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数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一章1.1集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一章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3课时习题课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知识整合方法警示探究题型讲解基础巩固训练能力强化提升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知识整合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1.网络构建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2.规律小结在处理与集合有关的题目时应注意:1.集合的属性(点集、数集、图形集等).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A={a1,a2,a3,…,an}的子集的个数为2n.4.空集优先的原则,如已知A⊆B,则首先要考虑A=Ø.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5.集合运算中的一些结论:(1)若A∩B=A则A⊆B;(2)若A∪B=B,则A⊆B;(3)若A∩B=A∪B,则A=B;(4)若A⊆B,则∁UA⊇∁UB;(5)(∁UA)∪(∁UB)=∁U(A∩B);(6)(∁UA)∩(∁UB)=∁U(A∪B).6.借助Venn图或数轴解题.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题型讲解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1.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只对其作了描述性的说明,把一些确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合,应了解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互不相同的、没有顺序的.[例1]若集合A={1,x},B={x2,0},有没有x的值,使A=B?[分析]两集合相等,则其元素完全相同,同一集合内的元素应互不相同.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解析]∵A=B,且1≠0,∴x=0x2=1无解,故不存在x的值使A=B.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2.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应将元素一一列出,或将其规律体现出来;描述法是表示集合的重要方法,要对其中的元素有什么共同属性,代表元素是什么清清楚楚;图示法常用于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抽象集合.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例2]已知集合M={x|x=a+b2,a,b∈Q}.(1)判断下列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①13+22;②2-1;③23;④-1;⑤(2+2)(3-2);⑥13+2.(2)若x1∈M,x2∈M,求证:x1+x2∈M,x1·x2∈M.[分析]本题关键点是求解描述法中,代表元素的性质,即a,b∈Q.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解析](1)①13+22显然a=13,b=2都属于Q,所以是集合M的元素;②a=-1,b=1,是集合M的元素;③23=0+13·2,a=0,b=13是集合M的元素;④-1=-1+0×2,a=-1,b=0是集合M中的元素;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⑤(2+2)(3-2)=4+2,a=4,b=1是集合M中的元素;⑥13+2=3-23+23-2=37-17·2,a=37,b=-17是集合M中的元素.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2)设x1=a1+b12,x2=a2+b22,其中a1,a2,b1,b2∈Q,x1+x2=a1+b12+a2+b22=(a1+a2)+(b1+b2)2,又a1+a2,b1+b2∈Q,∴x1+x2∈Mx1x2=(a1+b12)(a2+b22)=(a1a2+2b1b2)+(a1b2+a2b1)2,又a1a2+2b1b2,a1b2+a2b1都属于Q,∴x1x2∈M.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探究]在上题(2)中,x1-x2,x1x2(x≠0)是否属于M,同理可证明均属于M(证明可由学生自己完成).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和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要加以区分,要正确运用“∈”,“∉”,“⊆”,“”等数学符号.准确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例3](微山一中2012~2013高一十月份月考试题)已知集合A={x|x2-x=0},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1⊆AB.{0}∈AC.∅⊆AD.∅∈A[分析]首先分清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还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再弄清集合中元素的属性,然后作出判断.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解析]对于选项A元素与集合之间不能用⊆,对于选项B、D集合与集合之间不能用∈,故选C.[答案]C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4.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例4]已知集合U={x∈R|1<x≤7},A={x∈R|2≤x5},B={x∈R|3≤x<7},求(1)(∁UA)∩(∁UB);(2)∁U(A∪B);(3)(∁UA)∪(∁UB);(4)∁U(A∩B).