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部队:兰姆伽纪事《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史迪威将军,背景是列队前进的中国驻印军士兵。兰姆伽(Ramgarh),一个位于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Bihar)冲积平原上的不起眼的小集镇,在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它也只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小圆点。然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如火如荼之际,曾有大批中国军人远道而来,在此接受西方盟国最现代化的装备和训练,并从此出发去和日寇作最后的搏杀。这个小集镇也因此成为中国军队第一次广泛接触西方,从而向现代化军队迈进的摇篮,它的名字和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将被永久地铭刻在抗战的丰碑之上。““““XXXX””””部队的缘起1942年初,日军入侵缅甸,印度受到威胁,英国在远东的形势变得相当危急。根据1941年12月签订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英国政府要求,1942年2月,中国政府先后派遣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等部队,赴缅甸协助英军作战,史称“第一次中国远征军”。虽然战斗初期远征军曾取得一些战绩,给予势如破竹般的日军迎头痛击,但因英、美各有所私,部队行动协调不力、指挥混乱,加之装备、训练、补给等方面均不及日军,虽经浴血苦战但局势渐危。4月底腊戍失守后,远征军开始分路撤退,一部分回云南境内,一部由于退路被切断,被迫在雨季穿越那伽山,历经艰险撤退至印度境内,损失极为惨重,最初动员入缅时的10万大军仅余4万人。孙立人(左一)与史迪威(左二)在分析战场情况。从中国军人的美式装具看时间是在兰姆伽整训之后。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力主由美国出资、出装备,在印度训练10万中国军队,称为“中国驻印军”,同时在滇西装备训练30个师的中国远征军,以便适时反攻缅甸。1942年6月,蒋介石接受了这一建议。为了统一指挥,1943年2月,撤退到印度的中国军队重新组成新编第一军,军长由刚从国内调来的郑洞国担任,下辖新编第三十八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分别是孙立人和廖耀湘。驻印军总指挥为史迪威将军,副总指挥为郑洞国,最高指挥权则由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掌握。根据史迪威的意见,中国驻印军代称“X”部队,而驻守云南边境线,随时准备进入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为和第一次远征军相区别,史称第二次远征军)则称为“Y”部队。根据各方达成的协议,驻印军的武器装备由美国供给,训练也由美军进行,后勤补给由英国负责,中国则负责出人。整训基地则选择在兰姆伽,该地原有一座一战时期英军修建的战俘营,关押过2万名意大利战俘,后来英国又在原有的生活设施基础上,新建了一些训练设施,可以容纳数万部队,是个较为理想的练兵场所。英军根据协议,将兰姆伽及其周围地区划出,美国则派出由麦克甫将军和各兵种军官组成的训练团,包括坦克、汽车和大量轻武器在内的各种装备也源源不断地运进兰姆伽,联合训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1942年7月中旬,先期入印的新编第三十八师从印缅边境的阿萨姆邦(Assam)的列多(Ledo)一带移防兰姆伽,接着从缅甸撤回的第五军残部2万余人也陆续移驻于此。当年10月,中国驻印军正式成立,在总指挥史迪威将军的安排下,各部队整训工作相继全面展开。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的主要作战目标之一,就是保持从缅甸通往国内的国际交通线的畅通。图为中印公路,也称列多公路或史迪威公路。最初整训工作仅是针对撤入印度的远征军余部,由于除三十八师外,其余各部损失较大、缺员严重,同时为了扩大驻印军的力量,使更多的中国军队接受美械装备和训练,1944年春季又相继从国内空运来3个整编师和大批志愿从军的青年学生,同时在国内军队中挑选了部分青年基层军官,主要是装甲等特殊兵种,赴印度接受训练。