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一、社会学的发展历程1、社会学的起源与三大学术传统的确立孔德最先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其科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其基本精神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孔德认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孔德是从人类智力发展阶段入手来分析人类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因为他认为智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与基础。);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然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社会的知识也不例外,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社会学,在孔德看来,在各门科学中最为复杂、最需依赖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得以产生发展,属于最高层次的科学。社会学具有完善地应用实证方法的特点,它把先前的一切科学作为源泉,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作了准备。)。孔德用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自然科学方法推广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有效性,不够充分。斯宾塞在其《社会学原理》等著作中对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斯宾塞以生物有机体来类比社会,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因此,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类似于生物有机体进化的社会有机体的进化。斯宾塞认为,进化是从相对模糊的、松散的和同质的状态向明确的、紧凑的和异质状态转变的普遍的过程。斯宾塞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是一条公理。他认为,“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自然和社会进化的动力原则,社会进化如同生物进化,被生存竞争的原则所支配。他明确指出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生长过程、结构分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与生物有机体相同的那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如结构、功能、分化、等仍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但和孔德类似,他仍然是以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统一性、相似性作为社会学这门关于社会的科学赖以成立的理论根据,仍然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方法搬用于社会过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学的概念与命题。孔德的初衷是要建立一门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关于社会的实证的经验科学。然而,无论是孔德还是斯宾塞,都只是热衷于把自然科学原理、方法推广于社会领域。在实际建构社会学体系的过程中,他们都是现构思一种适用于一切领域的一般原理,然后再从这种一般原理中演绎出一套社会学原理。这种方法,与其说是像实证的自然科学,不如说更像思辨的哲学。这是孔德与斯宾塞思想著作中的一个矛盾。1895年,迪尔凯姆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首次从社会现象本身的特性出发,对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与纯粹个体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特质,即客观性(外在性)、集体性和强制性。由于社会事实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不可能仅仅通过一种简单的心智分析来给出一个与它完全相符合的观念,只有离开大脑思维本身,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从事物的外部性质开始,逐步进入到最深的内部性质,才能了解它。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准则是,要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解释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他相信人类活动及社会行为本身,是受制于外在于人的社会力量的,而这股外在于人的力量,成为了人类生活现实外存在的社会现实,控制和规范了人类行为。迪尔凯姆批评孔德和斯宾塞都没有真正意识到社会现象的客观性,没有真正地掌握研究社会的方法。迪尔凯姆对观察、分析、解释、检验社会现象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考察,确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从而为社会学奠定了一个真正可靠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使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学科。迪尔凯姆提出了一套假设——检验的研究步骤来确定两个具体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与迪尔凯姆奠定实证社会学的基础不同,社会学的另一位奠基人物韦伯奠定了诠释社会学的学术传统。与实证社会学相反,诠释社会学否认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完全一致的假说,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自然过程的主体是无意识的物质,而社会过程的主体是有意识的个人。个人的行动是有意义的。个人赋予自己和别人的行动以某种意义,它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而是根据事物的意义来行动。社会学家要了解社会现象,就要了解这些现象得以构成的个人行动,而要了解个人行动,就必须了解这些行动所包含的主观意义,而这靠自然科学的那种实证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用一套与之不同的诠释学的方法才能完成。早期的诠释社会学家并不反对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但他们反对对科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反对把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主张社会学是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人文科学。作为诠释社会学的奠基人,韦伯认为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和他们的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的,社会学的对象不是脱离个人行动的抽象的社会结构,而是人本身有意义的社会行动。和迪尔凯姆把社会现实看作独立存在的、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唯实论”观点不一样,韦伯主张“社会唯名论”立场,认为只有个人及其行动才是实在的,社会只是用来称谓一群人的名称。与迪尔凯姆关注社会事实不同,对韦伯来说,社会学应该关注个体相互之间的行动(亦即社会行动),我们必须根据个体对行动赋予的意义,来认识这些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而与行动的外部特征无关。就是说,要理解人类行为,必须从人本身出发,探索其行动所具有的主观意义。研究者要切身处地,感同身受般去理解别人的行动。韦伯关心的是行动背后的意向及动机,从其意向去理解行动的意义。因此,对于社会行动,只能用诠释学中“投入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那种只从外部去观察和分析对象的方法来加以考察。韦伯对诠释社会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对诠释社会学来说具有根本指导意义的观点与方法,从而使诠释社会学成为一种不同于实证社会学的新选择。(理解、价值中立、理想类型)批判理论是本世纪初形成的第三种社会学取向。