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裴春亮事迹裴春亮,男,39岁,中共党员,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委会主任。裴春亮个人出资3000多万元,无偿为全村群众建设一个新村。他说:“我虽然富起来了,但是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裴寨村,不能忘记对我恩重如山的裴寨人。”裴春亮从修理电器起家,办过商店,开过饭店、照相馆,经过10多年的拼搏,成为集饭店经营、机械铸造、矿业开采于一体的农民企业家,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2005年,裴寨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乡亲们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裴春亮身上。这时的裴春亮已在县城买了房子,很少回村居住。即使这样,裴春亮仍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不负众望,个人先后投资400余万元为村里建学校、装路灯、修道路、打水井。对于裴寨村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他出钱给予2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村里基础设施有了改善,可60%的村民还住在30多年前盖的土坯房里。2006年初,经过深思熟虑,裴春亮决定个人投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2008年底,一个包括敬老院、幼儿园、体育场、超市在内功能齐全、整洁美观的裴寨新村建成,全村135户群众喜迁新居。为了“不让村民住着新房子,过着穷日子”,在建设新村的同时,裴春亮以多方引资、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筹资4亿元,兴建了一座环保节能水泥厂。2008年5月,第一条日产4500吨的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水泥厂的投产,不但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每家每户还成了企业的股东,实现了多年的致富梦。今年春季,河南遭遇严重干旱,裴春亮个人投资700多万元,修建了8公里长的引水渠,彻底解决了本村及附近10多个村2500多亩小麦的灌溉问题。裴春亮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7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向裴春亮同志学习活动。2006年以来,裴春亮先后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杨绍军事迹杨绍军,男,64岁,湖南省常德市阳光孤儿院院长。杨绍军13年收养了360名孤儿。1982年开始,杨绍军就靠酿酒、养猪挣的一点钱,收养了7名孤寡老人。为老人送终之后,一次,他偶遇几个孤儿。他想,要是能帮上这些孩子一把,或许能改变他们的一生。于是杨绍军卖掉小酒厂,还借了16万元,于1996年3月筹建起了常德市阳光孤儿院,首批收养了26名孤儿。杨绍军说,孤儿院之所以取名为“阳光”,就是要让孤儿像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享受党的温暖阳光,茁壮成长。孤儿李侠12岁开始流浪。进院时他经常尿床,杨绍军听说吃狗肉能治尿床,就买来炖给他补身子。李侠慢慢养好了身体,还像哥哥一样照顾孤儿院的弟弟妹妹。后来,品学兼优的李侠考上了澳门科技大学。2005年,李侠突发肾功能衰竭。心急如焚的杨绍军连夜赶到澳门,与学校协商把李侠接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五医院进行抢救,挽救了李侠的生命。孤儿院自1996年建成以来,收养来自全省老少边穷地区、灾区孤儿以及服刑人员特困未成年子女共计360余名。孤儿们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他们中有的考上了北京大学研究生,有的参军入伍,有的成为人民教师,如今在院的235名孤儿入学率达100%。13年的时间里,杨绍军直接用于孤儿的费用超过1000万元,用于其他社会救助、捐款的费用达120余万元。杨绍军先后获得联合国爱心工程奖、首届中华慈善奖、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当选为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助人为乐模范陈光标事迹陈光标,男,41岁,致公党党员,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看到别人有困难,马上发自内心的就想去帮助他。”