(5)观察上述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分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满足条件的集合在数轴上一一表示出来,从而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既简单又直观,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本题可先在数轴上画出集合U、A、B,然后求出A∩B,A∪B,∁UA,∁UB,就能逐一写出各小题的结果.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解析]利用数轴工具,画出集合U、A、B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可以得到,A∩B={x∈R|3≤x<5}.A∪B={x∈R|2≤x<7},∁UA={x∈R|1<x<2或5≤x≤7},∁UB={x∈R|1<x<3或x=7}.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从而可求得(1)(∁UA)∩(∁UB)={x∈R|1<x<2}∪{7}.(2)∁U(A∪B)={x∈R|1<x<2}∪{7}.(3)(∁UA)∪(∁UB)={x∈R|1x3或5≤x≤7}.(4)∁U(A∩B)={x∈R|1x3或5≤x≤7}.(5)认真观察不难发现:∁U(A∪B)=(∁UA)∩(∁UB);∁U(A∩B)=(∁UA)∪(∁UB).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规律总结:上述发现是偶然的呢?还是具有普遍的意义呢?如图.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U(A∩B)=(∁UA)∪(∁UB)对于∁U(A∪B)=(∁UA)∩(∁UB)可由读者仿照上面来证明.同学们不妨再验证一个上述结论.已知集合U={x|x10,x∈N*},A={2,4,5,8},B={1,3,5,8},求∁U(A∪B),∁U(A∩B),(∁UA)∩(∁UB),(∁UA)∪(∁UB).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分析]可以把U,A∪B,A∩B,∁UA,∁UB的元素分别求出来,再进一步求出所要求的集合,也可以直接利用Venn图来直观地求解.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解析]∵A∪B={1,2,3,4,5,8},U={1,2,3,4,5,6,7,8,9},∴∁U(A∪B)={6,7,9}.∵A∩B={5,8},∴∁U(A∩B)={1,2,3,4,6,7,9}∵∁UA={1,3,6,7,9},∁UB={2,4,6,7,9}.∴(∁UA)∩(∁UB)={6,7,9},(∁UA)∪(∁UB)={1,2,3,4,6,7,9}.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作出Venn图,如图所示,由图形也可以直接观察出来结果.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点评]可用Venn图研究(∁UA)∪(∁UB)=∁U(A∩B)与(∁UA)∩(∁UB)=∁U(A∪B),在理解的基础记住此结论,有助于今后迅速解决这一类集合问题.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5.利用文氏图巧解集合题[例5](河南安阳一中分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设全集U={x|x≤8,x∈N+},若A⊆U,B⊆U,B∩(∁UA)={2,6},A∩(∁UB)={1,8},(∁UA)∩(∁UB)={4,7},,则()A.A={1,8}B={2,6}B.A={1,3,5,8}B={2,3,5,6}C.A={1,8}B={2,3,5,6}D.A={1,3,8}B={2,5,6}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分析]可将集合用Venn图表示出来进行观察,也可直接分析每个元素所具有的性质.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解析]作出Venn图如图所示.∵(∁UB)∩A={1,8},(∁UB)∩(∁UA)={4,7},∴∁UB={1,4,7,8},∴B={2,3,5,6}.又∵(∁UA)∩B={2,6},(∁UA)∩(∁UB)={4,7}∴∁UA={2,4,6,7}∴A={1,3,5,8}.故选B.[答案]B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规律总结:从本例解法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Venn图在解集合题中的价值.在此题中,我们也可以发现∁UB=∁UB∩(A∪∁UA)=(∁UB∩A)∪(∁UB∩∁UA).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6.解答信息迁移题时,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条件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提炼加工,转化为所学知识,利用已掌握方法,加以解答.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例6]对于集合A,B,我们把集合{(a,b)|a∈A,b∈B}记作A×B.例如,A={1,2},B={3,4},则有A×B={(1,3),(1,4),(2,3),(2,4)},B×A={(3,1),(3,2),(4,1),(4,2)},A×A={(1,1),(1,2),(2,1),(2,2)},B×B={(3,3),(3,4),(4,3),(4,4)}.据此,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a},D={1,2,3},求C×D;(2)已知A×B={(1,2),(2,2)},求集合A、B;(3)若A有3个元素,B有4个元素,试确定A×B有几个元素.第一章1.11.1.3第3课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A版·数学·必修1[解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