他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激进的社会理论思潮。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以其毕生的精力解剖这个整体,以求揭示这个整体彻底变革的必然性。法兰克福学派也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但与马克思不同,它不求对这个整体作认真的分析研究,而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认识这个整体的非人性和对个人的压抑。因而,法兰克福学派不象马克思那样,极力去把握整体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呼吁一种来自外部的否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解释性的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早期的批判理论家既反对实证主义的那一套方法,也批判诠释学的方法,认为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对立和差别,但在以下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即:它们都是把社会现象当做孤立的事实来加以考察和分析。1930年,霍克海默担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以社会批判理论而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霍克海默在就任所长时所做的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演说中,明确提出,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是建立一种社会哲学,它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而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批判理论家们主张以辨证的“总体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即将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考察它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批判理论由此成为社会理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取向。2、帕森斯的综合及再度分化韦伯的诠释社会学以个人行动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要把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概念都转换为可理解的行动。与此相反,实证社会学则把人的行动视为对周围情境的反应,看到了客观环境对人的制约或影响,这是它的长处。韦伯的观点过于突出了个人行动的主观的一面以及影响个人主观定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观,而忽略了行动在其中的情境的作用;而实证社会学则忽视甚至否定了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这是它的缺点。帕森斯尝试对社会学的多种研究取向进行整合。他认为,实证社会学和诠释社会学两种传统都对人类行动的某一方面作出了解释,但都未能对社会行动的结构作出完整的说明,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合理说明人类行动的一般理论。帕森斯早期的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就是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在这本书中,帕森斯提出了它的社会行动理论,认为单位行动包含行动的目标、行动者置身其中并影响目标实现的环境(又可进一步分为手段和条件)、规范取向(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三个基本要素,行动就是个体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方面的制约下,为实现一定目的所发生的动作与过程。这显然是对上述两种社会学行动理论的高度综合。但是随着理论分析的不断深入,帕森斯的观点越来越接近斯宾塞、迪尔凯姆而远离韦伯。在《社会系统》与《行动的一般理论》等著作中,帕森斯逐步发展出一个庞大的“结构功能主义”宏观理论体系,他认为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单位行动,而是行动系统,任何单位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行动系统中发生的,行动系统包括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学界取得了近乎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理论很快不久受到了人们的批判,被认为具有如下主要特征或缺陷:(1)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2)过于主张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主观的层面;(3)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4)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忽视强制与冲突;(5)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等等。针对帕森斯理论体系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这一缺陷,默顿做了一些补救工作。他提出了“中层理论”的研究策略,要把功能分析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以经验研究来检验功能分析。社会冲突理论则是明确针对结构功能主义过于强调均衡、稳定、一致,忽视社会中的强制与冲突现象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特征是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性、社会变迁的普遍性。社会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米尔斯、达伦多夫、科塞等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等理论的出现则可以视为对帕森斯理论过于重视社会客观层面、忽视主观层面的反应。符号互动论倾向于从“社会唯名论”的立场来看社会,主张人们之间的符号沟通过程是社会过程的基础与实质,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都是人们之间符号互动的产物。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常人方法学是以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层面为特征的另一个社会学流派。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被认为是这一学说的创始人。所谓“常人方法”,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构造和解释他们的社会世界并对其赋予意义与秩序时所使用的方法及程序。常人方法学反对社会秩序有其自己的客观现实性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秩序完全是互动参与者赋予周围环境的;社会秩序并不一定真的存在,它只是看上去存在;而它之所以看上去存在,只是由于人们对社会秩序的主观感觉。由于这种秩序感,使社会现象得到一种描述和解释,使之对它的成员来讲成为可知的、合理的、能解释的和可说明的。社会成员为创造这种秩序感所使用的方法与解释程序,就成为常人方法学的研究课题。社会交换理论则是针对帕森斯理论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基础、注重结构忽视个人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和布劳。和社会唯名论者相似,霍曼斯也强烈主张要在社会学中“恢复人的地位”,认为制度、组织和社会都可以归结为个人的行动,因而也必须用有关个人行为的命题来解释。但和诠释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不一样的是,霍曼斯不是把人的社会行为归结为纯粹的符号性互动,而是受古典经济学、行为心理学的启发,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对最大利益的追求,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交换行为。霍曼斯认为他的交换理论既可用于解释微观现象又可用来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