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一、中心论点的提炼指导(一)了解论点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1.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一)论点的定义论点,是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是对所阐述的内容作出明确判断的句子。(二)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要求1.正确: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2.鲜明:作者在文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的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3.严密: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议的人以可乘之机。(二)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要求4.集中: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5.深刻: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见解、能够深入的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长谈。6.新颖: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三.如何设置(提炼)分论点?1.定义:论证某一观点、某一事理,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将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2.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例如,2006年全国卷二的材料作文,有同学确立了这样的观点:读书是快乐的事,然后确立了三个分论点: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上边三个分论点中的第三条,“提高素养”实际包容了第一条的“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而“陶冶情操”与“高雅的精神活动”也有交叉,这就造成了逻辑混乱,思路不清。再如,还是上面的论点:读书是快乐的事,有同学确立了以下分论点:1、读书能使人解脱烦恼,振作精神。2、读书能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3、读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4、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上面的观点中第1点和第3点,有交叉,第1和第2应该先说2后说1,3和4最好是先说第4,然后再说3,如果1和3合并.比较合理的顺序是:1、读书能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2、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3、读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3.分论点表述的要求: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2.“分得开”,所列的几个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3.“理得顺”,所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1、概念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3、条件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5、层层推进法——并列分解对比分解递进分解4.常见的方法(或思考角度):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阐释内涵论证中并列的几个观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内涵的揭示与阐发,是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阐释内涵——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你来试试读谈骨气,请列出三个分论点。a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b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c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a勇敢是(面对___的___)b勇敢是(面对___的___)c勇敢是(面对___的___)1、现实生活:成绩、批评、责任2、社会观念:不公、权威、众人3、历史典故:临危受命、屡败屡战、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冒死直谏、独善其身2、因果分析法追问原因法——即问几个“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就是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分析理由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例::2000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提炼: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无须扩展。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1、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2、因为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3、因为人们评判事物时所持的标准不同。角度:为什么你来试试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手”,请列出分论点。1、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2、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找到学习的榜样。3、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获得巨大的动力。选择适当的对手,可以使我们确立坚不可摧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对手,可以使我们获得永不动摇的斗志;选择适当的对手,可以使我们铸就灿烂辉煌的人生.选择适当的对手3、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是探求产生中心论点这个结果的方法.是探究怎样做或怎么做的问题.中心论点:雕塑自我A、雕塑自我要懂得因材制宜。B、雕塑自我要懂得存精去粕。中心论点:让我们拥抱生命A、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珍惜生命。B、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挑战生命。C、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乐于奉献生命。探寻方法条件分析法角度:怎么办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例如: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提炼论点: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1、学会欣赏别人,要有坦荡的胸怀、虚怀若谷的作风;2、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3、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你来试试如要证明“学会欣赏别人”,请列出分论点。(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的角度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的角度3、条件分析法-----“怎么办”的角度5、层层推进法最常见的是按照议论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来设置分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谈意气(06湖南高考优秀作文)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找一找,此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总——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并列)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题目:谈意气开头:用三个排比句引入(李白、杜甫、毛泽东)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事例:李白、苏轼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事例:岳飞、文天祥、苏武、张骞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事例:邰丽华结尾(回扣论点,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1.释题入篇法一.议论文开头方法你寒窗苦读十余载,而我们只有90秒。——阅卷人箴言(一)中心论点提出的技巧1.释题入篇法在文章开头,就对标题或相关概念的含义加以解释和阐发,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释题入篇法”。这种开头方式往往使文章节奏舒缓,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例1:《舍生取义赞》我赞美“舍生取义”。因为“舍生取义”是千百万仁人志士的人生哲理,它激励人们为了真理和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它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崇高、圣洁,它使一切见利忘义之辈、苟且偷生之徒变得渺小、丑恶。阐释法的核心——对话题中心词进行说文解字阐释破题法例2:把常识装进口袋(09广东高分作文)“常识”,顾名思义,就是对日常生活有关方面的认识。游泳时,你需要有游泳常识,如热身运动、应急处理,等等,有了这些常识,你方能在水里游刃有余,做一只“鱼翔浅底”的水精灵!常识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法宝,它虽普通却“神通广大”。解释词语,判断定义举例提出论点2.开门见山法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例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