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主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主张[文章概述]中国的社会福利救济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我简略地考察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民国孙中山时期的相关资料,得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是单纯的思想家提出一些关于之国安民的社会救济主张,它旨在告诉当权者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第二类是当权者切实实施的一些社会救济的办法,;第三类是一些一段思想家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提出我们作为百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救济,我们希望你统治者怎样做我们才觉得最舒服。本文把社会救济的思想从广义和狭义上,从正面和侧面上进行一些阐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第一、理论渊源(一)社会大同论产生于公元前500多年前,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实行公有制是大同社会的最高理想;政治上则主张社会民主,选贤任能;经济上主张社会财富归全体人民所共有,生活上实现社会统筹,各得其所。在生产方面则是人人尽力去劳动,所有的社会成员均有保障。东晋时期《抱朴子》:无阶级、无君臣、无压迫社会;陶渊明《桃花源记》:大家共同劳动,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宋康与之《昨梦录》:描述了一个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洪秀全《愿道醒世训》:创立“太平天国”。康有为1902年《大同书》:描绘了一个极乐世界,以仁爱之心作为大同社会理想的基石,同时汲取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设想中涉及养老院、教育与医疗福利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保障的理念。孙中山是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思想的又一继承者,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民生主义:“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主张兴办功利教育事业、保障完全就业,实行全面公费医疗,并设立公共养老院,收养老人,供给丰美,俾之愉快,而终其天年。当然这样的论调只能说是给社会福利或者说社会救济所要达到的不切实际的“共产主义”这个目标描绘一幅难以实现的彩图。(二)社会互助论社会互助论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是可以付诸实践的一种社会保障思想。墨子:“兼爱交利”,“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兼爱下篇》。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慕”。《太平经》: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然智者当包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反欺之,三逆也。——汉,于吉。宋张载主张“救灾恤患,敦本抑末”,同时提出敬老慈幼,扶困,济贫。社会互助论是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互助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之一,同时也成为现代社会保障(福利)思想的重要源泉.(三)仓储后备论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积蓄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社会思想。《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悍水溢,民无菜色。”天有四缺,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集聚,何以备之。——《逸周书•文传篇》仓储即在丰年之时把百姓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就地建立仓库储存,荒年再行开仓赈济,即“惟以本乡所出,积于本乡,以百姓所余,散于百姓,则村村有储,缓急有赖,周济无穷矣”。仓储后备的目的在于救灾,避免灾荒之年百姓无法生存而铤而走险,维护社会稳定。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慌,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福利)思想。