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自然和人文地域差异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亚洲、欧洲、北美洲地域差异比较主讲人:文金婵、张明山小组成员:冯昱为、文金婵、张明山、成耀瑶、秦慧君、张才欢目录•自然地理概况•人文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土壤类型自然地理概况亚洲的地理位置一、经纬度位置1、纬度位置81°N~11°S,南北跨纬度约90度,且跨寒、温、热带。2、经度位置26°E~170°W,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二、半球位置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三、海陆位置相邻的大洋: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欧洲的地理位置一、经纬度位置1、纬度位置36°N~70°N大部分在北温带2、经度位置10°W~66°E二、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三、海陆位置东是亚洲,西是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北是北冰洋。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一、经纬度位置1、纬度位置7°N~81°N2、经度位置55°W~170°W二、半球位置西半球、北半球三、海陆位置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8°N7°N55°W170°W地理位置的比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跨纬度范围跨经度范围亚洲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南北跨纬度约90°,是大洲中跨纬度最大的洲。跨经度约196°,是大洲中跨经度最大的洲。欧洲东半球、北半球东临亚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跨纬度约34°,是三大洲中跨纬度最小的洲。跨经度约56°,三大洲中跨经度最小的洲。北美洲西半球、北半球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跨纬度约74°跨经度约115°。亚洲的地形特征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地区。亚洲的水文特征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欧洲地形特征1、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为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2、地势南北高,中部低。3、冰川地貌广布。欧洲的水文北美洲地形特征•山脉走向与东西两侧海岸线平行,近于南北走向。•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如槽状)•全洲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北部广大地区经历过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多冰川地形。北美大陆上的众多湖泊,多数是经冰川作用而成。•全洲地形类型多,山地和高原面积较大。北美洲的水文特征•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北美洲是个多湖泊的大陆,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地形和水文特征的比较大洲地形水文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各种构造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75%。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欧洲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东部以平原占绝对优势,地形比较单一,西部则山地和平原互相交错,地形比较复杂。水流平稳,水能蕴藏量小;航运价值大,水运发达。北美洲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大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亚洲气候的基本特征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欧洲气候的基本特征1.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2.气候的海洋性突出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之广,所占面积之大,特征之典型,远远超过世界各大洲同类型的气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北美洲气候的基本特征1.气候类型多种多样。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典型植被气候特征比较•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欧洲:海洋性气候突出。•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亚洲的土壤类型及分布区域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亚洲土壤类型依次为:赤道及热带地区主要是砖红壤、燥红壤;亚热带地区主要是赤红壤;北亚热带地区开始向红黄壤过渡;中纬度的暖温带地区是棕壤、黄棕壤为主;中高纬度的如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是森林黑土;北西伯利亚地带一般是寒温带针叶林土壤。从沿海向内陆地区土壤分布:依次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山地土壤占1/3,灰化土和荒漠土分别占16%和15%,黑钙土和栗钙土占13%。地带性土壤沿纬度水平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荒漠土—红壤—砖红壤。经度地带性由东至西分布:草原土壤—森林土壤欧洲土壤类型及分布区域北美洲的土壤类型及分布区域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北美洲土壤类型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壤从沿海向内陆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土壤分布:森林草原—淋溶黑土、高草原—黑钙土、短草原—栗钙土、半荒漠或荒漠—灰钙土、漠钙土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亚洲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赤道及热带地区主要是砖红壤、燥红壤,亚热带地区主要是赤红壤,北亚热带地区开始向红黄壤过渡,到了中纬度的暖温带地区是棕壤、黄棕壤为主,到了中高纬度的如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是森林黑土,再往北西伯利亚地带一般是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欧洲1、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2、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气候的海洋性突出。水文特征:①河流量充沛②水流平稳(缓慢),水能蕴藏量小③航运价值大,水运发达。山地土壤占1/3,灰化土和荒漠土分别占16%和15%,黑钙土和栗钙土占13%。地带性土壤沿纬度水平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高寒土—红壤—砖红壤。北美洲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北部广大地区经历过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多冰川地形。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北美洲是个多湖泊的大陆,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有著名的五大湖区域。从北极的冰原、苔原—冰沼土到热带荒漠—灰钙土、漠钙土;从沿海的落叶阔叶林—棕壤到内陆的草原—黑钙土、栗钙土。自然地理概况比较人文地理概况•(一)人口•(二)民族•(三)农业•(四)工业•(五)交通•(六)旅游•(七)城市亚洲的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亚洲人口分布特点:亚洲南部、东部稠密,亚洲中部、北部稀疏。欧洲人口•人口:7.31亿(截止到2012年),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平均密度70人/平方千米。•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64%,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00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北美洲的人口•北美洲人口约4.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北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里居住着美国4/5、加拿大2/3的人口。•北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里居住着美国4/5、加拿大2/3的人口。亚洲的民族•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要人种。其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一千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80%。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欧洲的民族欧洲有160多个民族,主要有四支: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和拉丁人。•其中拉丁人是文明民族,他们创立了伟大的罗马文明,而其他几个民族在历史资料中通称蛮族。在历史的融合过程中,因为地理位置相对接近的缘故,凯尔特人首先开化并且和拉丁人逐渐融合为一体,而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因为和罗马帝国的距离较远,所以相对而言,保持了更多的本民族的原始特性。•而且离开原罗马帝国越远,离开其他民族的居住区越远,这种民族性就保持得越纯。在距离罗马帝国和斯拉夫人居住区较远的北欧,几乎是纯种的日耳曼人。•在俄罗斯距罗马帝国和日耳曼民族居住区较远的地方居住着相对纯种的斯拉夫人,主要是东斯拉夫人。法国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是拉丁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混住区;而德国以日耳曼人为主,但境内也有不少的斯拉夫人(卢日支人)和土耳其人(突厥人的后裔);英国是日耳曼人(北支与西支)和凯尔特人的混住区;意大利居民有拉丁人和日耳曼人,以拉丁人为主,北部的伦巴底地区的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北美洲的民族总特点:种族齐全、民族繁多,该地区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1、移民的迁入,使北美洲成为世界上种族成分最复杂的大洲。2、作为移民大陆,北美洲民族成分也很复杂。(但这里大多数不同肤色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打破了原来民族的界线,利用殖民地宗主国的语言不通用语言,互相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以行政界线为界线的新的民族,而国家名称也变成了民族的名称,如美国人、加拿大人、墨西哥人等现代民族。)3、北美洲居民主要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还有少数的格陵兰人、波多黎各人、狄太人、日本人和华侨。亚洲的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我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田一般都少于1公顷。•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三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1]•五是种植经验丰富。•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兴修水利设施,改良耕作制度等。欧洲农业•农业特点:因人少地少,农业侧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农业类型:•乳肉畜牧业(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粮食生产(法国)•家禽生产(丹麦)•园艺生产(荷兰)•地中海农业(法国: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西欧温和湿润,牧场辽阔:乳畜业;•北海渔场渔业发达,如挪威、英国•南部光热充足耕作业和园艺业,如法国、意大利北美洲农业•北美洲农业生产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岛诸国和地区主要生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亚洲工业•。•亚洲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和农产品加工及轻纺工业占主要地位。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体系完整。日本是高度发达的世界经济大国。蒙古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以生产原油为主。印度工业较发达。除阿富汗、黎巴嫩和土耳其外。西亚多数国家工业均以生产原油和炼油为主,西亚能源在世界能源中占重要地位。欧洲工业•欧洲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