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十月目录一、总则…………………………………………………………………………(1)(一)目的………………………………………………………………………(1)(二)名词解释…………………………………………………………………(1)(三)任务………………………………………………………………………(1)(四)基本要求…………………………………………………………………(2)(五)组织形式…………………………………………………………………(3)(六)质量监控…………………………………………………………………(3)二、设计编制……………………………………………………………………(3)(一)基本要求…………………………………………………………………(3)(二)设计书提纲………………………………………………………………(4)三、野外调查…………………………………………………………………(5)(一)调查要点…………………………………………………………………(5)(二)野外调查记录要求……………………………………………………(14)(三)野外调查记录形式………………………………………………………(16)(四)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17)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18)(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18)(二)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20)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20)(一)基本要求…………………………………………………………………(20)(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20)(三)重点防治区的确定……………………………………………………(23)(四)成果图件编制……………………………………………………………(23)(五)成果报告编制……………………………………………………………(24)(六)报告附件…………………………………………………………………(26)六、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27)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1一、总则(一)目的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二)名词解释1、地质灾害: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2、地质灾害隐患: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3、灾情:本细则所称灾情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险情:本细则所称险情为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数和威胁财产数(潜在经济损失)。(三)任务1、“以人为本”,对城镇、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程度和潜在危害(险情)进行初步评价。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引发因素等,并对其稳定性、危害性(灾情)及潜在危害性(险情)进行评价。3、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4、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25、结合调查成果,对所属县(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6、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区划。7、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四)基本要求1、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收集资料内容包括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相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区域构造、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2、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其它种类的地质灾害调查内容。3、地质灾害调查应充分发动群众,采取有关部门和群众报险与专业人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前人文献已有记载的以及当地群众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地质灾害点,必须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于主要的居民点,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分布,都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对于据地质条件判断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一般居民点,也必须进行现场调查。4、地质灾害调查必须做到“一点一卡”。按照卡片要求的内容逐一填写,对地质灾害的主要要素的描述不得遗漏。5、地质灾害调查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6、列入年度计划的县(市),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须编制调查设计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开展调查工作。7、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资料(含文字报告、图件、附件、附表和有关原始资料等)均以纸介质和电子文档(光、磁盘)两种形式汇交。所汇交的资料均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复制。光(磁)盘数据资料,必须与纸介质成果资料内容一致。8、每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应在一年内完成。(五)组织形式1、成立由县(市)政府领导、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成员3参加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的实施。2、在协调小组领导下,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和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成若干联合调查组开展工作。3、每个县(市)调查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少于2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并且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应少于1人。4、在开展调查工作前,专业调查组应协助当地政府举办地质灾害调查基层干部培训班。(六)质量监控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应由具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2、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按照审批后的设计书要求组织实施,如需要对设计进行较大变更、调整,应报原审批部门备案或重新审批。3、项目承担单位应按时开展对项目实施阶段的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控制措施。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及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调查工作进行野外抽查和验收。质量不合格者,必须返工,直至质量合格。5、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成果报告送审稿,经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并经审批后,方可提供当地政府使用,并按规定进行资料归档。二、设计编制(一)基本要求1、设计书应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尤其是收集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三级地质灾害年度防治预案和应急防灾减灾工作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书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确保调查成果的质量。2、设计书应充分了解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需求和要求,使工作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设计书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条例及要求,内容完整,重点突4出,附图附表齐全。(二)设计书提纲设计书提纲包括如下内容:前言一目的任务二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概况三以往工作程度及评述第一章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第一节区域环境地质条件第二节地质灾害现状第三节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地质条件分析第二章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第二节工作部署第三节工作量与工作进度第三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第一节工作方法第二节技术要求第四章组织管理第一节组织管理第二节项目组人员与分工第五章保障措施第一节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第二节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第六章经费预算第七章预期成果第一节成果报告第二节成果图件第三节附件5第四节提交成果时间附图: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部署图,比例尺1/10万。三、野外调查(一)调查要点1、不稳定斜坡调查要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不稳定斜坡与建筑物的平面关系(如:房屋与高陡边坡的距离)。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该斜坡具备失稳条件:(1)各种类型的危岩体;(2)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3)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4)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5)顺坡走向卸荷裂隙发育的高陡斜坡或凹腔深度大于裂隙带;(6)岸边裂隙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7)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8)位于库岸或河岸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工程建成后可能经常处于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的斜坡;(9)其它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判定为可能失稳的斜坡。斜坡稳定性调查表(附表1)中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表1:6表1《斜坡稳定性调查表》填写说明条目填写内容名称以距离调查点最近的地名命名。地理位置详细到乡、村、组(社),地理坐标以调查范围的中心点为准,在地形图上量取。野外编号以所在县(市)名称汉语拼音的声母加上调查表的顺序号作为野外编号。如:巴东县BDl、BD2、……,攀枝花市PZHl、PZH2、……。室内编号按邮政编码方式(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数据编码要求)编码。成因时代第四系地层时代代号加成因代号,如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物代号为Q4dl;基岩标注到组,如侏罗系蓬莱镇组代号为J3p。产状用倾向、倾角表示,如:倾向125º、倾角30º,表示为125º∠30°。地震烈度可用国家地震局1990年编制的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划数据。微地貌>60°为陡崖,25°~60°为陡坡,8°~25°为缓坡,≤8°为平台。坡形指斜(边)坡剖面形态,分为凸形、凹形、线形、阶状等形态。坡向指主体坡面倾向,用方位角表示。构造部位指与调查点附近主要构造的关系,如某断层的上盘、下盘或断裂带上;某背斜、向斜的某翼、轴部或倾伏端等。土地使用填写调查点及其附近的土地使用现状。结构类型分为块体状、块状、层状和软弱基座等4种基本类型;层状斜坡结构根据岩层(或其他结构面)倾角大小及与坡面的关系可再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斜向坡、横向坡和近水平岩层斜坡等5个亚型;顺向坡还可再细分为缓倾顺向坡和陡倾顺向坡。控滑结构面类型分为层理面、片(劈)理面、节理裂隙面、松散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泥化夹层、层内错动带、构造错动带、断层、老滑坡面等。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4级。2、滑坡调查要点(1)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包括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滑动会影响和危害的区域),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2)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3)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分布特征,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和组合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如拉张、剪切、鼓胀裂缝等,藉以作为滑坡体平面上分块、分条和纵剖面分段的依据,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4)通过裂缝的调查,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滑坡体上裂缝纵横,往往是滑动面埋藏不深的反映;裂缝单一或仅见边界裂缝,则滑动面埋深可能较大;如果基础埋深不大的挡土墙开裂,则滑动面往往不会很深;如果斜坡已有明显位移,而挡土墙等依然完好,则滑动面埋深较深;滑坡壁上的平缓擦痕的倾角,与该处滑动面倾角接近一致;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