由于与盟军共同训练和协同作战,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普遍存在着语言交流与提高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只有知识青年从军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1944年9月蒋介石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由此开展了著名的爱国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到1945年1月底,全国各地学生参军入营人数达19689名,其中有1万余人先后加入了驻印军。因此,后期在兰姆伽受训的中国军人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年学生和知识青年出身的基层军官,他们结业后多数从事交通运输、装甲兵等技术兵种工作。对于这些初出国门的青年来说,兰姆伽让他们第一次接触到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这给他们此后的数十年都留下了深刻烙印,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窗口效应”也许才是兰姆伽整训的最大意义所在。初到兰姆伽:飞越““““驼峰””””1944年以后,从国内到兰姆伽,只有从云南昆明乘坐飞机,沿著名的“驼峰”航线空运到印度这一条途径。因为那时候中国沿海已全部被日军封锁,国际通路除从西北到苏联外,也已全部断绝。因此,准备到兰伽姆受训的中国官兵,首先都要集中到昆明,由巫家坝机场乘坐美军运输机前往印度。在登机之前,所有的人都要接受体检,防止带去传染病。检查工作由中国军医进行,每个人从皮肤到脏器都被仔细检查一遍,然后由美国军医进行复查,合格者在胳膊上盖上一个宽约半寸长约一寸的蓝色戳记,就象检疫过的猪肉盖上印鉴一样,凭此戳记登机,别的没有任何手续。虽然这种办法很简便,不过受检官兵对此都很反感,认为这种行为是歧视中国人,但鉴于美军的盟友地位,不便明言。体检完毕后,各人按要求精简个人行装,扔掉多余的东西,等待登机。美军教官利用沙盘模型向驻印军官兵讲解相关战术登机一般安排在拂晓时分。运输机一般都是C-46或C-47,每机乘坐32人以上,面对面坐在沿机身中部两侧设置的帆布坐椅上,后来人多了也有坐在机舱地板上的,每人手里都拉着帆布带,防止飞机遇到气流颠簸时被摔出去。航线一般是经澜沧江、怒江,飞越雪山,然后经中印缅边界,直达印度北部阿萨姆邦的汀江,全程约800公里。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乘坐飞机,对这种庞然大物都感到很新鲜,但这种新鲜感多半就很快被晕机带来的不适所代替,因为飞机一般得在山谷中起伏穿行,特别是在途经已为日军所控制的地区,又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因此登机后,每个人都会领到一个纸袋,以便在呕吐时使用。这条经过“驼峰”的航线气候恶劣,经常有飞机失事。但绝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所以并不很担心。飞机起飞后机内温度迅速下降,在途经雪山时降到最低点,尽管身穿棉衣但大多数人还是感到非常寒冷。据说第一批赴印度的官兵被命令留下棉衣以供新兵穿着,因为长官们听说印度天气炎热,用不着棉衣,结果机上的人都被冻得半死,有的体质较弱的竟因此丢掉了性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飞机会在4个小时后抵达汀江机杨。刚下飞机时,已经近乎冻僵的官兵们一下子又会被当地的暑热所包围,而且由于气压变化,耳朵也听不清楚,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他们被安排进临时营房,按要求进行洗澡和消毒,穿来的旧衣物被回收焚烧,然后领到全套新衣物,并在当地休整一两天,然后乘坐火车南下,两、三天后抵达最终目的地——兰姆伽。在兰姆伽的““““衣食住行””””兰姆伽位于印度腹地,四周除平原外,还有少量丘陵山地及河流。小镇规模不大,只有几条街道,一家当地土邦主开的电影院是最现代化的建筑,此外还有几家华侨开设的商店和饭店。兰姆伽基地的范围包括小镇周围大约30平方公里的面积,驻印军训练中心设在镇上,各部队分散驻扎在小镇周边10余公里范围内,彼此之间有柏油或土质公路相连。基地里设有各种军事技术学校,如战车学校、通讯学校、工兵学校、指挥学校等,附设有各种训练场地,包括坦克和汽车驾驶训练场、武器射击靶场和各种战术演习场,还有一些附属设施,如医院、加油站等。驻印军老战士杨毓骧当年在兰姆伽基地拍摄的头戴美式钢盔的照片战场上的驻印军战士。前方地上的是日军遗弃的90式钢盔,自己的带有伪装网的英式钢盔则放在身旁。