中国历代都设立了不少常平仓、义仓、惠民仓等;唐朝时的仓储制度更为完备与系统。种类有:正仓、转运仓、太仓、常平仓、军仓、义仓、神仓以及诸卫、东宫、诸司之仓。实施仓储制度,必然要重视农业。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农本主义”思想一直占上风。汉武帝时置常平仓以备荒年;汉宣帝时设常平仓——《汉书。食货志》至元帝初元五年,因朝廷言其弊遂行罢废,明帝重复其制,其后至魏齐梁诸代多沿用之。(言心哲)。隋文帝开皇五年,义仓创设。义仓属于地方性济贫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仓储制度到宋代更为多元,除常平仓外,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贫之用。原为地方赈灾的义仓到唐宋之后变质为县仓、郡仓。宋太祖令“诸州所属县各置义仓以备凶歉,是本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朱熹于南宋淳熙八年定社仓法,由地方豪富或者民家捐谷或向官府借谷,藏于该社,自治经营,以赈灾民。明清常平仓与社仓仍是救荒与济贫的最主要的措施。清代《荒政则例》载有贷粟之法:“凡歉收之后,方春民乏,贫不能耕,或旱禾初插,夏遇水旱,及既雨既露,民贫不能耕种,速命州县开常平仓或社仓,出谷贷之,俾耕种有资,以得秋熟,其兵丁之贫乏者,亦贷焉,及秋视其收成之丰歉,收成在八分以上者,加息征还;七分者免息征还;六分者本年征还其半,来年再征其半;五分以下者,均缓征,以待来秋之熟。”清代除常平仓、社仓外,义仓仍然流行。《大清会典》曰:各就市镇,乡建廒,春颁秋敛,取赢散滞,奖善酬劳,悉依社仓条规。。义仓在清代又称监仓,因仓谷皆由官府捐募而来,初亦官营,到嘉庆后始废官营改为民营,但仍有官府监督。因此,义仓具有半官营的性质。社仓则悉有民间志愿捐助,由人民自行管理,官府只核查其经营形式,以免社长、社副从中渔利。除此之外,清代台湾尚有为原著民而设的番社仓,始于雍正四年,为借给穷番本口粮而设,其制为“春借秋还,用不收息。”(四)社会救济论所谓赈济说,就是主张用实物和货币救济遭受灾害或生活极端困难无以生存的社会成员,以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思想。是儒家的学说之一。官方的慈善事业除仓廒制度外,主要工作还有济贫、养老与慈幼。官方的慈善机构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的“六疾馆”与“孤独园”。唐宋“悲田养病坊”,原为唐代佛寺所主持的悲田院。《华严探玄记》“福田有五种,恩田、敬田、德田、悲田与苦田。福田者,犹如农夫播种于田,有秋收之利,亦即多行善事于前,将受诸报于后”。第二、从广义和狭义,正面和侧面来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主张(一)正面和狭义的社会救助主张。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从正面和狭义来看,就是实实在在对于需要救济的人采取的正面措施。首先是规定重点救助对象,鳏寡孤独者。孔子提出“济众助人,安老怀少”。孟子提出“民为贵,要使百姓接收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周礼》中提出备荒赈灾思想,灾前实行粮食储备制,灾后有12项具体的赈灾措施,然后就是体恤赈穷,特色在于对老幼及鳏寡孤独,废疾者的关怀,国家救助鳏寡孤独有特定的经费来源,再次就是无息贷款,贷粟,借钱。范蠡和李悝提出平粜救荒论,从而避免谷价波动,把一斗谷控制在30到80钱:管仲提出“九惠之政,“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老人死,政府供给棺橡。平时劝导老人家里的子弟,要为老人精心供食。“慈幼”措施包括:设掌幼一职负责慈幼工作。设掌孤一职负责恤孤工作,掌孤还要经常问候孤儿的生活情况。所谓“养疾”即国家设掌养疾一官职,专门负责聋、盲等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的生活,为残疾者治病,提供衣食,直至死亡。所谓“合独”即国家设掌媒官职,使鳏寡者再婚,给予天宅,帮助建立家室,三年内不承担国役。所谓“问疾”即国家设掌病一官,对老人及一般庶民中的患病者给予问候,对于病危者,国君还要亲往探问。所谓:“通穷”即国家设立通穷一官,及时发现无家可归、衣食无着者,以便救济。所谓“振困”即在灾荒年头,百姓生计维艰,病、死者极多,国家要减轻刑罚,赦免罪犯,开仓赈灾。所谓“接绝”即士民为国战死,国君给其相识之故人以资财,为其立祠堂,以示纪念。也提出了其独特的“徕民策”,把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与其“徕民策”结合起来,在中国历史是较早地提出采用社会福利政策招来并稳住来投人口。韩非的反社会福利论,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从“性恶论”、“自为论”出发,提出了“反济贫论”、“贫富分化合理论”等主张,反对国家为百姓提供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老子提出天道均平。墨子提出赈灾备荒论。到了汉初,又有一批新的社会福利救济思想浮出水面。