陈光标常说这句话。创办公司第一年,盈利不到20万,他捐款3万元救助安徽一名白血病患儿;第二年,盈利不过60万,他又拿出28万元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2005年6月,陈光标在电视里看到青海玉树的孩子们坐在地上上课,第二天就奔赴青海实地考察,并将原计划捐建20所学校增加为46所。他还捐建了10所乡村卫生所,捐赠了500套教学电脑和3000套校服。“5·12”地震后仅两个小时,陈光标就亲率抢险队,开动推土机、挖土机、吊车等60辆重型机械设备,千里驰援救灾一线。他冒着余震、泥石流和山体坍塌的危险,参与打通了通往北川、汶川和映秀的生命线,推出了映秀镇的直升机停机坪。他帮助清理楼板、废墟,救出群众130余人,掩埋遇难者遗体近万具,给沿途遇到的灾区群众发放100万元现金。他还组织部分机械参加唐家山堰塞湖导流明渠开挖,并在救灾结束后将所有工程机械设备捐给当地政府。2009年春节,陈光标率领企业家慰问团来到灾区,捐赠3000多万元现金和3100万元物资,其中陈光标个人捐赠300万元现金。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他再次赶往灾区,捐赠了200万元现金和2000台电脑。至今,陈光标已向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过亿元。陈光标连续4年获得中华慈善奖,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赵永录事迹赵永录,男,72岁,黑龙江省桦南县阎家镇桦木岗村村民。1960年,赵永录只身一人来到了倭肯河边开地种田。倭肯河桦南段人烟稀少,河上一直没有桥,常常发生村民因过河种地、上山砍柴溺水身亡的惨剧,看到一条条生命被河水无情吞噬,赵永录自己做了一条小船,开始义务为村民摆渡。这一摆就是49个春秋。49年来,无论是锹镐锄犁还是农药化肥,只要船上能装得下,赵永录都会帮着运过河;需要过河的人,不管认不认识,上船就行。每天清晨4点多,天刚放亮,散发着薄薄水雾的倭肯河上,便会出现一只小木船,一位身体结实、皮肤黝黑的汉子默默地撑船运送两岸乡亲过河,几十年如一日,分文不收,风雨无阻。每年开春和初冬的时候,河里无法行船,赵永录照样每天守望在河边,怕有人步行过河发生意外。自有了他的摆渡和守护后,倭肯河段再没有发生村民溺水身亡的事。近半个世纪以来,赵永录摆渡的身影成为倭肯河畔不变的风景。依兰县团山子村民张永州说:“我家的地就在河对岸,以前我父亲乘赵大爷的船过河种地,后来我们爷俩一起乘船。附近四个村里有不少家都是这样的,赵大爷是我们的恩人。”1998年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赵永录用小船把附近受到洪水威胁的居民一家一户安全转移,等他回到自己的窝棚时,老伴已经被洪水逼到了炕上,再晚一会儿,炕就要被水泡塌了,后果不堪设想。当他满怀内疚地拉起老伴往外走的时候,老伴一句话深深感动了他,“等水退了,咱就回来,还摆渡,还不要钱,我知道你是真掏心窝子地惦记大伙儿啊!”倭肯河水与岁月一道静静流淌,默默地见证着赵永录几十年如一日的善行义举。他无儿无女,却悉心养育了在倭肯河畔捡到的两个弃婴。如今两个孩子已各自成家,生活美满。1994年初冬,邻村村民杨永新赶牛车拉柴火过河翻了车,赵永录听到呼救后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将杨老汉救上岸时,赵永录的身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茬儿。2009年春,他又收养了双鸭山一对生活窘困、身体多病的父女,管吃管住,还承担了父女俩的医药费,孩子的父亲感动地跪在地上说:“您就是我亲爹,孩子就是您的亲孙女,我和孩子世世代代都会铭记您的大恩大德。”2008年,赵永录被评为感动龙江人物。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赵广军事迹赵广军,男,32岁,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街道办事处办事员。1998年以来,赵广军累计从事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帮助近1万名服务对象、捐献13万余元。在他的帮助下,1200多名误入歧途的问题青少年走回了正道,200多个有自杀倾向的人找回了自我、重获新生。他与沉迷网络、夜不归宿的孩子交朋友,让他们开始正常健康的学习生活;他为帮助“问题少年”离开团伙,被人打得伤痕累累;他每月收入仅1800元,但资助孤寡老人和问题少年时毫不吝啬。为了省钱,一年四季他都只有两三套换洗衣服,即使在冬天,也经常穿一件衬衣,鞋子穿烂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帮助了60多位孤寡老人。赵广军2004年底自费开通“生命热线”,专门为生活中遭遇不幸和承受巨大压力的人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生命热线”开通后,最多时一天有160多人求助。