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29农户经营学第五讲Chayanov农户行为模型及其改进Chayanov农户行为模型产生背景农户决策行为的经济模型主要来自俄国农业经济学家A.V.Chayanov在20世纪20年代对农户行为的分析。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Mellor,1963;Sen,1966;Nakajima,1970)提出一系列的Chayanov式的农户微观的分析模型。Chayanov模型的主要假设如下: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即农户不雇佣劳动力也不外出佣工;农业产出可以被保留用来家庭消费,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同时通过市场价值来衡量其价值;所有农户都能很容易地获得其所要耕种的土地,也就是农户耕地规模没有限制;每一个农民社区都有一个劳动力能接受的最低收入水平,所以相对于一定的农户而言,也存在一个最低的收入水平。农户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LfPYY),(HYUUY农业产出,PY农产品价格,f(L)农业生产函数U()效用函数,H闲暇时间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maxHYUUmaxmin)(LLYYLPyfY三个约束条件:(a)生产函数;(b)能接受的最低收入;(c)能利用的劳动力(工日)农户决策均衡的形成决策均衡的条件LYHMVPdHdYMUMU/MVPL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演进的分析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如何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农户最优决策?生产函数或者是家庭收入曲线可能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a)和劳动力使用相配合的相关要素的变化的影响;(b)生产中技术的影响;(c)产出品市场价格的影响。不同的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影响到农户的效用函数家庭消费比率变化对农户决策的影响可供使用的劳动力的数量是相等的,收入曲线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家庭规模的变大,从而最低消费约束从Y1min变为Y2min。收入闲暇无差异曲线(income-leisureindifferencecurve)的位置和形状也发生了变化。曲线变的更平缓(shallow),因为收入的边际效用增加了,而闲暇的边际效用降低了,主要因为C/W变大,家里要养活更多的人口,而劳动力没有发生变化。新均衡的特征新均衡在更高的劳动投入和更高的产出下形成。如果生产函数曲线保持不变,B点的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很显然要低于A点劳动边际产出,实际上意味着劳动力的主观工资降低。农户通过家庭劳动的集约化利用来实现更高的收入以满足需求,Chayanov称之为自我剥削(self-exploitation),这种剥削很显然不同于劳动力在资本主义工厂里所受到的剥削。模型特点Chayanov的农户模型是农户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理论。关注农户家庭为满足家庭的消费需求利用自己所有的劳动力进行生产过程中的家庭决策。这些决策主要是在劳役或令人讨厌的农业劳动(disutilityofwork)和满足家庭消费需求(Utilityofincome)之间进行的。农户的决策也可以看作是两个对立目标之间的选择:一个是收入目标,这需要农业劳动而获得,一个是对劳动的回避,而这和收入目标是相冲突的。因此,此理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假设农民是回避劳役的(drudgery-averse)。对chayanov模型的改进-引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缺失是一个关键假设,在这个假设下,不仅促使了对劳动力变动的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变动的预测,而且通过农户及其农户主要的人口特征(规模和结构)来解释农户经济行为。同时,可以无限量地获得耕地的假设也是很重要的,从而和劳动力边际回报递减区分开了,在这个假设下,农户可以灵活地调整家庭内部的景况,即便是家庭规模扩大,也可以从农业上满足生计需求。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将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决策一起进行考虑,将非市场化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chayanov模型是现代家庭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农民的转型Peasantto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