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主讲人:周建波联系电话:8286782513601368020EMAIL:zjb512@263.net学习方式:全国招生函授学习权威双证国际互认认证项目:注册高级职业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经理、财务总监、酒店经理、企业培训师、品质经理、生产经理、营销策划师等高级资格认证。颁发双证:通用中英文权威钢印高级经理资格证书(可学分转移直接对接国际学位)+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随证书附全套学籍档案与国际中英文成绩单)收费标准:仅收取1280元网址:报名电话:0451-88723232咨询教师:王海涛老师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120号职工大学109室美华教育。近千本MBA职业经理教程免费下载-----请速登陆:前言:儒墨道法与新时期企业经营◆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研讨(一)儒墨道法的产生1、大变革时代:国有经济解体,民有经济崛起;公有经济衰落,私人经济崛起。(1)科学技术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改变传统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2)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只对公地征税变为对私田征税的“初税亩”。(3)社会意识形态转变:“乱”——“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宜”2、各自代表的社会基础:(1)“儒”和“法”代表社会大变革中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所不同的是,儒家在制度和文化中,更强调教化的作用,更看重长远利益;法家更强调制度作用,更偏重眼前利益。换言之,在民主和权威两大关系中,儒家更偏重民主,法家更偏重权威(法家主创业,儒家主守成)(2)“道”代表社会大变革中的没落阶级利益,即社会地位绝对下降,短期内无法回升的阶级利益,换言之,不得志者利益。(3)“墨”代表社会大变革中小生产者阶级利益3、四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承认人追求富贵,但又认为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会发生冲突,从而有害于未来理想和谐社会的出现。不同点:儒法两派欢呼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人性的普遍解放,但也看到了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无序现象,为解决社会的无序现象,儒家主张通过教育的方式以义节利,强调民间自觉的力量;法家则主张以暴力消除社会的过分追逐利益的趋向,强调权威的力量。道家代表的社会不得志者则诅咒社会的发展、财富的重新分布给他们这些原既得利益者带来的痛苦,主张“废”掉新兴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是废不掉的,于是他们对社会失去信心,悲观厌世,主张退回到原始群的状态,回到人类的幼年时期,认为那才是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墨家站在小生产者、基层员工立场上,既感叹社会变化给他们带来的改善生活的机会,也恐惧社会变化会牺牲掉他们现存的的一切,主张维持人最基本的生理享受。他们认为这样的话,人和资源的矛盾就可以消失,因此对社会充满信心,积极入世。4、对今天企业管理的意义:(1)儒家的文化建设,高屋建瓴,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强调适应时代的变化,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土地上,对企业理念的确立和企业文化建设很有帮助(中庸之道);(2)法家的制度建设,偏重人和人之间利益的对立性,主张人性自为,坚持君臣异利、君民异利的观点,从最坏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克服人性之弱点,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很有帮助;(3)墨家对小生产者(普通员工)的认识非常深刻,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完善和实现对工人的领导;(4)道家思想对处于弱势状态的企业或人很有帮助,有助于抚平人受伤的心灵,对如何医治群体里的不得志分子,医治强者弱势状态下的不平衡心理很有帮助。附录1:四家学术上的不同儒家:中庸之道,持经达变,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为而不争,欲进先退法家:暴力强制,一刀切,壹赏、壹刑、壹教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一刀切附录2:儒墨道法四学派之间的关系所有学派都与儒家有关,都从不同方面发展了儒家学说,到汉武帝时,百川归海,在新的基础上产生了文武一体、霸王道杂之,更切合生活实际的新儒家体系1、儒家是春秋战国期间产生的第一个学派组织,孔子有教无类2、墨家与儒家之间的关系:宰我与孔子的争论,墨子在学儒的基础上,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对儒家做了部分“修正”3、法家与儒家之间的关系:冉有、子路与孔子的争论;子夏与西河学派;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儒家学者在魏国的全面掌权;商鞅变法及对儒家的修正、韩非子对儒家的猛烈批判与法家学派的诞生4、道家与儒家之间的关系:隐士与孔子的关系;颜回与孔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失意士人与道家;庄子与道家附录3: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儒家学说作为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1、儒家学说至中至正,中庸之道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叔孙弘:知时务者2、墨家学说有三大弱点:兼爱学说不切实际;节用学说难以实行;越级提拔、直接提拔在特殊时期可以,在社会的常平时代难以贯彻3、法家学说之弱点:认为百姓愚昧,只能看眼前利益;认为统治者无限理性,可不受制约;认为暴力万能,须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漠视民众力量,认为统治者将天然统治人民,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4、道家学说的弱点:太偏重“阴”、“虚”、“柔”等作用,须知,“阴”、“虚”、“柔”等的使用也有度;太强调转化,但忽视转化的条件,须知,要由弱变强,要积累力量,为此就要“积德”;太强调“退”、“隐”等作用,但忘了分析其消极的地方,退到什么程度不能再退,退的风险是什么?孟子曰,“士达不离道,失不离义”问题:如何看待“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附录4:1、儒墨法强调政府的作用,道家主张无政府主义儒墨法的差别在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对政府的要求是什么?如何让其完成这些要求?如何对其约束,避免其犯错误?2、儒道尚柔,墨法尚刚。道家至柔,墨家至刚3、年轻人喜欢法家、中年人喜欢儒家;老年人喜欢道家4、管理员工更多点法家,管理中层干部更多点儒家;管理高层干部更多点道家第一章:儒家的管理思想——以孔子为中心一、儒家思想简评1、儒家的基本主张:高效廉洁的政府;强调教育;强调民营经济的基础作用,但不排斥国家的干预2、儒家思想的特点:中庸之道儒家思想的范畴:中庸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仁、义、礼、忠、恕、和、信、教、均(分工、分财、分权、分信息)、道人性善与制民之产、制官之禄:人性恶与隆礼、重法二、孔子思想的评价1、孔子的思想集中和系统,被誉为集大成者,其思想适应了社会和民众。