域经济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被介绍到国内,逐渐形成了一支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0年成立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深入和区域问题的具体化,区域经济研究在宏观领域,注重区域空间经济格局演变、区际经济联系、区域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在中观领域,进行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转换与优化、城市经济、城乡一体化、区域市场建设、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城市与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以及区际间差异、区际分工与合作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在微观领域,关注(外商)企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企业组织、多工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企业兼并及组建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等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者在应用和检验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和研究成果,如周起业(1989,《区域经济学》)、陈栋生(1993,《区域经济学》)、陆大道(1986,点轴渐进扩散模式),《地理科学》;1995,《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等等。为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概念体系、理论范式、学科结构和分析方法作出了巨大贡献。二、区位、区域与区域经济1.区位与区位论的产生区位即某事物占有的空间位置或场所。“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1882年由W·高次首先提出,“区位”在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区位与位置不同,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区位的主要含义是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在区域经济学的区位论中,区位特指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所占有的位置或场所,区位论则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空间选择和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论。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的20~30年代,主要区位论有: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城市论、市场区位论。2.区域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内涵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区域。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地区差异,其空间分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性质。由此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并按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4区域自然环境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往往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任何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是行政区域。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区域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自然区域相比,具有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指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区是客观的,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说来,构成现代经济区域的要素,包括经济中心(指各级城市)、经济网络(指交通网、流通网和通讯网等)和经济腹地(指中心和网络的吸引范围)。3.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是一种综合性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三、“两型”社会与“两型”区域经济发展1.“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它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致力于构建协调持续的发展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特点:和谐性、系统整体性、主体多元性、开放性和创新性。2.“两型”区域经济与“两型”区域经济发展(1)“两型”区域经济“两型”区域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两型”区域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区域经济要素“两型”化,要求区域技术创新两型化、区域产业“两型”化、区域消费“两型”化、区域文化“两型”化、区域空间“两型”化、区域生态“两型”化、区域管理“两型”化。一是区域技术创新“两型”化。这就是要求区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着力创新“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特征是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量、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的技术体系。二是区域产业“两型”化。这就是要求区域要重视产业集群和升级。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建设“两型”区域经济的产业基础。三是区域消费“两型”化。这就是要求区域消费者必须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