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课有感海澄中心小学杨海菊4月23日至4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14位参赛选手的赛课和两位历届获奖教师的公开课。这十六名教师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的课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令我受益匪浅,感悟和收获颇多。下面谈谈几点体会:一、精心研读教材,用好、用足教材。省普教室的彭晓玫老师在研讨活动总结会上曾经说过:撇开教材的课不是好课!以前的优质课、公开课大都重新创造教材,有的老师整节课教学设计有张其华的情景导入,有黄爱华的新授部分,有刘德武的练习设计,撇开教材设计教案;有的只用到教材里的一、两道练习题;整节课都没有让学生翻开教材,明白这节课学的是书上哪部分的教学内容,令听课者一头雾水。这一现象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课改教材中的主题图、准备题、例题以及练习题,都来自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经过严格的层层论证和审批才通过进入教材的,具有普遍和推广性。作为实验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这次听到的16节课,教师们在引入课题时虽各有不同,但大部分老师都使用教材里的情景图引入,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两节课,在引入时都使用了教材里的情景图,向学生展示了分数产生、演变的过程,感知分数产生的现实意义,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欲望。在进行新知教学时,基本上都是用了教材上的例题,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既然16位优秀的教师都这样尊重教材,不轻易抛开教材,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就像彭晓玫老师会上说的,备课时要精心研读教材,注意发掘教材中的素材,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知识体系、逻辑结构、知识点细节处理等,用好教材,按教材教学,上好每一堂课。二、精心设计教案,灵活、富有创意。精彩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它能把索然无味的数学课堂演绎成生动有趣、高效的课堂。16位教师性格不同,教学设计思路也不同,这样一种个人所具有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魅力的课堂,时时吸引着学生,令听课者耳目一新。如潘丽老师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动态地把具体的学生“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再进一步抽象成“格子图”,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李丽蓉老师的《找因数》一课,设计了“借摆图形巧入门——试找因数悟方法——综合比较觅规律——活用因数解问题——拓展认识妙升华”的教学环节,层层相扣,环环相因,让学生思维一直处于爬坡状态,教师只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必要的引导,把学生巧妙地引向认知轨道。最后在课的末尾设计了“感受因数的神奇奥秘”一环,完成了数学文化渗透的升华与蜕变,给全课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老师们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令我感悟与收获颇多。三、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新理念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上有许多事难以预料,学生思路也不是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会让教师大跌眼镜,但有时候学生也会让教师眼前一亮,教师如果能抓住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那将是一节非常生动的课。此次观摩会上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尊重学生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体现他们很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汤其鸣老师执教的《乘法初步认识》一课,把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她以独特的构思、风格,端庄亲和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二年级的教材用于一年级学生教学,学生们仍然学得轻松、愉快。下课了,学生们富有童趣的话语令听课者不禁莞尔一笑:哎呀,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课堂上汤老师灵活地处理预设与生成,及时调整预案,巧妙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认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师生间精彩的互动,令学生思维火花不时碰撞,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充分展现了汤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所有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总之,此次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