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动物医学(畜牧兽医方向)专业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目标: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防疫检疫、动物产品安全、环境与动物保护、生物科学、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体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优良的学风、求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主要学习动物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动物医学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对动物疾病研究、动物疾病诊疗、检疫以及从事畜牧业生产、管理、兽医公共卫生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应用现代医疗技术、生物技术预防和控制畜禽及伴侣动物的群发性疾病和常见病,保护人类免受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并能从事兽医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外国语应用能力。2.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动物科学的基本知识。3.掌握现代先进的动物疾病诊疗技术,能科学分析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后及转归,能正确使用药物及常规医疗器械械进行畜禽疾病诊治的技能。4.掌握人畜共患病及畜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兽医防疫检疫、兽医学发展规划、兽药生产、动物生产、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5.了解生物科学、兽医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6.掌握动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熟悉动物饲养、动物繁殖、动物生产、畜禽饲料配制及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技能。7.掌握科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二、学期与学制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学习期限为3-6年。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80学分。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四、专业核心课程与中兽医专业方向的形成及课程设置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内科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家畜产科学等。形成: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在第三学期采取自愿选择原则,分流出部分学生组成畜牧兽医专业方向班级学习。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畜牧兽医专业方向课程共设置7门,16个学分,288学时。五、主要课程简介80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8学时)见第1页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见第2页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见第2页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见第2页5、大学外语(288学时)见第2页6、体育(72学时)见第2页7、文献检索(18学时)见第2页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8学时)见第2页9、高等数学Ⅲ(81学时)见第3页10、大学计算机基础Ⅰ(63学时)见第3页11、VisualFoxPro程序设计(63学时)见第3页12、化学实验技术见第3页13、有机化学(54学时)见第3页14、基础化学(72学时)见第3页15、动物生物化学(54学时)主要阐述正常畜禽机体的化学组成(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着重讲授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畜禽体内正常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以及与畜禽的正常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蛋白质化学、酶学、生物氧化、核酸化学、糖脂及蛋白质代谢等内容为本门课程学习的重点。16、动物生物化学实验(27学时)主要学习生物机体生化反应(生化指标)的检验、动物生化过程的观察,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包括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纯化技术,电泳技术等。17、动物生理学(54学时)主要讲授畜禽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命活动现象、活动规律及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协调活动。侧重讲解消化、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泌尿、肌肉运动、内分泌、神经生理等内容,能量代谢及体温调节、生殖及秘乳生理,重点介绍其基本的生理过程。18、动物生理学实验(27学时)主要学习从事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常规仪器使用、基本的实验技能及经典的生理学实验方法,了解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要求重点掌握计算机生物信息系统的使用、动物麻醉、保定、插管及神经血管分离、生理溶液配制等基本生理实验技术。19、动物解剖学(72学时)以牛、羊、猪、马、犬、猫及家禽体的内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刀、剪、镊、锯等解剖器械,以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研究正常动物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色泽、硬度。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动物有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20、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45学时)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正常畜体的形态、结构和个体发生的科学,包括家畜组织学和胚胎学两大部分。组织学是研究家畜微细结构及其功能关系,包括细胞学、基本组织学和器官组织学三个部分;胚胎学是研究家畜个体发生的规律,包括胚胎的早期发育、器官发生以及胎膜胎盘等。21、兽医病理学(72学时)主要包括基础病理、器官系统病理。基础病理主要阐述疾病概念、原因及发生机理,疾病过程中的基本病理变化特征、炎症、休克、免疫病理、应激反应、肿瘤等内容,器官系统病理主要阐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等各器官的病变特征及发生机制;尸体剖检技术主要讲述尸检的注意事项、尸体剖检方法、标本制作等。8122、兽医微生物学(45学时)兽医微生物学主要阐述与家畜有关的各类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致病机理、遗传变异及免疫学基础等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诊断和防治原则。23、兽医微生物学实验(27学时)兽医微生物实验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微生物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染色方法、病毒的分离培养、消毒与灭菌等实验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兽医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技能。24、兽医药理学(72学时)兽医药理学主要研究兽医常用药物(包括组织代谢药、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及特效解毒药)与有机体或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分析药物用于诊断及防治疾病的因果关系,探讨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在体内的运转代谢规律。