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一带一路(带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学科热点关注一带一路【热点解读:一带一路】【古代史:边疆管理与古代中外交往】一、丝绸之路的发展(一)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二)丝绸之路开通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汉武帝时,开通了从广东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二、边疆管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将不仅仅在于有多少投资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世界带来一股新的潮流,让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经济繁荣,而非军事霸权,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另一条主轴。【西北】今新疆地区,西汉张骞两次出使,后开通丝绸之路前60年,设西域都护,从此,此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此地区管辖。【东南】1、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抗倭2、今台湾地区,元朝叫琉球,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占台湾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康熙设台湾府疆域东南包含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如钓鱼岛3、澳门:明朝中后期,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中考历史学科热点关注三、古代对外交往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是欧亚的重要通道;2、隋唐时期与七十多个国家友好往来,尤其同日本、印度等国家来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回国后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著有《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3、辽、宋、金时期,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宋朝设市舶司,管辖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A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B造船业发展:C政府鼓励设立市舶司管理;D指南针的应用。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4、元朝的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来自亚、非的商人和使节络绎不绝,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并著有《马可波罗行纪》;5、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戚继光抗倭;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6、清朝:1624年(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从而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近代史:边疆管理与近代中国屈辱外交】一、边疆管理二、近代中国屈辱外交1、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3、20世纪70年代,英俄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4、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这个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战胜国;【西北】近代史19世纪70年代1、中亚浩汗国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侵略该地区,2、清政府派左宗棠武力收复,并设立新疆行省加强管辖3、俄国直接侵略该地区,并占领伊犁地区,清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但割让了大片领土。【东南】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岛【东南】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岛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与日本(国家)签订《马关条约》占领台湾。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与祖国大陆分离中考历史学科热点关注7、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8、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9、1931—1945年日本发动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1942年中国参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0、抗战胜利后,美国扶植蒋反共;国民党统治时期,投降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现代史:祖国统一与新中国的外交】一、祖国统一1、台湾问题: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2、香港、澳门的回归二、新中国的外交1、新中国成立初: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⑵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实行外交孤立政策;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为此进行抗美援朝;阻挠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两国的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⑵1954年4月--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⑶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⑴中美建交:原因: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过程: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1971年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⑶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出现了同中中考历史学科热点关注国建交的热潮。4、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⑴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⑵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5、21世纪初的外交:⑴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⑵2001年,中、俄、哈、吉、塔五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⑶2001年11月,这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⑷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三、新旧中国的外交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发愤读书,准备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等。四、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根本原因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习近平重要观点解读】1、习近平提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解读:建设“一带一路”,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构建开放新格局助推区域大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解读: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中考历史学科热点关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新丝路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解读:“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它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