凌晨两三点经常有人打来电话求助,有的连续通话20多个小时也不肯放下电话,有的还将委屈绝望的情绪发泄到赵广军身上。无论何时,赵广军都不拒绝倾听,他每天睡眠常常不足4个小时。通过“生命热线”,赵广军成功地挽救了数百名欲自杀和准备行凶的人。2008年初,赵广军组织志愿服务队慰问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外来务工人员,劝导他们留穗过年或延期返乡。汶川特大地震后,赵广军组织志愿者探望来自四川灾区的伤病员。由于常年劳累,饮食起居没有规律,赵广军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炎等多种疾病,在帮教问题少年的过程中,他几次因为高血压而晕倒,醒来之后又继续工作。2005年他因劳累中风住院,医生告诫他好好休息,但他依然坚守“生命热线”,还拖着不能走的右脚进行志愿服务。赵广军先后获得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改革开放30年感动广东人物提名奖、广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孟祥斌事迹孟祥斌,男,1979年4月生,2007年11月牺牲,中共党员,生前系96164部队机要科副连职参谋。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从山东齐河县老家来队刚一天的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准备给孩子买鞋。11时15分左右,他们路过城南桥时,一名女青年跳入婺江,生命危在旦夕。孟祥斌迅速准备救人。妻子知道他患有严重的腿部脉管炎,动过大手术,劝他绕江堤下去救人,旁边一位中年妇女也提醒他太危险。“来不及了,救人要紧!”孟祥斌说着就从10米高的桥上纵身跳入江中。浪急水凉,每前进一米都是对孟祥斌毅力的极大考验,他几次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又几次挣扎着浮出水面,拉着女青年继续向岸边靠拢。10分钟后,金华江丰水上游览有限公司的一艘摩托艇闻讯赶来,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眼睁睁看着亲人沉入江中,孟祥斌的妻子悲痛欲绝,几度昏厥。女儿提着爸爸脱下的一只旅游鞋哭喊着:“爸爸没有了,爸爸没有了。”此时,这个久别重逢的一家三口,团聚还不到26个小时;此时,他答应给女儿买小红鞋的承诺,还没来得及兑现。英雄的壮举迅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婺江之畔、城南桥头,一夜之间摆满了花圈;街头巷尾、英雄牺牲的地方,人们自发通过各种方式哀悼英雄。当晚,1000多名金华市民来到英雄救人的地方,冒着寒风为英雄“烛光守夜”。金华市民排队看望孟祥斌的妻子和女儿,自发捐款捐物,还悄悄给英雄的女儿送来一双双各种样式的小红鞋。追悼会那天,200多辆出租车和公交车司机自发免费接送参加追悼会的人,3万多群众自发赶到殡仪馆,原定1小时的悼念活动持续了5个多小时。烈士的骨灰送回家乡山东齐河县时,35000余名群众在长达5公里的道路两旁迎接英魂。2007年12月,二炮党委和浙江省委、山东省委分别作出向孟祥斌学习的决定,授予他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荣誉称号、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获得2007山东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5月,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追授他舍己救人模范军官荣誉称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卢加胜事迹卢加胜,男,30岁,中共党员,73022部队55分队四级士官。2001年2月11日,卢加胜春节休假归队途中,乘坐由成都开往武昌的K148次列车,遇到一伙持刀歹徒疯狂抢劫。他和同车23名军警与歹徒经过3个小时殊死搏斗,制服全部歹徒,收缴刀具凶器200余件。卢加胜右小腿、头部多处被歹徒砍成重伤,被铁路公安处紧急送往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10天后,没等伤好,卢加胜就付清住院费,悄悄离开医院赶回部队参加演习。事后,数十家新闻媒体报道了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列车抢劫案。2001年4月13日,解放军报刊发了《穿军装的英雄,你们在哪里?》的通讯,在全军范围内寻找参与“2·11”勇斗歹徒的英雄战士。当年和卢加胜一起战斗的军警,大部分荣立一等功或二等功,有的被提名为全国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候选人,有的当选为党的全国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