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卷(期末考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9页2019年中考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归雁入胡天。(王维《使之塞上》)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⑥杜甫在《春望》中写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⑦《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2)默写杜甫《望岳》后四句。(4分)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当光华沉淀于静谧的晨野,让时光之雨洗涤尘埃,静守在一方天地,在文字中沉淀自己。那时,再回归于诗酒田园,于宁静一隅,煮一壶淡茶,笃定自若地与书月下对饮,布衣粗粮,都yùn藏着从容岁月的极至美好,令人悲悯感恩。好书如月,难道不足以去品读一生吗?(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静谧.()洗涤.()yùn藏()(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3)“笃定”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西游记》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人名)。这部作品也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其中唐僧的历史人物原型是。(2)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A,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以上文段出自《西游记》,文中的A是,它被观音收服做了。4.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夫子言“不学礼,无以立”。宿城第一初级中学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1)学校讲围绕“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活动一:举行“文明礼仪”征文比赛活动二:活动三:(2)学校要拍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宣传短片,请参照示例为提供的一组镜头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示例:[镜头]课间,一个正在校园广场散步的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歪倒在地的垃圾桶扶了起来。[画外音]扶起的是垃圾桶,扶正的是公德心,传播的是文明。[镜头]不知是谁忘关了洗手池的水龙头,水一直哗哗地流着。第2页共9页[画外音]。(3)10月15日下午2点,教务处要在多媒体教室召开各班级班干部会议,布置“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活动相关事宜,请为教务处写一份通知。(4分)(4)活动中,林琳同学写了一篇有关“文礼仪明”的文章,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3分)文明的美丽发自内心,令人惊艳,文明的魅力来自素养,令人回味,文明是人的品格积于一身的体现。【A】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B】它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①【A】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2分)②【B】处画线句句式杂糅,应删去“”。(1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22分)开在心灵的荞麦花张西武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而此时的我就像这酷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跟母亲在农田里拼命劳作。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能吃上一顿面食是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于是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劳作。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种完了,虽然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儿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你还是去复读吧,你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务农的苦,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我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落下泪来,母亲为了这点儿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做一碗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长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努力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完成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想起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5.根据文章思路和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及“我”的情感变化(3分)第3页共9页名落孙山,暴怒无常→→→(见母)月下劳作,心酸落泪→6.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1)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我试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依然杂草丛生....。(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7.结合全文内容,在结尾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能升华文章主旨。(3分)8.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荞麦”在文中的作用。(6分)【二】(18分)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高昌①4月23日已经过去了,“世界读书日”所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动着。“世界活动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②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磋,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和曲折的探索。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丰稔的收获。③读书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写给小儿子的一首绝句,朴素亲切,满含哲理,尤其是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④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情操是一种美好陶冶……一位名叫李时可的诗人写的一首《舟中夜闻读书》中说:“临谿一舍竹疏疏,舟过时闻夜读书。姓字是谁何必问,定应不是俗人居。”诗的意思是说在临近小溪岸边看见一间农舍隐在朦胧的竹林里,乘船走过的时候不时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诗人说不用打听这是谁的家,通过那琅琅的夜读声,就能猜到这里肯定不是一个鄙俗的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巧妙地说明了读书使人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道理。读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可以感受廉耻是非,可以升华情志操守,也可以友朋孝亲睦邻。⑤。唐代诗人杜荀鹤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宋代诗人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些恳切真挚的声声教诲,都是劝人加紧学习,勤奋精进,不能放松自我,懈怠光阴。但今天的读书,已不局限于纸质传统载体,阅读途径也已更加丰富和多元。手机APP、电子出版物、微信读书、QQ阅读等等各种古人没有见过的阅读方式,使我们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轻快。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饘粥不继的艰辛,现代人的读书条件是多么轻便和舒适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和努力呢?⑥读书热是好事,但也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虽然过去了,但是对爱读书的人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啊。(选自《中国文化报》2017年4月27日,有删改)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1.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12.根据文意,仿照②③④段画线句,为第⑤段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3分)13.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第4页共9页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蟫,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14.作者认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满含哲理,至今犹有现实意义。请结合诗句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4分)【三】(15分)全文①环滁皆山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1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B.佳木秀而繁阴秀:草木茂盛C.民方以为忧方:刚才D.甲子又雨雨:下雨16.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雨麦于岐山之阳B.而不知人之乐而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