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实验(液位控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实验二传感器、执行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在实际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二、实验要求编程实现系统液位、温度、流量等模拟量的数据采集以及比例阀开度的控制。三、实验步骤1、液位传感器的测试水箱内按要求注入不同高度的纯净水,测量数据填表如下:高度输出250mm200mm150mm100mm50mm万用表测量值(伏)2.772.091.480.890.30A/D口测量值(伏)2.872.191.410.830.36机内转换高度(mm)221.5175.4112.966.828.9相对误差(%)11.412.324.733.242.22、温度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如下表:温度计(度)15传感器输出电压(伏)0.77A/D口测量电压(伏)0.78机内转换温度(度)15.6相对误差(%)43、流量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如下表:脉冲数(个/秒)278274264256270流量(l/min)3.743.683.573.473.644、比例阀的控制实验数据如下表:控制量(伏)02.557.510测量值(伏)0.002.505.017.5210.03相对误差(%)000.20.270.3四、思考题1、用传感器测量过程变量的准确性如何?如果有误差,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修正?答:用传感器测量过程变量中,液位测量的数值误差较大;流量传感器的测量值由于没有理论值相比较,所以不知道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如何;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温度相差不大。用PCL-812PG板卡的D/A口向比例阀输出的控制电压值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很小。如果有误差,在后续中,我们人为的对误差进行补偿。分析高度传感器测量的结果,比实际液位高度低大约30cm。实验三系统动态特性的测试一、实验目的学习单容对象动态特性的实验测定方法。二、实验要求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液位对象的过程数学模型。三、实验步骤利用液位对象的液位与输出流量的关系建立其模型⑴测试系统结构如图3-1所示。进水出水图3-1利用液位—输出流量关系建立模型的实验原理图⑵原理对于液位系统,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有dthdAQQOi①式中:iQ—输入流量;OQ—输出流量;h—液位高度;A—水箱截面积;iQ、OQ、h分别为偏离某一平衡状态0iQ、0OQ、0h的增量。FTx计算机LT在静态时,OiQQ,0dthd,当iQ变化时,h、OQ也将发生变化,由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紊流情况下,h与流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为简化起见,作线性化处理。近似认为OQ与h在工作点附近成正比,而与出水阀的阻力2R(称为液阻)成反比,即2RhQO或02QhR②由①、②,消去中间变量OQ,再求拉氏变换得单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为:11)()()(22TSKASRRSQSHSWi③⑶关闭所有出水阀,向水箱内注水至260mm左右,然后按图3-1将出水阀旋开至适当位置,测量给定液位高度所对应的流量值,填入下表。并根据式③求液位对象的模型。h(mm)120160200240OQ(l/min)2.672.843.053.28)min/(9.173)05.328.3/()200240(2lmmR)min/(5.190)84.205.3/()160200(2lmmR)min/(3.235)67.284.2/()120160(2lmmR)min/(2002lmmR其中水箱的截面积mmmmA175190。16650000200)(SSW四、思考题1、分析可能造成模型不准确的原因。答:造成模型不准确的原因有可能有:液位传感器的准确度不高;流量传感器的准确度不高;为简化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带来的误差等。实验四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参数整定一、实验目的掌握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单回路控制方式。二、实验要求设计单容水箱的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实现液位的定值控制,并对系统进行参数整定。三、实验内容1、按照图4-1,在组合式实验装置上通过选择管路,构造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进水出水图4-1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图2、画出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3、根据液位对象的数学模型,选择系统的采样周期ST0.5s4、运用经验法确定数字调节器的参数实验次数调节器参数性能指标CKITDT00St10.510.12112m2110.1168m40s3210.1104m8s4220.1155m520.50.17.82m52s620.50.57.34m20s计算机LIM—液位调节器流量阀水箱液位检测变送器液位设定值实际液位值720.50.28.33m57s对于选择调节器参数CK、IT和DT值,对比上面多次实验结果,当CK=2,IT=0.5,DT=0.1时,控制效果最佳。对比1、2、3组实验数据,比例系数CK越大,控制作用越强,抑制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但是CK过大,容易引起被控量的振荡,使闭环系统部稳定。对比3、4、5组实验数据,发现随着积分时间常数IT减小,积分控制作用有利于减小误差,减小超调量,缩短控制时间。但是积分时间常数IT不宜过小,否则系统稳定性有所下降。对比5、6、7组实验数据,没有明显看出积分控制作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书本上说微分是按偏差的变化控制的,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抑制超调。四、思考题1、在控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为了提高控制效果,你在控制算法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在实验中,我们组的液位传感器的测量有较大误差,机内转换高度与实测值相差大约在30mm,所以对液位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误差补偿。由于我们先前学习的是计算机语言室C++,本次编程用的是C语言,我们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编程语言方面的问题,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为了提高控制效果,我们小组采用了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可以适当减小超调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增量只与最近几采样值有关,容易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另外,采用了过限削弱积分法,及当10)(ku时,10)(ku,当0)(0)(kuku时,。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