山东文登及文山的故事。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成熟的统治思想萌芽在春秋,成长于战国、秦、于西汉中叶最终形成,之后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微调。原因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外部矛盾,内部矛盾)业已暴露,社会生活又没有太大变化。2、孔子培养职业官僚、职业经理人,打破终身制,提出用专业技能、品德而不是出身、血统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仲尼弟子三千,贤能者七十二”3、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儒家?长远利益思想;民主制约下的权威;传统和现代的协调(中庸之道)4、什么情况下儒家思想受抨击?当社会看眼前利益时5、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问题:孔子为什么作官时间不长?(不愿同流合污,别人的猜忌;要求太高)为什么孔子很欣赏颜回?(聪明、好学、道德完善——“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财富的态度如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予之有道”。后人对孔子的评价?(“若世无孔子,万古如长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时代及其家世1、国有经济解体,私人经济崛起的大变革时代。“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2、何以孔子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任务?(1)“天时”影响:社会大变革时代(2)“地利”影响:生活于东部。科学技术的传播途径:东—中——西——南(3)“人和”条件特殊的家世使孔子享受商、周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换言之,学术渊源深厚破落贵族家庭出身,既享过大福,又受过大苦,其思想之深刻非常人可比;由于破落时间较长,完全接受生活现实,思想平和中正,不偏激,既能被统治者接受,又能被被统治者接受——中庸之道(道家、墨子、法家)个人的品格和经历:“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入太庙,每事问”。三、孔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孔子管理思想的目标: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富而教”2、孔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承认人追求财富的欲望的合理性。“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性相近,习相远”(1)为什么会有贫富的不同?努力+能力,教育的作用(2)贫富差别是否合理?行业利润率的差别使然。“学也,禄在其中,耕也,馁(nei)在其中”。(3)贫富差别的后果是什么?“贫而无怨难”“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3、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1)顺应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富民、惠民。节用:节约到符合“礼”的程度(辨证思想)轻徭薄赋:轻徭:别占用老百姓过多的时间,让其多劳动。薄赋:少占用老百姓的劳动成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则足以使民”“惠而不费”——制度创新,呼吁向民营经济开放更多的经营领域。(2)调节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关系原则:见利思义。利:得到,义:合适,合意。见利思义指用合适的行为来得到合理的财富。不义的三个表现:聚敛(统治者对人民)和兼并(国与国之间;偷盗和抢劫(从老百姓角度);与民争利(统治阶级成员利用不正当手段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取财之义”:读书——“学也,禄在其中”,“学而优则仕”;经商—子贡:孔门培养出来的第一流外交家。(3)如何在生活中贯彻“义”的思想首重教育手段:通过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作到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予之有道”“善教得民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其次也重视其他管理手段的作用,如政、法的作用,主张配套使用“文武相济,一张一弛”、“软硬兼施”,“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但是在众多管理手段中,主要应靠教育,而行政、法律手段应放在次要的、辅助的位置,而且在使用政法手段时,也应同教育手段配合使用,使民知法、畏法而且耻于犯法。“不教而杀谓之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有格”。4、管理者才能领导好被管理者(1)提升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首先,孔子主张管理者要有一颗仁心(态度决定一切)“仁者爱人”,“泛爱众”“爱心”的作用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如何提升“仁”心,从而更好地“爱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易使也”其次,提升管理者能力的重要性:“得人”,“选贤与能”。“贤者”是协助最高领导者掌握全局的人,这种人不但有经邦治国的大本领,还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移风易俗,化民从善。“舜有臣五人(禹、益、契、弃和皋陶)而天下治”;“能者”指在具体的工作部门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即具备做好某种工作的专业知识的人。在孔子看来,有各方面的“能人”在,即使最高层缺乏“贤人”,也可以保持一个较平稳的局面,而不致发生重大的失败,或者很快陷于失败。但也不能使全局工作达到理想的状态,实现“天下大治”。仅仅选拔“贤人”与“能人”还不够,还要善于使用他们,如果有能人、贤人而不用,或用而不当,就会出现贤能“裹足”现象:外边的贤能不愿来,里边的贤能纷纷离去。如何使用贤能呢?孔子主张“因材施用”(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贤人要成为“以道事君”的“大臣”,即成为领导集团成员;能人要成为按自己的本领负责专项工作的“具臣”,领导者对他们的使用要“器之”。“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之。若由(指仲由)与求(指冉求)者,可谓具臣矣”。不正确的用人是什么呢?“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因此要把公忠体国,能对群众起表率作用的贤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再次,管理不同人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同时主张以对少数人的管理带动对绝大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