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10页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A.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B.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答案】B【考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均财节用”“量入为出”“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战争频仍要求各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也要求国家进行财税改革。材料中的“均财节用”“量入为出”“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等举措即适应了这种社会形势的需要,故B正确。A与史实不符,C不符材料主旨,D说法太片面,均不符合。2.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B.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C.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D.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答案】B【考点】九品中正制【解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贤有识鉴”“认真负责”。【解答】选择中正官的要求是“贤有识鉴”“认真负责”,强调除了道德,更重要的是“鉴人”能力,A项不全面;由于选择中正官的权力在中央,中央对中正官有严格的要求,故方便了中央自上而下地控制官员的任选,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世族”的不满情绪,九品中正制并非意在“安抚“世族,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对官员的考核任用的影响贯穿始终,排除D项。试卷第2页,总10页3.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这些思想主张()A.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继承发展B.是“心即理”主张的具体体现C.使儒学开始适应政治统治需要D.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答案】A【考点】宋明理学【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主要考查理学中的民本思想。【解答】通过材料“所以为民”“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心学思想信息,排除B;儒学思想适应统治需要是从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开始的,排除C;儒家思想反封建意识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排除D。4.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意在加强中央集权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是勤政爱民的表现【答案】B【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解答】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排除A;密折制度是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B符合题意,D错误;该时期西方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此时君主专制加强,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排除C。5.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D.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答案】C【考点】试卷第3页,总10页大众传媒的变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报刊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材料看不出政论性报刊已经成为主流。B.材料没有体现出清政府对报刊的管理不利。C.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报刊业的兴起正是当时社会变化的影响。D.材料没有体现出推动思想剧变。6.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加强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护五四运动史料迫在眉睫。这可以说明()A.研究五四运动收集官方文件为当务之急B.应把第一﹣手史料的整理保护作为重中之重C.史料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D.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大有可能【答案】C【考点】史料的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加强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护五四运动史料迫在眉睫”。【解答】官方文件是“有意史料”,虽然有很高的价值,但研究五四运动是全面行为,不能侧重一方面,故A、B项的叙述是片面的;收集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必要条件,因为史料是人们认识、解释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故C项符合题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历史,是为了提高研究历史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历史场景不能完全还原,排除D项。7.1937年8月冲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A.成为中共全国性的土地纲领B.壮大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力量C.形成了全国抗战路线的核心D.有利于开创敌后抗战新局面【答案】D【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特点来分析。【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并不是全国性的土地政试卷第4页,总10页策。B.材料中的土地政策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没有壮大正面战场的抗战力量。C.材料没有涉及到抗战的路线问题。D.中共开展的减租减息的政策,有利于团结地主和敌后其他力量抗日。有利于开创抗战的新局面。8.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这说明我国()A.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B.开始将科技纳入计划经济体制C.侧重于国防科技为中心的战略D.应对中苏关系中断造成的形势【答案】A【考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在1958年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四级科技管理机构,因此,较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得以形成,故A项正确;材料虽然阐述了国家各级科技管理机构的成立和调整,但并不能说明科技纳入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说明侧重国防科技,故排除B、C项;中苏关系中断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故排除D项。9.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这样的设想之上:“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不过,这样的设想却“十分脆弱”。“脆弱”的原因是()A.忽视其他阶层的存在B.过度强调公民人性的优点C.忽略各阶层政治素养。D.认为公职人员有绝对权力【答案】B【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过度强调“能力”和“爱国之心”,即强调公民人性的优点并理想化,故B项符合题意;古代雅典民主制度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与其他阶层无关,材料并没有体现各阶层的政治素养,故排除A、C项;公职人员必须按照雅典民主制度享有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D项表述过于绝试卷第5页,总10页对,故排除。10.有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运动时说:希腊学术复兴的主要收获是。思维方法从迷信教条变为按照逻辑进行独:立思考;民族文字诞生的主要收获是以活的白话文代替死的拉丁文;民族文学勃兴的主要收获是文学摆脱教会和教条的束缚。这位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运动()A.是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B.天主教的影响力逐步消失C.主要影响的群体是知识分子D.影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答案】C【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分析得出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复兴对知识分子的影响。【解答】依据材料可知,材料核心信息是文艺复兴运动对思维方法民族文字和民族文学的影响,这些都突出了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因为当时的百姓多数是文盲,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故C项正确。A项错在材料本身无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本身正确,但错在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11.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实验以失败告终,欧文也因此破产,但却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发展到顶峰。“发展到顶峰”表现在()A.坚持主张以异端的形式改造当前社会B.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设计未来理想社会C.主张保留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D.空想思想家对构建理想社会进行尝试【答案】D【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要求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特征来分析。【解答】A.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异端的形式的特点。B.材料没有体现出以手工工场为原型来设计未来世界。C.空想社会主义是主张废除私有制的。D.从材料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实践的表现,这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到顶峰的表现。12.1998﹣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9%,10.8%.2008﹣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0%试卷第6页,总10页和3.2%0这表明2008年以来经济全球化()A.获益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B.由快速发展期转入调整期C.促进了各国新经济的崛起D.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抵制【答案】B【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由快速发展期转入调整期。【解答】A.材料反映了2008年以后全球贸易出口增速下降,并未体现获益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排除;B.本题体现了全球贸易于2008年以后下滑,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由快速发展期转入调整期,正确;C.材料中并未体现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新经济的崛起,排除;D.材料中并未体现经济全球化,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抵制,排除。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933年7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国际白银协定》。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每年购银不超过3500万盎司,中国则承诺不出售1934~1937年销毁银元所得之白银。1934年6月,在美国国会内部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四分之一。1934年8月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摘编自卢宁编译《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实施法币布告》,国家四大银行取得了法币垄断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规定法币与英美国家货币挂钩。法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货币制度更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摆脱了外商银行对货币发行和货币定价的控制,国民政府四大银行真正获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摘编自郝慧泽、席林《略论中国近代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934年购银法》的主要危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四大银行在币制改革之后确立“中央银行”地位的理由。【答案】(1)危害:破坏《国际白银协定》;操纵世界白银市场;恶化国家经济形势;导致国际银价暴涨;影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