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高考满分作文技巧技巧一新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是指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只给出材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至关重要一步。总的来说,新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依据内容可分为寓言类、生活故事类、名言警句类、诗歌类材料。写作时要依据材料的特点分清类别,依要求作文。名师传道一、寓言类寓言是用假托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点: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所以,要读懂寓言,就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作深入思考,从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的角度,寻找寓言材料与现实生活的对应点,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寓言的寓意。例如:(201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点、突破口是“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哪些东西是“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呢?哪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呢?因为“最常见”,所以被忽视;因为“不可或缺”,所以要引起重视。那么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都是常见而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懂得珍惜环境,珍惜亲情、友情,珍惜一切养育了我们,让我们向善向美的东西。关注生活的细节和小事,就能品味人生的冷暖和生活的真谛。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从“不可忽视生活中的小事”“从细微之处见品格”等角度立意。如果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注意选择那些具有生动细节的题材来写,要写出真情实感,以小见大。二、生活故事类生活故事类材料作文一般给出的是一个具有简单情节的小故事。因为涉及不同的人物,审题角度较多,审题难度也较大。在高考中这类材料相对较多。审题立意的主要步骤是:第一,找对象;第二,析(故事因果)根源;第三,分主次。具体说,有几个对象,就会有几个立意角度,但是也要抓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点睛语句,深入揣摩其内涵,最重要的是通过因果分析,抓住材料的核心,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从一个角度切入,准确提炼出正确观点。例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应为“拣”——编审注)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个故事材料涉及两个人物:一个是房东,一个是来海滨度假的游客。房东是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容许游客在他家试住,并不急于签合同,得知游客打碎玻璃杯后也不以为意。他和蔼,宽容。但当他得知游客没有很好地处理碎玻璃后便直言拒绝游客入住。他能从游客的行为中窥见人的素养品质,善于从细节中观察人、认识人。游客粗心大意,打碎了玻璃杯,并且做了不恰当的处理,将碎玻璃与其他垃圾装在同一个垃圾袋内。这样一个粗心的习惯,表明他并没有把别人的安全放在心上,导致了房东拒绝与他签订入住合同。所以,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写“细节见素养”“关爱他人从关注细节做起”“行为与心灵”“宽容与原则”等等。三、名言警句类高考中所设置的作文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是名言警句类,有的是一则名言,有的是两则或更多;有的是多则相似,有的是多则相反。此类材料作文立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第一,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挖掘其寓意。第二,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即其隐含义。第三,多则相似的名言取其相同之处,相反的可以取其互补性,也可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第四,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例1:(2014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写作指导:两个观点都是针对“青春”的话题,第一则是从“青春”的精神层面谈不朽,第二则是从“青春”的生理层面谈不可能不朽,二者的共同点是“青春”应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区分。可抓住“只有青春是不朽的”,探寻青春不朽的原因。青春不朽是因为青春有理想和追求,有探索的激情,有挫折也有欢乐。也可以针对青年人有朝一日也会老去,思考身处青春的我们如何应对青春易逝的问题,容颜可以老去,但是奋斗的人生永不老。将以上分析综合起来,辩证地思考青春,思考人生的理想、信念、追求等,立意更有深度,如“奋斗的青春不朽”“经营青春,生命不朽”“我的青春我做主”等等。例2:(2013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原卷如此。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编者注):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三则材料值得好好揣摩。“直线的”“不会转弯”寓意指,孩子的眼光是单纯的,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往往十分美好,因而他们的心灵是纯真和善良的。“硬化”与“柔软”对立,如果说孩子的心灵是柔软的,那么,步入青春阶段的少男少女的心灵就开始变硬了,他们一点一点地褪去了童真。“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寓意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童真,那么意味着道德的沉沦;作为个人是这样,作为国家和社会也是这样。三位作家的话表面上是谈童心,实际上是在谈人类社会在物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正在消失,呼唤人们思考人性缺失的社会原因,引起疗救的注意。因此,可以立意为:“不要让心灵提前硬化”“失去孩提王国是真正的沉沦”“童心与世界”等。四、诗歌材料类因诗歌的概括性和多义性,所以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较大。理解的重点还是要回归诗歌的本源,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抓意象,抓关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也多体现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上。这些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如果一首诗中含有多个意象,就要注意分清几个意象孰轻孰重,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诗歌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就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②析主旨。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例1:(2014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励志型材料作文题,鼓励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观察和解读生活。从小诗的意象“人”的角度看,前后的变化是拥有了“世界”,这种变化的关键点是“自己站起来”。联系现实生活,可以从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方面来理解,也可以从立足自身,然后再从大局的角度来理解。写议论文,应观点鲜明,积极健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将道理说深说透;写记叙文,要在写人叙事中表达“站立”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不论是哪种文体,都要注意从“站立”“世界”层面辩证思考。例2:(2013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标题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首诗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写作此文,分析诗句的内涵是前提和基础。诗歌首先表达了诗人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飘行在天宇的流星无依无附和树根扎根土地作对比,得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可以分析,诗人之所以选择变成树根,扎根地层,是因为有大地母亲的引力,抑或是对自由的拒绝。所以“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自由是不可取的,要做“深深地扎进地层”的人。这应是最佳立意。据此,提出以下立意供参考:①想实现高远的理想,就要扎实去努力;②成功需要束缚;③自由是相对的。当然,写作时,也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当今社会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之中有的最终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有的则回到祖国,扎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一种艰难的抉择。可以阐述学子留学回国的种种益处,呼吁众多游子学成回国,实现人生梦、中国梦。此文宜写成议论文,论述“拒绝自由,扎根实地”的重要性,行文时要严格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来写。论证过程中可灵活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切忌以举例代替议论说理,要对所用事实论据加以分析,也要注意事实论据的典型性和逻辑顺序。语言力求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坐在我们旁边的那张桌子旁。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这时,又进来两个人,点了三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在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但付了三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实战演练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但却令我们感到新奇和不解。后来有天我们又在享受咖啡时,进来一个拾荒者,他从容地走进来,坐下来,看着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扔进了纸篓。此时,我们才明白了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