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23页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在土地范畴之内()A陆地B内陆水域C滩涂D海洋2、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其中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A土地的位置B人口状况C土地所属关系D土壤类型3、土地农学派注重()研究A生物群落B地貌C地表组成物质D土壤4、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是指上自大气()A对流层下部B对流层中部C对流层上部D平流层下部5、土地的功能不包括()A承载性功能B储蓄和增值的功能C提高生产力功能D生态系统服务功能6、土地的性质不包括()A土地是自然综合体B土地的适宜性C土地利用的永续D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7、狭义的国土不包括()A领土B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C领海D领空8、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土地的利用B土地的形成C土地的演化D土地的管理9、下列哪项不属于衡量区域降水多少的主要指标:()A降水量B湿润指数C有效水容量D干燥度10、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的气候因素:()A光B热C水D气11、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水分、养分的吸收和释放的是()A土壤肥力B土壤质地C土壤构成D土层厚度12、不同排水等级与土地质量的关系中,90cm内的任何土层很少出现水分饱和属于()A排水过度B排水良好C排水中等良好D排水不良13、土地分类分为几大类()A四大类B五大类C九大类D十大类14、气候是土地资源重要的形成因素,光、热、水气等在空间上的变化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使土地资源具有强烈的()A系统性B完整性C结构性D地域性。15、下列可以用于农业利用的坡度有()A15°B30°C35°D40°16、()是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的综合反映A土壤类型B土壤质地C土壤构成D土壤厚度17、农作物产量资料获取方法包括田间试验法、经验估算法、()A实地调查法和统计资料法B要素测定法和抽样实割实测法C抽样实割实测法和实地调查法D要素测定法和实地调查法18、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用生产的土地,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下列分类中不属于农用地的是()。A.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B.园地、林地、牧草地C.灌溉水田、菜地、农村宅基地D.新开发复垦整理地19、土地利用系统目标主要体现在:()①经济有效性②生态安全性③系统协调性④结构适宜性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第2页共23页20、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①自然要素②经济要素③社会要素④文化要素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21、常用土地分级系统有哪些?()①土地点②土地单元③土地系统④土地面积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22、土地类型是土地自然状态的反映,其划分主要考虑()A.自然条件的差异性B生产利用的差异性C.文化因素的差异性D经济条件的差异性23、地带性分异是由纬度分布造成的(),在土地利用上反映的是耕作制度和熟制的差异A.日照差异B土壤差异C热力差异D.水分差异24、地方性分异规律指由于局部范围内的哪些因素导致的?()①地形的分异②小气候的分异③岩性和土质的分异④人类活动引起的分异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25、土地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①两列指标网格法②路线考察法③顺序法④参数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26、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的分类按评价目的不同分类的是()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D、定性评价27、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特点的是()A目的性B周期性C针对性D时段性28、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包括()A、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B、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三级序列;C、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D、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29、土地单元划分的总原则()A、单元之间的差异性,单元内部的相似性原则B、自然属性的考察与经济条件分析相结合原则C、土地持久利用原则D、区域性和综合性原则30、我国土地评价的分级系统分为几个级别()A二B三C四D五31、下列不属于前苏联的评价系统是()A土地类B土地级C土地亚级D土地适宜类32、以下土地评价的类别属于按评价途径的分类是()A、直接评价、间接评价B、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C、定性评价、定量评价D、单目标评价、多目标评价33、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的特点的是()A目的性B针对性C时段性D高效性34、根据土地分类的目的分类,下列不属于该范畴的是()A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B土地污染评价C土地生产潜力评价D土地经济评价评价35、下列不属于土地现状评价方法的是();A、定性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纵向分析法D、路线考察法36、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某区域内的比例关系和();A、排列方式B、组合方式C、排列组合方式D、重叠方式37、下列不属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的衡量指标的是();A、土地利用率B、土地生产率第3页共23页C、土地垦殖率D、土地复种指数38、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中,农业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之和占();A、65.2%B、64.8%C、66.6%D、67.3%39、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的要素有单元、指标和方法,其中单元是以分()为单元;A、村B、镇C、县D、市40、在土地利用区的划分中,不属于区分一级区的重要地理界线的是();A、构成我国地貌轮廓的三级阶梯界线B、东部季风区的西部界线C、藏高原北部边缘D、东西部地理分界线41、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亿亩,人均()亩,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A、15.91.9543%B、19.51.9534%C、19.51.5943%D、15.91.5934%42、土地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经济密度B、自然因素C、土地集约化水平D社会技术经济因素43、根据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来估算生物生产量的模型是()A、格斯纳-莱斯模型B、迈阿密模型C、瓦赫宁根模型D桑斯维特纪念模型44、以下不属于AEZ法评价的特点的是()A程序规范B费用低C所需资料多D能计算出潜在的和实际的产量45、根据东北地区《