汉朝初年,封建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在“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大背景之下,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安老怀少、恤鳏慰寡的社会福利政策,对汉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汉初的社会救济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宏观社会救济措施;另一类则是针对百姓个体的社会救济措施。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在外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其固有的土地和田宅,这便著名的“复故爵田宅令”。尊老,汉代的尊老,除了社会救济作用外,还具有政治文化意义。恤鳏寡孤独,汉代一般通过赐物或派遣官吏慰问两种形式恤慰鳏寡孤独者。汉初的赈灾与优抚。赈济在灾荒发生后,政府动用国家储备的粮食、库银、物品等,帮助灾民维持生计。放贷指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等生活和生产用品,以帮助灾民维持生产和生计。徙流民,指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地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的压力。还做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军队复员安置工作,其具体举措对后世封建王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贾谊、晁错、董仲舒提出积粟备荒思想,耿寿昌创立的常平仓制度,“谷贱时增其价而籴”,“贵时减其价而粜”。他将平粜思想具体化为一种政策和制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赈荒手段,是对先秦平粜思想的制度化总结,其影响不可低估。贫者养生论,对“大贫”者予以救济,以利养民,使“贫者足以养生”。到了隋唐宋元时期,李世民恤鳏寡孤独。建社仓,在乡村普遍设立义仓,储备粮食,以备饥荒。张载提出宗族保障模式,朱熹提出赈灾救济论,主张设“社仓”来解决饥民的粮食问题。足赈说。社仓论,社仓米则多为富人自愿出借,日后都要归还。以工代赈,“使饥民就役,不致缺食”,是“公私久远利济之惠。”董氏在中国救荒思想史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了宋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救荒思想及政策的得失教训,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主张把常平、义仓设在乡村,使乡村农民得以受惠。其次,发赈不及时,为使赈米能及时运到乡村,他建议赈米可每升增加一文,加到粮价中,作为运费。到了明清时期,朱元璋救荒赈灾。为对发生灾荒地域的百姓及时进行救济,朱元璋经常敦促地方官要据实报灾,以便根据灾情火速进行赈济。朱元璋对官吏在救荒赈灾过程中的拖延和隐匿等行为,毫不姑息、严加惩办。朱元璋竟命令户部,今后各地如果发生饥荒,可以采取“先斩后奏”的办法,先发粮赈济,然后、再上报。从历史上看,朱元璋能打破传统观念,实属难能可贵。设立“养济院”以收养孤贫残疾者。2、救济流民,主张通过推选岩济和优惠政策,使流民返乡安居,反对采取强制措施。林希元的救荒思想。他认为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应先派名医,深入民间,发入药物,为灾民诊病,以慰取人心。第二,采取施粥养恤的办法,避免灾民饿毙于道。第三,采用“兴工助赈”的办法,使灾民尽快脱离灾荒。第四,林希元还强调灾后放贷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灾民生产自救,使农家经济走向复苏的重要手段。康熙的救济主张。勤求民瘼。康熙几乎年年出巡,视察南方、西北和东北,在巡视过程中,他经常与百姓直接接触,直接体察民情。康熙帝非常重视赈灾事务。他还多次亲自指挥抗灾赈饥,康熙年间,形成了严格的报灾制度,规定灾害发生后,各级地方官必须据实逐级上报,作为灾情的原始依据。受灾,再于一个月的时间里查核灾情的详细情况,报灾有期限要求,逾期不报或迟报,都要受到降职或罚俸的处分。到了近代,龚自珍提出了“农宗论”,试图以宗法家族关系来解决社会上严重的流民问题,实现所谓“宗族社会福利保障”。从宗法家族关系角度入手,构想了“宗族社会保障”的典型模式。洪秀全提出“有无相恤,患难相救”,主张饥荒地与丰收地相互周济这是中国古代所有的救荒思想家所不敢预想的。郑观应提出赈荒救灾论注重救荒宣传。号召人们节省奢靡消费,慷慨解囊,参加赈荒救灾。认为查验灾情是赈灾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作为灾情的核验者,查赈官员必须做到廉洁自律,严禁徇私舞弊。收恤灾区妇女。他主张采取加厚赈粮,代为收赎等办法,收恤遣还灾区妇女,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康有为的社会救助思想,移民垦荒。权工警惰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