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在本文中,笔者从身边的观课现象入手,罗列了平时耳闻目睹的小学英语观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诊断,并就如何提高观课的实效谈了些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观课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关键词】:小学英语新知呈现问题诊断技能提高观课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它是更新教学观念的主要渠道,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然而,笔者发现,当前的小学英语观课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观察的实效,极大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存在的问题1.被动观课、贫乏准备【现象1】清晨,我匆匆踏进校园大门,心里想着今天早晨有三节课(二、三、四节),第一节课可以做些课前准备。手机骤然响起,显示如下信息:来自教务处,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全体英语教师到多媒体教师听XXX老师的课,不得缺席!心中一紧,天哪!又得调课。一番波折之后,第一节课前2分钟总算“如愿以偿”地站在了讲台前。没有任何准备,教了11年英语的我看起来“镇定自若”,心中却极为不安。下课铃响,来不及懊恼与自责,急忙赶向多媒体教室。刚坐定,耳边便响起同事焦急询问声:“课题是什么?上哪个部分呀?”,看着他茫然无措的眼神,我无可奈何地说了声“不清楚,问问学生吧”。……【分析】案例中,观课教师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观课前临时接到“听课命令”,来不及做任何准备,急急忙忙赶到教室,似懂非懂的听,走马观花地看,疲于应付地记。既不了解授课教师,又不熟悉教学内容;既弄不清教学意图,更看不出教学问题,整个听课过程带着极大的盲目性,观课质量极其低下。“教务处”如若能够提前几天将观课的事情通知“我”,并要求我做好相应的听课准备(明确教研主题、熟悉教材内容、反思教学体验、构思教学方案等等),“我”也不至于落得“急如火燎”、“无可奈何”、“雾里看花”的境地,观课的效果也会好很多。2.手段陈旧、匮乏工具【现象2】笔者留心观察了最近一次某市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观课状况,并特别统计了观课教师所携带的观察工具,如下表:总人数携带听课本人数携带教材、教参人数携带录音笔等现代观察工具人数携带专门开发的课堂观察表人数1671621210【分析】和所有的科学观察一样,观课也需要凭借一定的观察工具,否则,观察效率低下,意义甚微。然而在本案例中,诸如教科书、教师参考用书这些最基本的观课工具,只有7%的教师带了,更不用说录音笔、专门研发的课堂观察表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5位教师“空手”前来,让笔者“钦佩”不已。因此,笔者提出作为听课教师在观课前的准备不仅包括对教材的熟悉、对课的构思,还应该涵盖对记录工具及辅助工具的精心选择,甚至是对课堂观察表的开发研制,从而确保观课的最佳效果。3.视点零散,缺乏主题【现象3】一次,笔者随所在区的教研员参加某校英语教研组的教研活动。首先:该组一位教师上课,另外四位教师借助专项课堂观察表对整节课进行了观察。接着,笔者、教研员和该组所有成员一道展开了以课堂观察为主题的沙龙研讨,以下是研讨实录片段:教研员:你们能介绍一下,你们分别在课堂上重点观察、记录了什么吗?教师A:针对此次课堂观察,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每个人在参考了“崔氏68视点”后专门确定了3-4个视点,进行重点观察。我确立的观察点是: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如何?教师讲解是否有效?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有何新意?教师B:我主要想通过观察来优化自己平时的英语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主要关注了:新知识是怎样呈现的?板书的设计有哪些特点、有效性如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形式及时间如何?教师C:我的关注点有: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有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如何?教师的语言素养如何?教师D:我观察了:教师提问的方式以及效果如何?学生的反馈方式及其效果怎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优生、学困生参与度如何?三个方面。笔者:观察的效果如何,有什么体验?教师A:还好吧!可能才开始这样的观察,感觉很匆忙,相信这样的活动举行多了,就会好一些。教师B:由于要观察的项目太多,记录不够精确。教师C: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就是特别累。感觉什么都观察了,又好像都没观察透彻!教师D:我觉得可能我的观察、记录方式存在问题,太满了,希望能找到快捷的符号记录系统。……【分析】以上案例中,好像四位观课教师是在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进行精确的课堂观察,由于“生疏”的原因,不善记录导致观察结果不太理想。其实,不然。从教师A的陈述中可以看出,从确定观察点开始他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导致每个观课教师需要独自观察的视点太多、太碎,根本无法完成。然而,纵观这四位教师的所有视点,便会发现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对“自主互助学习”的有了关注,如果课前能够进行商议,共同确定“自主互助学习”这样一个主题视角,并进行合理分工(一人观察:学生可以自主互助学习的时间有多少?一人记录:有多少学生参与自主互助学习活动?一人观察: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形式有哪些?一人关注:自主互助学习中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然后根据大家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再来研讨,相信每个观课教师都会收获颇丰。4.视角偏离,漠视学情【现象4】一节牛津小学英语6AUnit1Publicsigns公开课之后,某校教研组几位成员进行研讨,各抒己见:授课教师(张老师):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意图是…..,自己认为有这样几个较为成功的亮点……,当然也有几个环节处理的不够细致、缺乏层次,还有两个发音没发准、有几句话表达的不够准确,有语法错误。老师A:我重点观察的是教师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情况。张老师平均向学生提问23个问题,其中展示性问题17个,参考性问题6个。参考性问题所占比例为26%,证明张老师的提问质量较高。老师B:张老师在课堂里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简单评价的有18次,针对性评价0次,无评价5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眼神基本能注视学生,但是评价时目光已经离开学生,脸上没有笑容。老师C:张老师的语言功底不错,表达清晰、语音地道。