在兰姆伽,中国军人第一次享受到了和西方强国军队相近的后勤供应。根据协议,驻印军的武器装备和费用开支全部由美国政府提供,服装与伙食则由英国供给,薪金用印度卢比发放,虽然其标准远低于美、英军队,但无论是衣、食、住、行,其水平都比在国内的同行高出许多,其待遇之丰厚程度,让许多初到兰姆伽的中国军人受宠若惊。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驻印军的服装上。整训初期由英军提供服装,式样与质地均为英式,每个士兵都配发3套卡其布军服,为适应热带环境,其中2套中配的是短裤,脚上也换成了英式半筒皮鞋,高级军官则领到了呢制军服和马靴,部队还配发了带有伪装网的MK-2型钢盔。不过驻印军仍保留了许多在国内时的传统习惯,如平时戴着中国式的平顶军便帽,穿布鞋甚至是草鞋、打绑腿等等。此时的驻印军服装统一、军容整齐,与在国内大部分士兵只有一套破烂军服、连内衣裤都没有,被西方人讥笑为“乞丐军队”的境况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有些官兵对按西方人体格设计的军服并不习惯,特别是对裤子没有扣环、没法穿腰带,衬衫上用橡胶扣子,鞋袜尺寸过大等很不适应,有的军官甚至会自掏腰包,请当地裁缝量身订做军服。因此,到了驻印军大规模扩编的1944年夏,英国便改为在当地招商制造驻印军的服装,式样上以英式热带军服为基础,结合美式军服的部分特点,绑腿也逐渐不再使用。而在最后反攻缅北作战期间,参战部队的后勤补给则主要由美军提供,军服、皮鞋和头盔均改为美军式样,而在兰姆伽的官兵则仍以当地制造的军服为主。由于在热带雨林中作战,有些官兵就用配发的经浸胶处理过的防雨床单,改制成中国军队传统式样的军便帽,这种兼具防水性能的军便帽一时大受欢迎,连史迪威将军和许多美军联络官也经常使用。由于服装几经变化,最后归国时的驻印军衣着种类和装具也比较混杂,既有英式又有美式和中式,但各部队中一般保持相对统一。驻印军使用的美制M3半履带车。正在下车的官兵使用的武器包括勃朗宁M1917型机枪、M1903型步枪、汤普森冲锋枪和在丛林地带开辟道路用的大砍刀。除服装外,驻印军所需主副食品也由英军来供给,从粮食到蔬菜、食油、肉类甚至茶叶,都由伙房定期到给养站去领取,自行开伙。校级以上军官待遇最好,供应所谓“校官给养”,每天有牛奶、面包、水果等,还可以享受咖啡、香烟、糖果等奢侈品。部队中的各级翻译比较特殊,虽然不配戴军衔,但享受“校官给养”,平时都穿美军制服。尉级军官以下则和士兵一样吃大锅饭,英方供应什么就吃什么,花样不多,有时连续几个月都是白饭加腌牛肉,连续几个月又是洋葱、土豆配罐头,不太适合国人饮食习惯,但三餐管饱,营养也有保障,这样的条件都是国内军队不可企及的。为了吃得好一点,下级军官一般会每月每人拿出10来个卢比,凑在一起,由伙房额外加点菜。许多官兵则一有机会就到镇上的华侨饭馆,因为那里提供中国风味的饭菜,如饺子、面条、炒菜等,只是价钱极贵,一盘炒猪肝要3个卢比,一个中尉的月薪也只能买上30盘,但仍趋者若鹜,因为大多数人都受军队里传统的“生死有命”思想的影响,认为不知道能否最终活着回国,干脆全部吃掉拉倒。兰姆伽训练基地的营房除少数办公用房是利用原有房屋外,连队以下基本上住在帐篷内。帐篷是英国式的,比较高大宽敞,一个帐篷的面积有二十多平方米,中间有柱子,帐篷布是双层的,炽烈的阳光也难以穿透,同时四面开设门帘和窗子,通风透光都很好。士兵们一般每个班住一个帐篷,军官则根据级别不同数人同住或独住,如排级军官是4人一间,军官的帐篷中还有办公桌等营具。帐篷里面是泥地,军官住的铺有草织地毯,由于当地比较干旱,所以感觉并不潮湿。只是当地白蚁很多,帐篷的柱子和绳索在靠近地面的部分都得涂上机油,个人的物品也必须放在统一下发的一个铁皮箱内,防止被白蚁咬坏。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即使是普通士兵,也得到了在国内不可想象的奢侈品——蚊帐和防蚊药,伤病员可以在基地里的美军医院中得到治疗,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曾饱受其苦的疟疾等热带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兰姆伽基地战车学校进行美制M3A3轻型坦克驾驶训练的驻印军学员“行”的问题同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组成第一次中国远征军的部队虽都号称精锐,但除机械化部队外都很少有汽车,辎重都靠牲口和人力运输。而到兰姆伽后,驻印军每个师都配有美国提供的各式崭新车辆300余台,同时提供汽油和零配件,另外还有供山地作战用的骡马千余匹。除辎重营、战车营外,炮兵营、工兵营、通讯营和野战医院都有自己的汽车,总指挥部还有机械化运输团和工程兵团,运输非常方便,能做到及时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