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沿革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三、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沿革(一)京津冀概况京津冀原本就是一家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有着良好合作基础和广阔合作前景,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概况:2013年末:北京: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天津:面积:11946.88平方公里;人口:1472.21万。河北: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700万,常住人口7280万。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约1.2亿,总人口占全国的7.98%;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的2%。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9%。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个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从规模上看,北京、天津与河北三地总人口数超过1亿人,这个数字在世界人口排名中,也仅落后于十几个国家。三地总面积达21.6万平方公里,大于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主权国家面积。产业分布特征。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力资本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人才大量集聚,主要做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围绕教育、文化、科技等核心资源来发展壮大产业。天津有非常好的工商业基础、制造业基础,在先进制造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等加工环节具有优势。河北省基本上是以钢铁产业、煤炭产业、电力产业、轻工产业为主,即第二产业为主导。京津冀三地都有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有着自己的显著特征。内在动力现在京津尤其是北京,各种要素已由“虹吸效应”变为”外溢辐射”。(二)从“单相思”到“三厢情愿”京津冀一体化的曲折历程四大攻坚战:河北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省委八届五次会议提出: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下大力量把县城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简称“四大攻坚战’)2013-12月18日,省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四大转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四大转变——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转向更加注重人民得到实惠;从牺牲环境的发展转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转向更加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从城乡分割、区域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四化同步,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梦:2013-12月18日,中共河北省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在石家庄开幕,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作重要讲话。他提出,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三个河北”向全省人民传递出河北今后的发展方向,明确阐释“河北梦”的内涵,构建明日河北的美丽愿景。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障碍从内部因素看,我省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制约因素:一是资源依赖型和政府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弱化了主动融入京津的主动性。二是由于我省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缺乏对接平台,与京津产业对接产生错位。产业梯度落差过大,甚至形成“产业悬崖”,很难形成平稳衔接的产业链条。三是由于长期受政治、历史等因素的惯性影响,我省从属经济的特征比较明显问题:是保稳定还是促改革、发展?是互动还是要带动?是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怎样建立?四是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京津已经成为河北省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集聚效应——扩散效应(虹吸效应)(回波效应)五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我省与京津在合作中的谈判地位不平等,处于不利地位(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突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习近平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示: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使北京的同志豁然开朗,北京要克服行政辖区惯性思维的束缚,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部署,适应国家改革发展要求,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天津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多赢之举,条件得天独厚,时机已经成熟,河北要把握好战略定位和历史机遇,在区域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张高丽强调: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突破口2014-05-16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5月15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并邀请长三角、珠三角有关省市参加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张高丽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环境生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要坚持统筹兼顾,把大气污染防治放在区域协同发展全局中谋划设计,与协同发展的各项措施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与区域协同发展同步。要坚持联防联控,更好发挥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作用,加强协同治理、统一措施行动。要坚持改革创新,建立统一的区域产业准入和环保政策体系,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质量好转提供保障。要坚持科学治理,加大先进治理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广力度,增强科技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撑能力。要坚持落实责任,建立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通过严格考核奖罚促进治理任务的落实。张高丽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率先突破重点领域科学务实有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张高丽指出,要深化研究论证京津冀区域和三省市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职责”,合理分工,优化配置,并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协调衔接。要加快实施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着力推动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构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挥重点治理工程带动作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形成区域良好生态格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承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要尽快完善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为编制总体规划奠定坚实基础。4月11日上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省委书记周本顺主持会议并专门就更好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讲了具体意见。郭金龙强调,推动京冀合作,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不等不靠,尽快把能干的事先干起来,把形成共识的项目落到实处,重点要切实抓好交通一体化、产业链分工合作、生态环境建设这三件事,在规划对接、资源共享、协作机制三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让协同发展的成果更好更快地惠及人民群众。一是切实做好规划对接,积极配合国家层面的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修改中注重与协同发展规划相衔接,引导首都的功能向河北疏解、产业向河北挪移,促进更多要素和资源向河北聚集。二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三是认真抓好产业对接工作,发挥好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曹妃甸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北京汽车、农业等在河北发展,共同建设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总结大气联防联控经验,继续在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完善合作机制。五是做好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划布局。六是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在沟通中形成共识,聚焦重点,努力实现规划上相互衔接、建设上相互配套、政策上相互协调,形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长期、稳定制度安排。8月24日,河北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学习考察签署5项协议深化津冀务实合作合力推进协同发展河北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学习考察。两省市签署共同打造京津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等5项协议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孙春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津冀来讲,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两省市在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生态环境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协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服务河北,拓展合作空间,实现共赢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协同发展各项协议。要从能做的事情做起,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健全合作机制,密切沟通协作。对已确定的项目,要明确工作时限,细化分解任务,形成具体方案,加强工作督查,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盯、有人干,确保落到实处。二是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引领作用。要积极配合编制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在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大任务、重要举措等方面达成共识,更充分地体现中央的要求和区域发展的要求。要进一步密切合作,共同争取国家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切实加强产业和人才合作。与河北深化产业对接,深化人才培养和使用合作,共享优势资源,推进高端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集群集约发展。共同建设好津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全面加强与河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四是积极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要探索与河北建立统一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权交易、技术研发、创业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权益保障、协作配套、统筹互助机制,推动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各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把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的各项政策延伸到河北的重要区域,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完善区域口岸通关模式,进一步提升海港空港承载能力,更好地为河北的客货运服务。座谈会后,孙春兰、周本顺共同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揭牌。张庆伟、黄兴国代表双方签署了两省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京津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框架协议》《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交通建设7月2日,京津冀三地交通主管部门就三地交通协调发展规划进行了磋商,将出交通一体化方案,并分几段实施,其中包括路网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等。路网是按照近远期规划加紧建设三地公路网络;服务方面则包括一卡通互通等;客运线路优化,则是三地交通部门进行协作,可能考虑对重复的线路进行调整。产业对接7月31日,北京市与河北省的负责人在两省市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签署了七份区域协作协议及备忘录,涉及曹妃甸产业园、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在河北的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两地在交通、市场、物流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这也意味着河北承接首都外移产业思路成形。北京与河北省签署合作协议及备忘录,分别为:《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协议》《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共同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协议》《共同推进物流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文件。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工信厅与北京市经信委已经组织了北京的27个园区与河北的57个园区分批进行了4次产业对接,同时还穿插了家具、锻铸造行业、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专业对接。海关一体化5月,海关总署出台《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将通过建设一个中心(区域通关中心),搭建四个平台(统一申报平台、统一风险防控平台、统一专业审单、统一现场作业),实现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的一体化作业;同时,京津冀海关将在保税监管、打击走私等业务领域,同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首先在北京海关和天津海关启动实施,10月份前扩大至石家庄海关,实现京津冀海关的全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