主要介绍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分类介绍常用兽药的主要性状、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实验学习药理学研究技术和方法、药物调剂技术和正确处方。25、兽医临床诊断学(54学时)主要讲授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呼吸、消化等六大系统的检查内容和方法;临床三大常规、兽医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本门课程为学生学习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及产科学打基础。26、动物传染病学(72学时)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讲授家畜、家禽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各种措施。各论讲授人畜共患病及猪、牛、马、羊、犬、猫及禽类的传染病,主要介绍疫病在世界上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剖解、诊断和防制措施。27、动物寄生虫学(45学时)主要讲述畜禽寄生虫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常见家畜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发育史、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技术,以重要畜禽群发、多发的寄生虫病为重点。28、中兽医学(72学时)主要讲授中兽医的基本理论、中草药、针灸、新医疗法及中兽医技术对疾病的防治等。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中兽医基础理论、辩证施治原则,重点学会应用中草药、中兽医技术防治畜禽疾病。29、家畜内科学(72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畜禽非传染性内脏器官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理论和实践技术,培养学生必要的临床工作技能。30、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72学时)外科病以本地区常见病为重点,讲授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要求学生能独立地诊断和治疗外科疾病。外科手术主要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并掌握常用外科手术的局部解剖结构和操作步骤。31、家畜产科学(36学时)产科学主要以怀孕期、分娩期及产后期常见病及繁殖障碍疾病为重点,并介绍奶牛乳房疾病及新生幼畜疾病,要求学生掌握发情鉴定,怀孕诊断及接产助产方法,并能提出合理防治常见产科疾病的措施。3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36学时)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和解决动物性食品的微生物污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等卫生问题及研究动物性食品生产的原料场所、设备、加工过程、产品储存、运输及销售中的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和检验问题。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卫生质量,防止畜禽疫病对人类的危害及在动物中的传播。33、大学物理(54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激光、静电场、光的衍射、光的干涉、光的偏振及核辐射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能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能力,为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4、动物学(36学时)主要是讲授动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类群,动82物的生长和个体发育,动物的遗传与进化,动物与环境等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实验课学习使用显微镜,动物的一般解剖观察及绘图、动物的分类等基本技能。35、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36学时)主要讲授国际及我国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及贸易管理的组织与机构、法律与规章、执法与处罚等内容,重点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粮农组织(FDA)、国家及省市县畜牧兽医部门、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进出口检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36、细胞生物学(36学时)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组织胚胎学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细胞知识和技术。主要讲授生物机体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分化与调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37、分子生物学(36学时)主要讲授生物机体在分子水平上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英文、中文双语教学。38、GMP论证(27学时)本课程主要讲述兽药生产企业的硬件建设、软件编制两大方面的内容,具体从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收回、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等方面对兽药GMP进行详细论述,使学生初步掌握GMP的相关概念及生产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熟悉兽药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运行模式,明白兽药生产质量管理对兽药质量及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意义。39、实验动物学(27学时)实验动物是指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动物学主要讲授内容:实验动物分类及质量控制、饲养环境控制;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犬、猫、猪、猕猴等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及疾病净化和防治方法;动物疾病模型、转基因动物等。40、兽医生物制品学(36学时)主要讲授疫苗、抗体、血液制剂、免疫诊断试剂、干扰素、白介素、转移因子、益生微生物等制品的管理、制造原理、生产设备及设施、生产工艺和技术、质量控制及检验等内容,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和基本理论。41、蜜蜂养殖及疾病防治(36学时)主要讲授蜜蜂的品种、生物学特性,蜂王、工蜂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并介绍规模养蜂、蜂场设计、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养蜂业上的应用等知识和技能。专业方向课程42、动物营养与饲料学(54学时)主要讲授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摄取、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各类营养物质的营养生理功能以及缺乏与过多对动物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产目的的动物的营养需求;影响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因素;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体系及评定方法;饲料原料的分类,各类原料的营养和饲用特性,加工调制方法;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方法,各类畜禽饲料配制的特点和方法等。43、动物遗传育种学(45学时)主要讲授基本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