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中潜力等,以下不属于Ⅴ等地的特点的是:()A农业利用收到很大限制B林业利用收到很大限制C适宜牧业利用D适宜林业利用46、以下不是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所应体现出的()A土地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B具有限制影响的土地因素C改地土地的坡度D该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47、土地资源承载力是以()为核心A土地生产潜力和开发前景B土地评价C系统分析D动态分析48、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方法不包括()A、经验法B、调查法C、模型法D、定性法49、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是以()为基础A、土地评价B、土地生产潜力C、土地潜力单元D、土地生产力50、以下不能确定权重法的()A、经验判断法B、等差法C、回归分析法D、指数和法51、以下哪个不是根据土地适宜性不同的用途分的()A宜农B宜林C宜耕D宜牧5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针对特定()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作出等级的评定A利用方式B利用类型C土地类型D土地利用潜力53、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的是()A土地适宜纲B土地适宜级C土地适宜亚级D土地适宜单元54、以下对土地纲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在一个土地单元内不能仅对一种利用方式做出评定B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有不同要求C评价时使用土地质量而不只是土地性质D针对性较弱,不实用55、土地适宜亚级的续分是()A土地适宜纲B土地适宜单元C土地适宜级D土地潜力单元56、土地适宜性与利用潜力评价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潜力评价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先后次序第4页共23页B潜力评价具备某些方式利用的可能性C适宜性评价针对具体利用方式D适宜性评价不能针对多种方式评价57、土地适宜纲内一般分()A一级B两级C三级D四级58、土地不适宜纲内一般分()A一级B两级C三级D四级59、以下不属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准则层的是()A.生产性B.保护性C.稳定性D.恢复力60、以下不可持续性指标的选择方法的石()A.枚举法B.综合法C.相关分析法61、下面属于陈百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接受性的是()A.林业收益指数B.人口压力指数C.水质指数62、LUCC中文解释为()A.人文因素计划B.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C.土地利用/覆被变化63、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A、空间属性B、经济属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64、同一土地覆被类型内部条件的变化,如森林疏伐、农田施肥等称为()。A、瞬变B、维护C、转换D、渐变65、DPSIR模型是()模型。A、驱动力-压力-响应模型B、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C、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驱动力-压力-状态模型66、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总特点是综合,不属于的是()。A、论题的综合B、尺度的综合C、方法的综合D、实践的综合6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性质的是()。A、开放性B、复杂性C、区域性D、动态性68、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利用价值体现在()。A、天然橡胶B、水文循环C、物种多样性D、人类为某种资源支付一笔保险金69、模拟市场技术是以()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的。A、支付意愿B、影子价格C、总支付意愿D、消费剩余70、“公共商品”价值评估的一种特有方法是()。A、费用支付法B、市场价值法C、享乐价格法D、条件价值法71、下列不属于生态风险的特点的是()。A、危害性B、客观性C、主观性D、不确定性72、亚马孙河流域因终年高温多雨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而南极大陆却终年严寒而被大陆冰川覆盖,这体现的土地生态系统的()。A、开放性B、复杂性C、区域性D、动态性73、生态安全的先验性使得其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和特定性。A、相对性B、发展性C、针对性D、单一性74、下列属于生态风险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水资源危机B产业机构布局因素C资源利用开发方面的风险因素D传统经营方式和技术产生的生态风险因素75、生态包袱又称()。A、累赘石B、秘密流C、隐藏流D、侵蚀虫76、在地租地价原理中,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是()。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C、垄断地租D、相对地租第5页共23页77、城镇待改造的再开发房地产的估价可用()。A、收益还原法B、市场比较法C、成本逼近法D、假设开发法78、影响城镇土地价格最重要的因素是()。A、地租B、土地生产力C、区位D、土地供需79、城镇土地极差收益测算是以()为依据。A、韦伯的工业区位论B、马克思的地租理论C、杜能的区位理论D、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理论80、伊利所说的:“未来的收益在现在总是要打点折扣。”表现的是地产估价方法中的()。A、收益还原法B、市场比较法C、成本逼近法D、剩余法81、农用地估价直接以()表示出其质量高低。A、收益价格B、货币单位C、市场价格D、地租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费依据“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确定。这说明主要在国家征地中使用的农用地估价方法为()。A、标准田法B、收益还原法C、总收益倍数法D、申报法83、综合反映土地质量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集是()。A、土地经济分析指标B、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C、生产消耗效果指标D、土地生产率指标84、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地管理的职能()A计划职能B管理职能C组织-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85、土地管理的方法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技术方法、()。A道德方法B科学方法C法律方法D规划方法86、土地管理法是调整人们在土地的开发、()、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A组织B利用C指挥D建设87、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地法律责任()A土地行政法律责任B土地民事法律责任C土地刑事法律责任D土地纠纷法律责任88、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地监察的方法()A跟踪管理B超前控制C跟踪检查D目标管理89、土地金融的特征有债权可靠、较为安全、中长期性、()。A法律性B管理性C政策性D总体性90、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土地行政行为应在多长时间内提出行政复议()A10天B一个月C3个月D15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