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安徽地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摘要:当前,全国各地发展速度普遍加快,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已经形成。面对日趋激烈的产业和区域竞争,安徽省要奋力崛起,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国内外经济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经济圈已成为左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国际竞争国内化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也进入了都市圈主导发展的阶段,长三角经济圈已迅速崛起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圈和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成为中国经济直接接轨世界的平台。安徽同长三角地区一衣带水,具有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安徽同长三角地区的差距在拉大。因此,全面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转换为竞争优势,是安徽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我省“东向发展”的背景下,重点对我省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关键词:长三角可行性产业梯度系数极化效应扩散效应Abstract:Atpresent,variouspartsofthecountryacceleratedthepaceofdevelopment;anewround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trendhasbeenformed.Facedwithincreasinglyfiercecompetitioninindustriesandregions,Anhuistrugglingtorise,wemustfurtheracceleratedevelopment.Domesticandinternationaleconomictheoryandpracticefullydemonstratethattheeconomiccirclehasbecomeaboutacountryoraregionandtheleadingforcesineconomicdevelopment.Atpresent,domesticandinternationalcompetitionhasbecomeincreasinglyobvious,therapi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havealsoenteredtheMetropolis-developmentstage,theYangtzeRiverDeltaeconomiccirclehasbeentherapidriseofChina'sfirstbigeconomiccircleandtheworld'ssixthlargestmetropolitancircles,asChinaWorldeconomicconvergenceplatformdirectly.Anhui,withanarrowstripofwaterintheYangtzeRiverDelta,andgeopoliticallocationandresourceadvantages,butbecauseofvariousreasonssuchadvantageshavenotbeenbroughtintofullplay.Anhui,with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inthegapwidening.Therefore,thefullintegrationintotheYangtzeRiverDelta,YangtzeRiverDeltaundertakethetransferofindustries,theindustrialdivisionoflaborparticipationintheYangtzeRiverDelta,theuseofitscomparativeadvantagesintocompetitiveadvantagesandistheonlywaytoAnhuispeedingup.Inthispaper,intheprovince-2-developmenttotheEastintermsofbackground,thefocusofourprovinceintotheYangtzeRiverDeltaeconomiccirclethefeasibilityanalysis.Keywords:YangtzeRiverDelta;Feasibility;Industrygradientcoefficient;PolarizationEffect;Diffusioneffect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崛起,一体化趋势日益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作为长三角近邻的安徽省,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1安徽地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背景介绍1.1安徽省经济发展情况介绍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十五”以来,安徽经济增速逐年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整体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安徽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上处于人口数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偏后的状态。表一安徽省与长三角省份2003—2007年GDP比较(单位:亿)年省份份安徽江苏上海浙江20033973.2012451.816250.819200.0020044812.7015512.407450.2711243.0020055375.8018272.129143.9513365.0020066184.7321548.3610296.9715742.5120077345.7025560.1012001.1618638.40从上表可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长三角经济区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2003年到2007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而且2007年长三角经济圈实现了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22.2%。安徽近几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2003年到2007年GDP的增长了84.9%,但增长速度和GDP总量方面还是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地区。处在东西部交汇尴尬位置的安徽人感到不能再这样等待和反复下去了,于是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向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体制机制东接,产业东联,市场东扩,实现与苏浙沪无缝对接,做苏浙沪产业转移基地,为苏浙沪大工业配套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策略。1.2长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3-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指在长江入海而形成的扇形冲积平原上,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和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完善的消费市场,具备成熟的服务体系,长三角正在吸引全球越来越多的眼光。2007年,长三角16城市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22.2%,而这个成就是三长角16城市用不到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出来的。长三角经济圈已经成为继珠江三角洲以后,中国另一个经济增长极。1.3安徽与长三角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安徽与苏浙两省紧邻,与长江三角洲同属于华东经济区,有着长期交往的传统,近年来双方的相互交往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安徽号称“吴头楚尾”,连江淮之间的语言也属于中国地方的“吴语”体系;330多年前,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明清时期皖南地区的徽州商人也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苏南的洞庭商帮和浙江的宁波商帮、龙游商帮,都与徽商有密切的联系,有的还传承着徽商亦儒亦贾的风尚,“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力于徽商的经营。进入现代、特别是当代,两地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人际交往就更为密切。可以说,安徽与“长三角”不仅地相连、水相通,更是人相亲、习相近,安徽在中部崛起中积极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也顺应历史的延承,符合人民的意愿。2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性2.1融入长三角是区域分工合理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可以更好地发挥两地的不同优势,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充分体现安徽的区域功能。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速度快,种类比较齐全,经济产值很高。但它们面临着厂地紧缺、劳动力资源匮乏、环保压力、原材料供应及销售网络组建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发展。而安徽省的产业规模较小,发展相对较慢,但安徽省在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交通便利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可以与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共同构建互动发展机制和新兴产业链,形成“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格局,共建工业走廊,把安徽省建成长三角城市支柱产业合作延伸基地。目前在长三角地区,不少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在长三角地区属于夕阳行业的加工制造业相对于安徽和其它中西部地区来说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安徽积极引进这-4-些行业,不仅可以提高安徽的技术水平和行业竞争力,还可以充分吸收安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之,安徽在中部崛起中积极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对安徽有利,对长三角也有利,双方因互利而互动,前途非常广阔。2.2融入长三角是安徽经济内源性动力不足和经济开放度低的客观要求各地区与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内源的现代化,一种是外源的现代化。安徽本地资金缺乏,内部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安徽虽然是教育大省,各类教育机构众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由于经济不发达、体制落后等原因,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成内源性动力不足的现状。安徽融入长三角,特别是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可积极利用长三角的资金、技术、人才来提升安徽的产业结构水平,加快安徽的经济发展,增强安徽经济的内源性动力。同时安徽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区位、信息化程度、经济结构等因素都不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安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投资区域和结构仍不平衡,外开放度仍偏低,外资经济虽然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对整体经济贡献仍不突出。这种外向型经济对安徽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融入长三角,传承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转移,正是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2.3融入长三角是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关系的客观要求中国长三角城市群是全球六大经济圈之一,是我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聚集了江、浙、沪三省市的“精英”城市,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有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市。仅2007年长三角城市就实现GDP突破4.7万亿元。安徽省与其一衣带水,实施“东向战略”,首先就要求我们融入长三角大市场,成为其一员。市场是配置资源、调控经济的一只“无形的手”,市场培育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与长三角地缘相邻、人缘相亲、产业相融、文化相通的有利条件,摈弃地方保护主义,降低门槛,把我们的市场链接上长三角大市场。在市场共建上,加快发展统一的商品市场和物流业,致力于把安徽建设成为长三角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区域性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2.4融入长三角是避免经济发展边缘化风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长三角地区在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模式下,各地与外部的经济合作、商品贸易等更容易在两省一市内部发生。同时,长三角省市凭借优越的条件,对资本、技术区带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形成了强大的“磁场”,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这一地。如果安徽不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就有可能成为一体化区域之外的边缘地,导致与发达省区的经济发展-5-差距不断拉大。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的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地位在不断加强,作为长三角的重要腹地,安徽在生产要素、基础产业等方面和长三角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融入长三角,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合作,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多得的条件。2.5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是安徽经济发展对人才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