值得我好好学习。教师D:授课教师肢体语言很丰富,表情也很生动,很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只是经常会把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让然觉得教态太过随意。教师E:张老师的的板书让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分析】乍看此案例,觉得5位观课教师观课很有水准:从教师的提问、课堂评价、专业素养、亲和力到教学板书,观课教师各有侧重、分析透彻、评价到位,充分反映出观课很有成效。然而,仔细斟酌一下,不难发现这五位观课教师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授课教师的身上,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没有给予丝毫关注,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论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应将视线更多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去,就本案例而言: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的如何,有没有主动提问教师?面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情绪波动如何?置身于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对于教师富有创新的小组PK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怎样?等等,这一系列的教学现象都可成为我们观察的视点。5.视野狭窄,无视生成【现象5】一次笔者带领所在学校的英语团队教师外出听特级教师沈峰课,课上不禁被其“相机引导,睿智生成”的教学艺术所震撼,课余便迫不及待地召集团队成员开展“即兴研讨”,记录如下:笔者:太精彩了!你们说说沈老师是预设好的,还是即兴发挥的?教师A:是呀!沈老师的课堂的确精彩!可你说的即兴发挥的那段在哪儿啊?笔者:好多地方!例如:当有个学生错把教室后的air-conditioner当作fridge时,沈老师并没有立即指正,而是问学生:“Whereisthefridge?Canyouopenthefridgeandshowuswhat’sinit?”学生立即认识到自己说错了,并立即自觉的加以纠正。教师B:没有注意到。因为对教材不是很熟,我整节课一直是“雾里看花”。当时,我正在想上个环节沈老师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呢?笔者:开始的时候,当沈老师得知班上有个同学叫Tom,并没有象平常那样问候学生,而是立即说道:“Oh,Where’syouroldfriend,Jerry?”随着学生的指引,班上还真有一个叫Jerry的男孩子,幽默的调侃一下子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这一段有谁记下来了吗?教师C:这东西要记吗?我从来只记录教学的环节,我的听课笔记脉络清晰!更何况只有几秒钟,当时我根本没在意,没听清楚!笔者:那么,班上有个学生没有英文名字,沈老师先通过询问“What’syourfavoritefood?”,接着用学生喜爱的“chocolate”为其命名的经典场面应该记忆深刻吧!教师D:啊!原来是这样的!我还一直在纳闷为什么那个小孩的英文名那么奇怪呢!不过,这东西无所谓,我向来只对新颖的设计亮点感兴趣!笔者:……【分析】这段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写实,面对沈峰老师精彩、睿智的课堂生成,一位教师因为教材不熟而错过;一位教师因为忙着记录而无暇关注;一位教师却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而忽略。笔者深深惋惜的同时,提出我们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设计、环节的衔接及目标的达成,而忽略由于意外事件激起、思维碰撞引发、师生互动生成的课堂上的精彩瞬间,而应应充分熟悉文本内容、预设教材二次开发、合理协调观课任务以及积极关注意外事件,从而更好地把脉课堂教学的动态进程,捕捉宛如昙花一现的课堂生成,获得更为真实、生动、深刻的观课体验。二、有效的对策1.菜单点课,激活主动观课的意识笔者纵观身边的听课现象,发现我们一线的教师很少时候能真正拥有观课的自主权,更多时候是课前被“临危受命”,对于观课的内容、授课对象、授课教师、研究主题茫然所知,极不情愿地一番走马观花,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笔者倡导菜单点课的观课活动:例如以教研组为单位预制一学期的观课单,观课教师按需点听;校内的骨干教师的点单课活动;校际间的互相点听骨干教师优质课的联谊活动;市区级教研采取“菜单式送教下乡”的活动等等,这样的活动因为贴近教师的教学的草根需求,尊重了教师的自主权益,从而能有效激活听课教师主动观课的意识,增强观课实效。2.充分预设,关注教材的二次开发传统的课堂观察观认为预设是上课教师的事,跟观课的教师毫不相关。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如果观课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则很可能曲解执教教师的教学意图、看不懂执教教师的教学流程,更不用说捕捉课堂精彩生成;抑或窥探课堂存在的问题了。因此,观课之前,教师应充分地熟悉教材内容、预设可用的教学资源及策略、积极关注基于教材基础之上的二次开发,这样才能在变化莫测的课堂上敏锐地捕捉师生互动中的精彩生成、犀利地洞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激起共鸣般体验的同时提出独具创意的教学建议。例如:笔者曾接到过一份十分特别的教研活动通知,通知中除了明示了此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综合板块教学)、形式(同课异构)、安排(两节课+研讨),还要求观课教师提前完成一份观课导案,内容见右表:在之后的活动现场,无论是签到时上交的观课导案,还是观课中笔者与别人的交谈,抑或是研讨时听课老师的发言,笔者都能深刻体会到观课教师犀利的眼光、创意的思维、以及独到的见解。纵然是精心打磨的两节课,观课教师仍然提出了“苛刻”的建议:有的针对G部分文本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方案,即让学生利用文本上的四个单词创编句子,然后让学生归纳一下还有哪些含有字母组合oo且发音为/u/的单词,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发音规律尝试认读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生词;有的提出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喜爱的节日的象征物为小组命名,小组之间借助移动象征物比赛的评价方式效果会更好些;有的认为板书可以设计成一课大树,树根写上Holidays,树干可以设计成不同的节日,树叶可以写上节日的主要活动或象征物;还有的甚至建议拓展运用环节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喜爱的节日自由分组,并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借助短剧、歌曲、游戏、韵律诗以及制作象征物等不同的形式展示所喜爱的节日。如此教研活动,其氛围之浓烈、成效之显著、体验之深刻,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无法忘怀!3.立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