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植物的生命周期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针对植物不同的生命周期开展讨论、比较和交流,并引导学生归纳植物的生命周期。2、指导学生搜集植物生命周期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渠道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西红柿的生命周期。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的交流。2、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西红柿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交流、归纳西红柿的生长周期。活动器材:西红柿各部分(果实、种子、幼小植株、成熟植株等)磁性贴画。活动二:认识马铃薯的生命周期。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马铃薯不同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开展比较、讨论。2、引导学生交流、归纳马铃薯的生命周期。活动器材:马铃薯的两种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活动三:交流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实例。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针对课前收集的植物不同生命周期的资料进行比较、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许多植物有多种生命周期。2、组织学生观察具有多种生命周期的植物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交流植物不同的生命周期,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活动器材: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植物多种生命周期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认识西红柿的生命周期。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交流:交流各自的认识。观察:西红柿各生长阶段图片。归纳:西红柿的生命周期。交流:其他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的生命周期。学生交流各种想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自己归纳植物的生命周期。(二)认识马铃薯的生命周期。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交流归纳:交流芽眼的作用,归纳马铃薯的生命周期。讨论:马铃薯能否用种子繁殖。观察:观察马铃薯由种子开始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交流:交流各自的认识。归纳:马铃薯生命周期的特点。组织学生观察马铃薯的芽眼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不能食用发芽的马铃薯,否则对人体有害。学生对马铃薯由种子开始成长这一生命周期不很了解,教师应通过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观察,并开展交流,加深学生的理解。(三)交流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实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交流:课前收集的植物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料。观察交流:观察植物具多种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并进行比较,开展交流。收集资料: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在课前收集资料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如启发学生对某一些植物开展收集。教师应准备图片或录像,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种子繁殖、形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种子实物、种子萌发的录像及比较、讨论、交流,认识种子的构造、作用、形成过程。2、组织学生种植植物,认识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3、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讨论、小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记录方法描述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4、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或模型或录像,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了解花的结构、传粉的不同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花的不同特征,从而认识种子的形成过程。5、组织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观察、推测花的类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种子的构造。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蚕豆等植物种子实物或图片,组织学生开展比较、交流,认识种子的基本构造。活动器材:蚕豆等植物种子、各种植物种子构造的图片。活动二:交流种子的作用。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种子的相关录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种子的作用。2、在观察和交流中,引导学生充分表述。活动器材:介绍种子作用的录像、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活动三: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针对种子萌发的条件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并开展较长时间的观察并记录萌发过程中种子各部分的变化。2、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各自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3、观察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加强学生理解。活动器材:植物种子萌发的录像。活动四:认识花的构造。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花的构造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认识花的构造。活动器材:桃花的结构模型或示意图。活动五:认识花受精的过程。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两性花、单性花的图片或模型及花受精的示意图或录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认识花受精的过程和不同特点。2、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并展开充分的交流。活动器材: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图片、花受精的示意图或录像。活动六:认识花的不同传粉方式。活动目标:1、组织观察虫媒花、风媒花的图片和传粉的示意图或录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虫媒花、风媒花的特点和传粉过程。2、出示各种花的图片组织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根据花的特点,推测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帮助学生认识花的特征与花粉传播的关系,进而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安全使用氧气十分重要。活动器材:虫媒花和风媒花图片、传粉的示意图或录像、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三、教学过程:(一)认识种子的构造。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讨论:观察各种植物种子,讨论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观察记录:将浸泡后的蚕豆种子进行解剖,观察种子的各部分。用图画记录观察的结果。实验:对干燥和浸泡后的种子开展对比实验,并进行交流。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种子以供观察并记录(结合活动册P1)。进行比较实验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干燥种子的种皮和浸泡后种子的种皮的差别,帮助学生认识其作用。还可挤压浸泡种子的子叶(蚕豆豆瓣),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认识子叶的营养物质。(二)交流种子的作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自然环境是否一直有利植物的生长。植株和种子哪个更能适应环境。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理由。介绍:植物利用种子抵抗不利环境影响,保护植物种群的实例。归纳:种子的作用。介绍植物种子作用的实例时,要让学生充分介绍自己收集的各种资料。归纳种子的作用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植物的种子比植株更能适应不利的环境,对植物繁衍、保护种群具有很大的意义(三)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思考: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并开展预想。设计交流: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进行交流、完善。实验:开展实验并进行记录。交流:实验的过程、结果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化。在本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经历提出预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结合活动册P2)。在学生交流实验过程后,教师可出示种子萌发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直观、动态的理解。(四)认识花的构造。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桃花结构模型或示意图。交流:交流花的构造。如没有足够的模型,教师要提供较为详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五)认识花的受精过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两性花、单性花的图片或模型。讨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不同特点。观察:花受精的示意图或录像。交流:花的受精过程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小结:种子的形成过程。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充分让学生表述。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植物传粉的不同形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及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归纳种子的形成过程。(六)认识花的不同传粉方式。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虫媒花、风媒花图片。讨论:虫媒花、风媒花的特点。观察:虫媒花、风媒花传粉的示意图或录像。交流:虫媒花、风媒花传粉过程。游戏:出示各种虫媒花、风媒花的图片,观察特征,猜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介绍:学生收集的其他资料。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交流发现的现象,帮助学生领悟虫媒花、风媒花与其传粉方式相适应的特点,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时,应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引导发现其他问题,鼓励继续开展探究。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种子的传播、非种子繁殖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收集资料等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从而了解果实(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式间的联系。2、组织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推测种子传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观察、收集资料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4、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种植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交流,了解植物除利用种子繁殖新植株外,还可以利用根、茎、叶等繁殖新植株。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植物种子(果实)的特征。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收集的植物果实或种子,比较它们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活动器材: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子。活动二:了解植物种子(果实)的传播方式。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针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开展讨论,推测这些种子的传播方式,并按种子传播方式进行分类。2、通过观察种子传播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了解果实(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式间的联系。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种子传播的图片和录像。活动三:交流水仙花种植方法。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种植水仙花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充分的交流。活动器材:课前调查的资料。活动四:介绍非种子繁殖的方式。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非种子繁殖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交流,认识各种非种子繁殖的方式。2、组织学生针对收集的资料开展交流。活动器材:各种非种子繁殖的图片和录像、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活动五:体验种植活动。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尝试种植各种植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活动器材:活动册、太阳花、生姜、宝石花等。三、教学过程:(一)观察植物种子(果实)的特征。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比较:观察收集的植物种子(果实),比较种子特征并进行交流。观察种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比较各种种子的特征并充分的交流(结合活动册P3)。(二)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学生活动指导要点(三)交流水仙花种植的方法。学生活动指导要点交流:种植水仙花的方法和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开展交流,(四)介绍非种子繁殖的方式。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其他的繁殖方法。交流:各自的认识并举例说明。观察:其他非种子繁殖的图片或录像。比较:各种非种子繁殖方法的不同点。交流归纳:各种非种子繁殖的方式。在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利用图片或录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观察、比较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各种非种子繁殖的方式及其特征。学生的种植活动可在课堂中布置,在可后进行种植。(五)体验种植活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种植:1、种植生姜并记录(完成活动册P4)。2、设计宝石花的种植方案,并实施、记录(完成活动册P5)。3、尝试用不同方式种植太阳花。学生的种植活动可在教学中先行开展讨论、交流,以完善和确定种植和记录的方法。然后在课后实施种植活动并做好记录。种植活动进行一段时期后,应组织学生针对各自的种植过程进行交流。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植物的适应性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校园及周边植物,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环境要素,及它们的生长状况与环境的关系。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特点,了解一些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体会植物适应性对植物生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植物的能力和对植物的探究兴趣。3、初步建立植物与环境的联系观点,形成用系统、联系思想观察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植物适应环境的各种本领难点:比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异同,并从中体会植物的适应性。三、活动设计:活动一:校园考察活动目标:1、通过校园活周围小区的植物考察,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感悟植物生长与环境的联系。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录与分析能力。活动器材:记录表、有关测量工具(直尺、软尺等)。活动二:比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不同。活动目标:1、通过亲自剖析、比较,发现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不同之处,感受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本领。2、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探究能力和对身边植物的探究兴趣、关注意识。活动器材:野草、慈姑(或小青菜、茭白、菱等)、记录表。活动三:各种环境下的植物适应性本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